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论文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907007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参考资料,下载后可编辑老工业基地文化源地发展措施论文 摘要:文化源地是指文化事务和文化系统的发源之处。在分析辽宁地区工业文化源地近百年来的演变历程的根底上,指出其特征是以追求创新为灵魂、以人为本为中心、以工业建设为核心、以刚柔相济为执行指南;提出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开展策略,并对“十一五”期阍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建设提出方向性建议。内涵丰富、特征鲜亮、定位科学的辽宁工业文化源地开展策略,将成为辽宁地区改变的强大动力,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积存珍贵的经验。 关键词:工业文化源地;东北振兴;策略解析 我国辽宁地区开展历史悠久,特产资源丰富,是重工业的生产基地。其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

2、位,在产业布局上出现了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工业城市,其中沈阳是制造之都,鞍山是钢都,抚顺是煤都,等等。在实施辽宁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工业是区域经济传承历史、彰显将来的根底。 辽宁工业区在近年的改变振兴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文化源地所产生的先进工业文化就是区域开展的“火车头”。工业文化源地建设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折射了时展的潮流趋向,揭示了辽宁工业基地的经济、政治开展状态,反映了辽宁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愿。充分认识和运用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本质特征,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高密度地域的变更开放事业,有利于推动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辽宁_区开展,有利于提高产业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养和

3、科学文化素养,有利于推进工业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对研究辽宁工业基地的区域经济开展具有推广意义。 一、辽宁地区工业文化源地的内涵及特征 1.1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内涵 文化一词来源于古拉丁文,本义是指“耕作”、“教习”、“开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的文化,是指通过伦理道德来指导人的行动,实现社会的和谐。国外的文化一词也包括了知识、信仰、道德、法律、文艺和风俗,等等。按照这个观念,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身边的各种事物都带有文化的符号,衣食住行也无不具有文化的色彩。 “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物质和精神

4、两个方面,从物质、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及思想意识观念等层次和形态综合地反映了人类的进步状态。随着文化与政治和经济相互交融的深入,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同志的“_代表”思想中,“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内容,又渗透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开展要求”、“代表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呈现其内在要求。辽宁区域工业文化源地的建设极大丰富了工业文化的内涵,对倡导、建设和推动先进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事务和文化系统的发源之处被称为文化源地。辽宁工业基地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其兴衰都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辽宁工业文化正是因为其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

5、典型意义,被归纳为经济活动类型的文化源地范畴。可以说,“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内涵是辽宁人民以国家开展、区域振兴为目标,在长期的工业生产活动中形成并认可的价值观念、思维范式、团体意识、区域精神和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以及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总和。 1.2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演化历程 辽宁工业文化起源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历经舳年左右,在其演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明显的工业基因。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El伪殖民地时期。这个时期世界重化工业出现萌芽,工业革命迅速取代农耕生产。规模最大的时候是在1931年“九一八”之前,当时_市的_区国有资工业企业近百户;1937一1945年是“战时经济统治”

6、时期,期间民族工业被Et渐压缩,举步维艰,呈萧条状态,这个阶段的文化特征表现为民族工业与外来资本之间不屈不挠的抗争。正是在这种抗争中,辽宁得以培养锻炼了民族工业,造就了产业工人队伍。二是新中囯成立后的“一五”、“二五”新中国工业辉煌时期。这个时期辽宁地区为国家迅速工业化做出了特别奉献,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历史上500个第一,并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大批工业技术人才,援建了许多现在仍为国民经济做着重要奉献的大型企业。三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大而全、小而全的布局以及僵化的计划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要,企业社会包袱沉重,冗员充满。金融债务随着拨改贷的体制变化越来越重。大规模职工下岗和企业

7、不景气使人们的心中充满着迷茫和抑郁。 四是辽宁振兴新时期。进入21世纪,我国把振兴辽宁摆在突出位置,实施辽宁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辽宁地区各城市通过全民发动,总结开掘潜力,借助国家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战略,启动政策扶持、企业改变、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策略,工业经济全面复苏,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开展。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精神风貌健康向上。 1.3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特征 地域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辽宁工业文化源地在演化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而鲜亮的特征。 (1)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灵魂是追求创新的开展观 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形成首先在于创新。创造性地贯彻_和_省委、省_关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方针政策,解决体

8、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用市场经济力量摆脱计划经济束缚,推进国有企业变更、改变、改组进程,加快实现_与企业体制再造、机制创新的根本性变革,为存量资源向资本转化、各种要素聚拢整合创造平台。用老工业区与_区的比较优势对接产业转移,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呈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开创性、前瞻性和系统性。 (2)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核心是以工业为主的价值观 任何一种文化总是要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对象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最高理想或最高宗旨,一旦这种最高目标和根本信念成为统一成员行为的共同价值观,就会构成强烈的聚拢和整合Ho。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价值取向以工业为核心,以工业做大做强为首要目标,人民群众

9、心目中崇尚工业先进技术、热爱劳动榜样。这种以工业为核心的价值观制约和支配着区域开展的宗旨、信念、行为标准和追求目的。 (3)辽宁工业文化源地韵中心是以人为本的精神观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开展,由于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及历史人文背景的不同,城市的内在精神特点也越来越明显。在辽宁地区的沈阳、大连、鞍山等大中城市,甚至一些县级市和_区都确立“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最根本特征、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形态格局以及城市民的综合素养、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集中呈现,是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大连

10、的城市精神是“创造、创业、刨世”,_市的铁西新区以“传承、创新、务实、图强”为新区精神,这些精神文化鼓励全民参与老工业基地改变振兴的伟大实践,重视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尊重人、关怀人、依靠人、理解人、凝聚人、培养人和造就人。在科学开展观的指导下,以“搞好辽宁改变、回报工人阶级、幸福广阔农民”为宗旨,按照居民收入及消费增长率、社会保障率、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率和GDP增长率的“五率”标准,推动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开展,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按照代表民意、造福民生、追求民本要求,努力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在辽宁改变中实现和谐,在和谐中推进辽宁改变。 (4)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执行指南是刚柔

11、相济的管理观 辽宁工业文化源地一方面注重创立和坚持科学管理制度,实现经济生活规则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社会生活法制化。 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三责分开、相互协调的原贝lJ,加强人大、政协、纪委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通过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坚持所有资金全部进入会计核算中心,所有采购全部实行招投标,所有重大事项全部有人大、政协、纪检的全过程监督。另一方面通过柔性的文化引导,加大基层政权与和谐社区建设,建立起组织内部合作、友爱、奋进的文化心理环境,以及协调和谐的人群气氛,自动地调节组织成员的心态和行动,并通过对这种文化气氛的心理认同,使之逐渐地内化为成员的主体文化,使组织的共同目

12、标转化为成员的自觉行动,使群体产生最大的协同合力。事实证明,这种软性管理所产生的协同力比组织的刚性管理制度有着更为强烈的操纵力和持久力。 二、辽宁工业文化源地开展策略分析 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开展建设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具体呈现,以工业源地的辐射功能带动地域工业产业进步既要注重加强管理对策实施,又要合理规划。十一五“辽宁地区的文化源地建设方向,主要策略如下: 2.1确立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合理定住 (1)工业风格、现代气派的地域定位 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特色非常鲜亮,即在区域经济的开展中强调工业立区,规划内容以把工业做大做强为首要目标,倡导人民群众在心目中崇尚工业先进技术、热爱劳动榜样;在工业特色

13、的根底上要引领时代风范,向国际先进工业区域学习,不断积存具有北方特点的工业文化源地建设经验,使辽宁工业区成为与德国莱茵一鲁尔区、日本北九州工业区、法国洛林工业区、美国五大湖工业区齐名的工业文化区域,成为全国的工业榜样区。 (2)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品行定位 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先进性不仅在于其对源远流长的优秀民族传统的吸纳与集成,更在于它具有开放性、创造性。 对外开放是辽宁工业文化源地保持其先进性的主要手段。在跨文化的交融与对话中,尽可能汲取国内各地和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做法来丰富和充实自身,把德国、日本、法国、美国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验教训借鉴于我国辽宁文化源地的建设中;在对江浙、闽南、_等沿海

14、兴旺地区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引入区域文化的融合机制。加强辽宁区域的对外开放也是辽宁文化源地建设的有效途径,”五点一线“是辽宁对外开放的新战略。”五点一线“中的”五点“包括沿渤海一侧的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锦州湾沿海经济区,以及沿黄海一侧的辽宁丹东产业园区、大连庄河花园口工业区;”一线“是指西起_市_县、东至丹东_市,连接”五点“全长l443公里的滨海公路。辽宁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依托渤海、黄海的临海区位优势,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不仅会为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开拓出更为宽阔的施展空间、开启更加科学的开展思路,而且必将进一步带动全省

15、经济开展跃上更快、更强、更趋和谐的新高度。 (3)面向基层、回报民众的功能定位 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先进文化是来自于广阔人民群众、服务于广阔人民群众的大家文化,”回报工人阶级、幸福广阔农民“的理念充分反映民众的愿望与需求。_市铁西新区在”十五“期间投入数亿元创办铁西新区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如建设文化广场、举办歌咏大赛、组织社区文化建设等,进一步延伸和发扬辽宁工业文化源地内容,积极创立工业文化园,把工业居民区改变为旅游景点,为大家文化活动丰富了内容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2建立辽宁工业文化源地公民道德素养体系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之后更高的需求是社会归属感和精神需求。在辽宁工业文化源地的开展进程中,在开发工业文化底蕴及其实际操作中,按照国家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知辽宁、话开展、谋振兴“的思想教育活动,让群众广泛关注、凝聚更多人参与辽宁改变,建立_一社区一家庭、_一工厂一居民的全方位的公民道德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3建立增强区域底蕴的教育文化网络 加强文化底蕴建设是加强先进文化的根底。辽宁工业文化源地在建设教育文化网络上更应独树一帜,它应是人力资源的候选库和创新基地,使义务教育、学历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