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91047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电池的工作原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教材P12活动探究 探秘铜锌原电池实验装置H2h7、 /E_- CuSOn/n yCuX. Z _EX , /.,_l.-IB 4 b , 1 J .J . 壬亠 qjgL = - -】 a 恥血溶液 G晁晤嵌宏观现象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锌片逐渐溶 解,锌片、铜片上均有红色固体析出, CuSO4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左边烧杯中的 锌片逐渐溶解,右边烧杯中的铜片上有 红色固体析出,CuSO4溶液的颜色逐渐 变浅电极反应负极:Zn2e-=Zn + (氧化反应)正极:Cu2 +2e-=Cu(还原反应)电池反应Zn+CuSO4=ZnSq+Cu微观解释锌原子失去电子

2、被氧化成Zn2+进入溶 液,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CuSO4溶液中的Cu2+在铜片上获得电 子,被还原成铜沉积在铜片上,从而 构成闭合回路,产生电流;但由于锌 片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部分Zn 直接与Cu2+发生置换反应,在锌片上 析出铜锌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进入溶 液,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CuSO4溶液中的Cu2+在铜片上获得电 子,被还原成铜沉积在铜片上;随着反 应的进行,左边烧杯溶液中的c(Zn2 +) 增大,右边烧杯溶液中的c (Cu2 +)减 小,则盐桥中的阴离子(如Cl-)进入 ZnSO4溶液,阳离子(如K+)进入 CuSO4溶液,从而构成闭合回路,产生

3、 电流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同点离子导体为CuSO4溶液;部分Zn与CuSO4溶液直接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离子导体由CuSO4溶液、ZnSO4溶液 和盐桥共同构成应名师提醒盐桥1制作方法:在烧杯中加入2 g琼脂和60 mL饱和KC1溶液,使用水浴加热法将琼脂加热 至完全溶解,然后趁热将此混合溶液加入U形玻璃管中,静置待琼脂凝固后便可使用。2作用:盐桥在原电池中起导电作用,使整个装置形成闭合回路,同时还有平衡电解质溶 液中的电荷的作用,使电解质溶液保持电中性,从而使原电池能相对持续、稳定地产生电流。2 原电池(1)概念: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构成条件3)原电池的电极负极:电子流出一般

4、活动性较强发生氧化反应;正极:电子流入一般活动性较弱发生还原反应。名师提醒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较活泼金属判断为员扳氧化反应电极材料电子流入.电子流出|电子流向电流凌入电流流向电流流出判断祠正极阴高子移向亶子移向阳离子移向4)原电池中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导线)流入正极;内电路(离子导体)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可用图 123 表示原电池中电子、离子的移动方向:图 1 2 3记忆口诀电子不入水,离子不上岸;离子导体中“阳向正,阴向负”。(5)电极及电池反应 半反应:在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两个电极分别进行的,每个电极或是发生失 去电子的变化氧化,或是发生

5、获得电子的变化还原,分别相当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 半,这种反应常称为半反应。 电极反应:在电极上进行的半反应。 电池反应:电池的两个电极反应组成电池的总反应。典例详析例 11(2021 重庆期中)铜锌原电池(如图 121)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熬桥(装有琼脂- k饱和KC溶液A .正极反应为Zn2e-=Zn+B. 电池总反应为Zn+Cu2+=Zu +Cu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D.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解析该电池中Zn为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 +, Cu为正极,电极反应为Cu2 + +2e-=Cu A项错误:电池总反应为Zn+Cu2+=Zi2 +Cu,

6、B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C项错误;负极上由于Zn放电,使ZnSO4溶液中Zn2 +的浓度增大,故盐桥中的C卜移向ZnSO4溶液,以保持溶液呈电中性,D项错误。答案B点评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图解斯塔宅虽直遶育&无产生載牝戾应1图 1- 2- 2例 1-2(2021 福建厦门一中月考) 某原电池装置如图1-2-4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讯溶液稀图 1- 2- 4(盐桥中装有含饱和KC1溶液的琼脂)AFe 做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负极反应:2H+2e-=H fC. 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不变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 1溶液中c (Cl-)增大解析

7、该原电池装置中Fe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 +, A、B 项错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f,故工作一段时间后,右侧烧杯中溶液的 pH增大,C项错误;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盐桥中的C1 -移向NaCl溶液,故工 作一段时间后,NaC 1溶液中c (C1-)增大,D项正确。答案D例 1-3列装置中,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的是( )C乙甲zna酸Al蟲解析A项,Zn插入CuCl2溶液中,Zn直接置换出Cu,电子不经过导线,没有电流产生, 则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B项,可构成原电池,Mg为负极,Al为正极,电流表指针发生 偏转;C项,可构成原电池,Zn为负极,Cu为正极,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D项,可构成 原电池,Zn为负极,Cu为正极,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答案A例 14如图125所示为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放电时,电池的负极 (填“a”或b”),溶液中的Li+从 (填“a向b”或“b向a”)迁移。图 125解析Li为活泼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电池的负极是b; Li+从负极向正极迁移。答案b b向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