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DOC 16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911577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DOC 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DOC 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DOC 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DOC 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DOC 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DOC 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DOC 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地源热泵系统监 理 实 施 细 则SB33019-2006 编制: 审批总工程师:监理有限公司二六年九月目录1前言32工程概况系统简介33监理目标 34监理依据 35监理工作流程36监理控制工作重要工序 37监理工作主要方法及措施 39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SB33019-2006一、 前言: 监理实施细则是总监理工程师根据需要,依据监理规划,组织监理工程师编制并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针对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监理工作的操作性监理文件。监理实施细则应符合监理规划的要求,并应结合工程项目的专业特点,做到全面、详尽、具有可操作性。 现制定如下地源热泵系统监理实施细则。二、 工

2、程概况系统简介: 略(根据施工总说明编写,包括所有专业系统形式、功能要求和主要设备的情况)。三、监理目标: 监理目标是执行国家工程建设和监理的有关文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施工及监理合同确定的工程进度、质量、投资目标处于受控状态。监理工程师工作时应结合自身的理论知识、经验和能力,从各专业系统的质量、功能、安全等实际要求出发,有针对性的采用主动控制的方法,循序渐进,努力取得最好的整体性控制效果,以及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各项监理验收工作,保证监理工作不失控。工程质量目标为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等级。工程竣工日期为符合合同规定的工期。四、监理依据:1、 北京市发改委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泵系统的指

3、导意见的通知京发改2006839号;2、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地源热泵项目的申报程序及有关管理要求的说明;3、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66-2005;4、 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设计施工图集03SR113。 五、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流程,执行北京市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和本工程监理规划相关内容。六、监理控制工作重要工序:管道连接、管道隐蔽、水压试验、调试运行。七、监理工作主要方法及措施:(一)总体要求: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项值得大面积推广的建筑供能技术。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天然能源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以水

4、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然后再由蒸气压缩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冷供热的系统,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既可供暖又可制冷或加热生活热水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系统工程。在国外目前大面积推广使用的是埋管式地源热泵技术,欧美普遍使用的是在别墅中,在冬天取暖,夏天空调的地区。 北京市发改委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发展热泵系统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京发改2006839号提出:热泵系统是利用低温热源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与使用煤、气、油等常规能源供热制冷方式相比,具有清洁、高效、节能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热泵系统,有利于优化我市能源结构,促进多能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促进我市热泵系统有序发展和规范管理,因地制

5、宜,合理发展热泵系统。包括:1、热泵系统发展的基本原则。按照我市能源发展战略、城市供热发展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资源的原则,优先发展再生水源热泵,积极发展地源热泵,适度发展地下(表)水源热泵,逐步提高热泵系统在城市供暖中所占比例。2、鼓励发展的热泵系统范围。我市鼓励发展的热泵系统包括:再生水源热泵(含污水、工业废水等)、地源(土壤源)热泵、地下(表)水源热泵(含地下水、河流、湖泊、地热等)。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二)工程勘察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对已具备水文地质资料或附近有水井的

6、地区,应通过调查获取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勘察应由具有勘察资质的专业队伍承担。工程勘察完成后,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并对资源可利用情况提出建议。(三)地埋管换热系统1、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根据工程勘察结果评估地埋管换热系统实施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时,严禁损坏既有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地埋管换热器安装完成后,应在埋管区域做出标志或标明管线的定位带,并应采用2个现场的永久目标进行定位。 地埋管及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厂的合格证。地埋管管材及管件应符合:地埋管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导热系数大,流动阻力小的塑料管材及管件,宜采用聚乙烯管(PE80或PE100)或

7、聚丁烯管(PB),不宜采用聚氯乙烯(PVC)管.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 地埋管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中的各项规定.管材的公称压力及使用温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管材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地埋管外径及壁厚可按规范附录A的规定选用。传热介质应以水为首选,也可选用符合下列要求的其他介质:安全,腐蚀性弱,与地埋管管材无化学反应;较低的冰点,如乙二醇溶液;良好的传热特性,较低的摩擦阻力;易于购买,运输和储藏。 在有可能冻结的地区,传热介质应添加防冻剂。防冻剂的类型,浓度及有效期应在充注阀处注明。添加防冻剂后的传热介质的冰点宜比设计最低运行水温低35。选择防冻剂时,应同时考虑防冻剂对管道与管件的腐

8、蚀性,防冻剂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其对换热的影响。 2、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前应明确待埋管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预留未来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空间及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应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算,最小计算周期宜为1年.计算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总释热量宜与其总吸热量相平衡。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应满足地源热泵系统最大吸热量或释热量的要求。在技术经济合理时,可采用辅助热源或冷却源与地埋管换热器并用的调峰形式。 地埋管换热器应根据可使用地面面积,工程勘察结果及挖掘成本等因素确定埋管方式。 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宜根据现场实测岩土体及回填料热物性参数,

9、采用专用软件(瑞典隆德大学EED,美国Solar Energy 实验室TRNSYS等)进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也可按本规范附录B的方法进行计算。 地埋管换热器设计计算时,环路集管不应包括在地埋管换热器长度内。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可不设坡度.最上层埋管顶部应在冻土层以下0.4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0.8m。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埋管深度宜大于20m,钻孔孔径不宜小于0.11m,钻孔间距应满足换热需要,间距宜为36m;水平连接管的深度应在冻土层以下0.6m,且距地面不宜小于1.5m。 地埋管换热器管内流体应保持紊流流态,水平环路集管坡度宜为0.002。 地埋管环路两端应分别与供、回水环路集管相连接,且

10、宜同程布置。每对供、回水环路集管连接的地埋管环路数宜相等。供、回水环路集管的间距不应小于0.6m。 地埋管换热器安装位置应远离水井及室外排水设施,并宜靠近机房或以机房为中心设置。 地埋管换热系统应设自动充液及泄漏报警系统,需要防冻的地区,应设防冻保护装置。 地埋管换热系统应根据地质特征确定回填料配方,回填料的导热系数不应低于钻孔外或沟槽外岩土体的导热系数。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选用的传热介质的水力特性进行水力计算。 地埋管换热系统宜采用变流量设计。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地埋管换热器的承压能力,若建筑物内系统压力超过地埋管换热器的承压能力时,应设中间换热器将地埋管换热器与建筑物内

11、系统分开。 地埋管换热系统宜设置反冲洗系统,冲洗流量宜为工作流量的2倍。 4、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具备埋管区域的工程勘察资料,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并完成施工组织设计.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了解埋管场地内已有地下管线,其他地下构筑物的功能及其准确位置,并应进行地面清理,铲除地面杂草,杂物,平整地面。 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检查并做好管材保护工作。 管道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埋地管道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聚乙烯管道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的有关规定;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U形弯管接头,宜选用定型的U形弯头成品件,不宜采用直管道

12、煨制弯头;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U形管的组对长度应能满足插入钻孔后与环路集管连接的要求,组对好的U形管的两开口端部,应及时密封。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铺设前,沟槽底部应先铺设相当于管径厚度的细砂。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安装时,应防止石块等重物撞击管身。管道不应有折断,扭结等问题,转弯处应光滑,且应采取固定措施。 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回填料应细小,松散,均匀,且不应含石块及土块。回填压实过程应均匀,回填料应与管道接触紧密,且不得损伤管道。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U形管安装应在钻孔钻好且孔壁固化后立即进行。当钻孔孔壁不牢固或者存在孔洞,洞穴等导致成孔困难时,应设护壁套管。下管过程中,U形管内宜充满水,并宜采取措施使U形管

13、两支管处于分开状态。 竖直地埋管换热器U形管安装完毕后,应立即灌浆回填封孔.当埋管深度超过40m时,灌浆回填应在周围临近钻孔均钻凿完毕后进行。 5、地埋管换热系统的检验与验收 地埋管换热系统安装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验,并应提供检验报告.检验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材,管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钻孔,水平埋管的位置和深度,地埋管的直径,壁厚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料及其配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压试验应合格; 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循环水流量及进出水温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水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压力:当工作压力小

14、于等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应为工作压力加0.5MPa。 水压试验步骤: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插入钻孔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将其密封后,在有压状态下插入钻孔,完成灌浆之后保压lh.水平地埋管换热器放入沟槽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 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环路集管装配完成后, 回填前应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30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 环路集管与机房分集水器连接完成后,回填前应进行第三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2h,且无泄漏现象。 地埋管换热系统全部安装完毕,且冲洗,排气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