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913259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1套】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凫水 哺乳(b) 神采奕奕(y)B惩诫 瞑目(mng) 畏罪潜逃(qin)C魁梧 怅然(zhng) 怪诞不经(jng)D驯养 嗔怪(chn) 大相径庭(ji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契约 颠沛流离 烦燥 妇儒皆知B绝别 为罪潜逃 霹雳 心有灵犀C狂澜 悲天悯人 凛冽 千钧重负D绸密 耀武扬威 点缀 轰堂大笑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B参

2、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下列各个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 )A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B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对比

3、)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D土地是我的母亲(比喻 )6、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追赶思维,更要有探索精神。以往我们强调追赶思维,为了追赶别人定下的目标,努力向前,但是, , ,因为你会对前方的路一无所知。而探索精神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突围。A如果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落后B如果只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领先C只要拥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落后D只要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领先7、按要求填空。(1)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2)遥怜故园菊,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_,可以为师矣。(十二章)(4)_

4、,不亦君子乎。(十二章)(5)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十二章)中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_ ,_。二、文言文阅读。(15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与友期行(_) (2)去后乃至(_)(3)相委而去(_) (4)下车引之(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

5、句子。(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邻居阿麻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很久了。瞧他那副样子,够你烦心:脸麻,腿跛,背驼。因为这副尊容,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单身汉有空闲,管闲事管到我的头上。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个都是天才,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的一声,将窑炭冲得稀烂。“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

6、”秋天,我们用“土炸药”炸别人家菜园里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我们高兴得直翻跟头。正当我们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钳住我:“看我不告诉你们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了一顿打。皮肉受苦,奇痛难忍,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这时,麻子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跛的样子,我们开心得像喝了可口可乐。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这中间有个缘故。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外出的必经之地。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桥上木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终于,一场大雨,猛涨的山溪水把它冲

7、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小伙伴春山。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捡得了一条小命。阿麻请人做了个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的人都说他在积德。可是,第二天收费一角。后来竟涨到了四角,阿麻“发”了,腰包涨鼓鼓。有人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但他默默地忍受了。风里来,雨里去,阿麻摆渡六年。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人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栽倒在小河里。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小桥落成的前两天,阿麻死了,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

8、幅,没有红绸。一挂两千响,响过之后,镇长讲话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小桥落成典礼暨阿麻同志追悼会。阿麻同志摆渡六年,劳动所得全部捐献,修了这座石拱桥。他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念念不忘小桥,念念不忘小镇的人们。”镇长的眼圈红了,嘱秘书拿出骨灰盒,打开,说:“这座石拱桥,就是阿麻的纪念碑。”他顿了顿,人群中有人哭泣。“根据阿麻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小河里。”他抓起一把骨灰,撒向空中,随着骨灰抖落,人们的泪珠也纷纷抖落。不知是哪一个能工巧匠,雕了个阿麻的半身石像,嵌在桥头的石墩上,从此后,阿麻每天目送着孩子们上学,目送着过往的车马行人。1儿时的“我”和孩子们为什么不喜欢阿麻?2小镇上的大人们为什么也不喜

9、欢阿麻?3有人骂阿麻“黑良心,赚昧心钱”,阿麻为什么不为自己辩解,反而“默默地忍受了”?4作者为了塑造阿麻这个人物,用了_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5文章中的阿麻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小人物,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阿麻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2、秋的济南付秀莹到济南的时候,是十月底,秋已经深了。朋友说,到南部山里看月亮,数星星。心想好雅致的念头,便兴头头去了。当时节,山间层林尽染,斑斓绚烂,是秋的极致了。有各色奇石,在山里随意散落着,不言不语。柿子树上还有柿子,一盏盏小灯笼似的,在秋阳里晶莹耀眼。有朋友忍不住淘气起来,爬上去摘柿子。不一会儿,果然捧了柿子过来,给我们吃。阵风吹过,叶子纷纷落下来,阳光里

10、仿佛下了一场金色的急雨。群山寂静,天上有几块闲云,悠悠飞过来,不知什么时候,又飞走了。晚饭后,月亮升起来了。山里的夜晚,已经有十分的凉意。夜空深邃,月亮圆圆的,好像是女子皎洁的脸。星星稠密,却不太耀眼,许是被月亮的光芒比下去了。月光汹涌,仿佛能听见汩汩流淌的声音。夜风拂过林木,萧萧飒飒,有无限的秋意。群山越发幽静了。月光满山,月色满怀。整个人好像都变得澄澈清明起来。我们都不说话,生怕惊动了这清清的月色。不知道是一只什么鸟,叫了一声,半晌,又叫了一声。这么多年了,在生活的泥淖里深陷,有多久不曾看过这么好的月亮了?小时候乡下的月亮,好像是金黄的。熏染了炊烟和鸡鸣狗吠,有人间烟火气,是可以亲近的。这

11、山里的月亮,或许是因了泰山余脉嵯峨,另有一种高洁清越,教人不免有悲怀,直想把凡心俗念都覆手抛了,在这山林间隐居,或者随了嫦娥,到广寒宫里去。张爱玲想必是偏爱月亮的。小说里常常写到月亮。月亮成了一对对俗世男女的仰望之物,是镜子里的意象,美丽而缥缈。女作家虽自认一身俗骨,究竟是有出尘之想的。次日回到市里,泛舟大明湖上。湖水清澈,更见深沉了。秋水长天,岸边的芦苇飞白,同满池残荷呼应着,别有一种寥落之美。岸上的杨柳倒是依然碧绿,依依垂下来,参差披拂,在风里蹁跹不已。隐隐有丝竹之声,穿林渡水而来,同啁啾的鸟鸣交织着,教人不免恍惚,这尘世间竟然有如此闲雅所在,济南人实在是有福了。弃舟登岸,去看趵突泉。趵突

12、泉的盛名,是早有耳闻的,有天下第一泉的美称。今年夏天也曾来看过,果然名不虚传。老舍先生曾断言,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她一半的妩媚。这是真的。泉水滋养着这个城市,也浸润着这个城市的心事。是不是正因了这流动的泉水,才使得济南少了喧嚣的戾气,多了温润明亮的气质呢。朋友说,早些年,青石板街上走着,随意一踩,就能踩到泉水。泉城的名字,自然不是浪得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试想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地方?这一回看泉,竟然正遇上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对于菊花,是暗暗怀着一种偏爱的。总觉得,人淡如菊这几个字,叫人说不出的喜欢。倒不是只羡慕菊的高洁,尘世中人,高洁不过是理想罢了。心素如简,人淡如菊,却是心下追慕的。满园

13、的菊,在秋风里开得恣意。各色的菊花,有的认识,更多的却不知芳名。喝茶赏菊,实在是秋光里的一桩雅事。看着满眼菊花怒放,泉水绕流,恍惚觉得,莫不是天下的秋色都在济南了。从珍珠泉和王府池子而来的泉水汇成河,同曲水亭街相依偎,街随水走,水伴街行。青砖黛瓦的老屋,墙壁上有厚厚的青苔,晕染着斑驳的水迹,叫人想起光阴,以及与光阴有关的故事,还有这故事情节深处,流逝的匆匆的面影。门上大多有对联,词句古雅有味。记得夏日来时,有浣衣妇人水边忙碌,而今天气寒凉,也不知那浣衣人去了哪里,只见有老人水边廊下,对坐下棋。廊上挂着鸟笼。一丛月季,娇艳得无可比方。阳光晴好,照在水上,有水汽氤氲,恍惚间竟仿佛到了江南水乡。真是

14、错把济南作江南了。自然了,若是真的把济南比作江南,到底是小看了她。这湖光山色树影人烟里,究竟多了北方的清朗寥廓,是齐鲁的气韵。芙蓉街则是另一种味道了。据说,芙蓉街以街中芙蓉泉得名。早年间,这里曾是济南府的繁华之地,商贾云集,多深宅大院。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岁月变迁,而今,这里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小吃街了。随着人潮慢慢走,只见两旁店铺林立,各色小吃香气扑鼻,叫人暗咽口水。小贩吆喝着招徕顾客,人声鼎沸。谁能想到呢,当年的豪门大院,而今竟成了市井喧嚣的所在。走在人群里,觉得内心喜悦,安宁。私心里,实在爱极了这样的烟火气息。欢腾的,世俗的,有声有色有味,没有什么时候比这一刻,更叫人觉出肉身的真实的存在。然而,芙蓉泉,她还在吗?一路询问,到底是找到了。芙蓉泉藏身在民宅里,一个小院的墙根下。周围的逼仄拥挤,已不再叫人想到“一池新绿芙蓉水”的诗情了。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光阴和过往,沉在这芙蓉泉深处了。泉里倒还有鱼,活泼泼游动着,好像是芙蓉泉旧年的信物,又好像是生活的某种隐喻。时光如逝水。岁月更迭,新与旧,变与不变,都是这泉水里的倒影吧。1选文围绕“秋的济南”重点描绘了哪些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概括。2选文描写秋天济南月亮的同时,在第5自然段又写到小时候乡下的月亮,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