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0908375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我的故乡在北京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文章描写了作者记忆中故乡北京的西山、昆明湖和八达岭长城的秀美风光,作者语言准确、形象、生动,饱含深情。一起看看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欢迎查阅!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4.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北京西山、昆明湖、八达岭长城的美丽,深入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笔下故乡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

2、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一些作家关于故乡的作品,了解作者阎妮高中毕业后就远离故土赴法国留学的离乡经历,为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的一草一木无比眷恋之情做好铺垫。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课题一部分:我的故乡 2.师:故乡,一个多么深情的词语,故乡,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地方。开课前,老师想请同学们用最美的一句话描述你们的故乡,好吗谁来说说 (生自由地用一句话描述故乡。) .是啊,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牵连着我们的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故乡的抒情散文,跟随作者阎妮走近她的故乡北京(板书课题后半部分),去感受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

3、整体感知 1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还记得林海音最不能忘却的,她的第二故乡是(生答北京。)因为那里有她最纯真的童年时代,即使走遍了世界,家永远是心灵的故乡。这种思乡的情感成了文学家最爱表现的主题之一。今天这篇散文,既写景,又抒情,现在,就让我们拿起书本,走近作者的情感世界吧。 2.指名分部分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时思考 从美妙的文字里,你读懂了些什么 (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部分学生读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 4.正音,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记忆中的故乡的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景,用看似平常却充满温情的笔触,表达

4、了作者虽远离故土,却始终不忘自己的故乡,对故乡无比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三、细读文本,感受画面 .作者对故乡如此难忘,当你欣赏了这篇美文后,你觉得作者的故乡北京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能把描写它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读相关段落) 2从这些字里行间,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呢 (预设引入:感受到故乡西山、昆明湖、长城的美丽画面,更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思恋与热爱。) 3课文中有一句话集中表达了这种感受,你找到了吗 出示:西山的歌有碧绿的翅膀,昆明湖的歌有清亮的翅膀,长城的歌有带花的翅膀。 4.细细读这些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谈) 是啊,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三副色彩绚丽,各具特色的

5、画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这三幅画面之中,细细阅读,细细体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心感受画面的美,感受文字的美,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在旁边作批注。 第二课时 一、配乐读文,情感导入 播放音乐,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二、精读文本,体会写法,感悟情感 师:上节课同学们用心感悟了文字,勾画了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 (根据学生的课堂生成预设而相机把握引入重点段落的学习) 1.师:文章第一部分,也就是、自然段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恋之情,3-9自然段分别描述了三幅画面,这三幅美丽的画面是对故乡描述最精彩的部分,刚才很多同学都谈到了这里,那么,就让我们首先跟随作者的

6、记忆一起去领略西山的美景。 .为什么作者会说:西山的歌有碧绿的翅膀你们能从那些文字中读出这满目的绿呢 (生互相交流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青、灰蒙蒙、浓绿、青色的透明的、没有边的绿连着绿、金檀色,让学生学习作者准确的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来突出描写景物的表现手法) 生齐读这些词语,师:这儿的确是满目苍翠,难怪作者会说西山的歌有碧绿的翅膀!再读本段,感受作者的情感。 3.师:西山的歌是碧绿的,西山的歌是美妙的,这动听的歌中还有些词语打动了我,如山给人厚重、巍峨之感,而作者却用了一个“横飘”,写出了青山的时隐时现,似乎连山这种厚重的东西在绿色的装扮下,也变得灵动活泼了起来,这也是作者对故乡山的独特感受。这样

7、的词语,你还能发现吗 (相机理解凄婉等词语) 4.师:作者用一连串的表示颜色的词语的这种表现手法向我们展示了西山碧绿的“歌”,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描述着对故乡的热爱与思恋,你能仿照这段的学习方法自学另外两首“故乡的歌”吗 5.学生自学“昆明湖的歌有清亮的翅膀”和“长城的歌有带花的翅膀”相关段落。 6.汇报、交流自学成果,师作结。 (体会作者抓住昆明湖水“清澈”的特点进一步描写的写法,以及通过绿色泽的变化和漫山遍野野花的相“融”来凸显长城之美的表现手法)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深入体会思乡情结 .师:作者已经远离了故乡,可心却和故乡在一起,课文依然以“歌”为终,与文章开头有何关系 (体会学习文章前

8、后照应,结构严谨的写法) 2这一部分,作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情结的呢 (复习,巩固排比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3 升华情感,深情朗读文章最后一部分。 四、小结 总结全文,有感情地熟读全文。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2 我的故乡在北京是一篇抒情性的散文,文章描写了作者记忆中故乡北京的西山、昆明湖和八达岭长城的秀美风光,作者语言准确、形象、生动,饱含深情,为我们营造出温婉、含蓄、如诗一般的氛围,抒发了强烈的思乡情怀。 一篇文章总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它可以是关键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问题等,要抓住这个关键词点,有点到面辐射全文,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我的故乡在北京文眼是“

9、歌”,全文以“歌“起,以”歌“终”,一个“歌”字是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西山因“绿”,所以西山的歌有绿的翅膀;昆明湖水清澈明亮,因此昆明湖的歌有清亮的翅膀;八达岭长城因有野花的点缀,美得更丰富,所以长城歌有带花的翅膀。在作者笔下,这篇课文也如同一首歌,一首具有故乡独特风韵的歌,一首家乡的赞歌,一首思乡之歌。因此,我在授课时紧扣“歌”字体会作者的情感,较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结合课后思考题,体会句子的深刻内涵。 另外,作者的行文符合抒情散文,文中有我借景抒情的典型特点,课后我还引导学生阅读冰心、林海音、席慕容等作家关于故乡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家多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便更好地对文本的理解与掌

10、握。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从整体上把握本段的结构,理解本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的水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以读促写,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学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7课美丽的晋祠的第2、3自然段,一起感受了晋祠山和树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学习的吗(学生交流,老师板书) 二、研读课文,感悟晋祠的水之美

11、(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第四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板书:水) (二)、快速浏览,找出总写水的特点的句子。(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板书) 1、指导体会顿号的作用 2、指导朗读 (三)文中哪些语句分别表现了水的这些特点呢默读勾画相关语句,并作出批注。 交流: 1、第一个特点多 、抓住“这里”、“那里”、“桥下”、“亭中”、“路边”等词语体会到睡得数量多,并指导朗读。 B、这里写了几种水(潭、渠、河、井、溪)什么是“渠”指导朗读体会水的种类多。 C、抓住“细流脉脉”、“如线如缕”、“碧波闪闪”、“如锦如缎”体会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妙处,指导朗读体会水的姿态美。 、第二个特点静 A、抓住“

12、叮叮咚咚”体会“鸟鸣山更幽”,指导朗读。 、“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和上文的哪一句话相呼应 3、第三个特点清 A、抓住“历历可见”体会水之清。 B、指导朗读 4、第四个特点柔 A、指名读,想象柔和美,从哪些词语体会到 B、出示动词想象画面。 、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D、比较区别文中两个“绝”的不同意义。 (四)、学习总结部分 、引读李白的诗句并区别引号的不同作用。 2、引读最后一句,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体会“漂”。 3、指导朗读。 三、感悟写法,大胆质疑 1、作者的写法中有没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2、为了是文章更有条理,层次更清晰,可以怎样调整 四、课后拓展,学以致用 用上今天学习到的方法来描绘我们美丽的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