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61].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90850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61].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能力目标能够列举尊重他人的实例,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每个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总结:尊重是人与人交往之间最重要的没美德。尊重他人对自身来说,是素质的体现。对他人来说,则是一定意义上的礼貌。希望大家能从小故事中,获得启迪,尊重每一个身边的人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第1课时:尊重他人。二、新课讲授活动一:讨论关于尊重的几个观点设计意图:本活动给学生提供几个有争议的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反思中逐步体会到受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获得他人的尊重能够增强个体的自尊、自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尊重比帮助更重要”的观点。1.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1)小组讨论:确定议题,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并作记录。(2)分享交流:各小组汇报结果,并提出小组交流存在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提示:可列举生活的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提示:认同。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

3、、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教师总结:通过对被他人尊重、相互尊重、自尊等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复杂的尊重情境。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活动二:乞丐可以进图

4、书馆吗?(多媒体展示材料)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懂得,相互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尊重不分出身、家境、职业等,在尊重的氛围中,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2008年9月,杭州图书馆新馆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有些乞丐、拾荒者进门看书,对他们,图书馆唯一的要求是先把手洗干净。为此,有读者找到馆长,说让乞丐和拾荒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杭州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无法得到保障。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

5、。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利选择离开。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提示:读者甲的观点是错误的,读者乙和馆长的观点是正确的。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进去读书的权利。不能因为乞丐的身份而拒绝乞丐享受公共资源。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乞丐,乞丐也会尊重我们共同的公共资源,图书馆的秩序不会因为多了乞丐的进入而无法保障。所以,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教师总结: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活动一:情境讨论他该怎么做?1.学生阅读教材P

6、34的“探究与分享”2.从情境中双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3.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提示:情境一:站在小东的角度看,去美术馆的时间是自己定的,晚去一会儿没关系。既然同学有困难需要自己的帮助,可以先给她讲了以后再去。这是关注、重视他人的表现。站在小萌的角度看,如果小东有事需要办,可以等别的时间请教他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小东的头上。情境二:站在小光的角度看,撰写演讲稿是集体的事,当自己的事与集体的事发生冲突时,可以选择将集体的事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对同学们尊重的表现。站在同学们的角度看,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为小光考虑,允许他再看一会儿球赛。能够体会

7、他人的感受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情境三:站在小明的角度看,可以耐下心来听一会儿舅舅的谈论,如果实在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告诉他。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是尊重他人的体现。站在小明舅舅的角度看,可以不再跟小明谈论自己喜欢的电影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小明,是对小明的尊重。教师总结:由此我们看出,做到尊重他人,就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活动二:你说我说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1.学生阅读教材P35的“探究与分享”观点一: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观点二: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观点三: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识的人,我都会尊重他。观点四:我特别尊重言而有信的人。2.你赞同

8、他们的观点吗?说说理由。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从这个角度看,观点三是正确的。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自立自强的人、言而有信的人各有他们的闪光之处,向他们学习有利于我们进步,尊敬他们是值得的。从这个角度看,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是尊重他人的体现,观点一、二、四有道理。教师总结:尊重他人,包含对他人内在精神的尊重和外在行为的尊重,我们要区别对待这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一个人内在精神是高尚的,他的行为也会是高尚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的

9、行为;一个人内在精神是低俗恶劣的,他的行为一般是大家反对的,但也不排除偶尔出现的“善举”。由此我们看出,尊重他人就应该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欣赏他人。3.发散思维:在生活中,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提示:我们应该尊重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动植物;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物质基础,我们还应尊重大自然;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应尊重我们的民族历史与文化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什么尊重他人和怎样做到尊重他人。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社会角度看,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这是尊重他人的原因。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做到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社会、尊重自然。3板书设计尊重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