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说课稿.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0905856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角形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者:王祖德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 第 1 页 共 5 页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三角形的特性-说课稿湖北省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王祖德教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0-82页例1、例2和例3教材简析: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

2、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课本的例1,结合生活情境和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抽象概括出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底和高的含义,学习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例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例3,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认知特点,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概念,理解三角形的含义;从实例中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知道三角形

3、的稳定性以及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认识三角形的高,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能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一条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等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概念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能画出三角形的高教学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教具、三角尺、彩色纸条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

4、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认为:数学教师要把数学教学活动变为-亲切的数学,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活泼的数学,数学与运动相结合;聪明的数学,数学与创造相结合;生动的数学,数学与应用相结合;多彩的数学,数学与资源相结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本课教学中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情景导入-互动探索-激趣创造-梳理小结”的基本教学模式,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

5、分让学生感悟、交流。设计思路1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意义”这一环节时,我考虑到学生在低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在生活中也能体验到三角形的存在,头脑中早已建立起了三角形的表象这一实际情况,就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口,让学生边展示边勾画有关三角形的图案和画片,初步感知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然后让学生举生活中三角形的例子,再判断,最后通过讨论,交流,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概括并表达出三角形的概念。2创造性地、适时地变换教学素材,让例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兴趣紧密相连。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特性”这一环节时,利用学生喜欢做游

6、戏,喜爱竞争的性格特点,让一男生和一女生对抗,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每人一个图形,拉动这个图形,只要使它的形状发生变化,就算赢。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输赢?3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去体验、去探索。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环节时,我先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话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参与设计的全过程。当三根彩色纸条不能围成三角形时,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解决,而不是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评价反思,从而实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学过程描述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调查,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收集有关三角形的图案

7、和画片。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请同学们欣赏老师收集到的一些生活中的有关三角形的图案和画片。(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播放同学们喜欢的多媒体课件)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你们愿意进一步学习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了解三角形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吗?(板书:三角形)【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丰富的三角形图案引入新课,拉近了学生的认知与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有了亲切感,唤起学生的回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新知的探求中。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教学三角形的意义。(1)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的图案、画片等资料,并用铅笔勾画出图案画片中的三角形,让学生初步感知

8、三角形的边、角、顶点。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演示多媒体课件在此基础上去掉事物的色彩、质地,突出它们的外形轮廓)(2)(课件出示一组图形)判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什么叫三角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描述三角形的意义吗?(4)交流汇报,揭示三角形的概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并易于理解的方式揭示三角形的概念,不同的学生选择了不同的方式。A生结合收集的图片进行讲解三角形的意义。B生一边画图一边讲解三角形的意义。C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演示三角形的意义。D生用手势描述三角形的意义。师生一边倾听,一边评价,主要看是否抓住了三角形的特点: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进

9、行描述的。【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感知几何就是研究生活中有关“形状”的特点,增强了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同时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三角形的意义,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是深刻的。(C生演示时,有几人学生在桌上用自己的铅笔一起随着摆,结果惊奇地发现一枝很长的笔与两枝很短的笔围不成一个三角形)师:有的同学三根小棒没有围成三角形,这是为什么呢?【设计意图】教师在此处恰当地运用教育机智,巧妙地“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脑子里,将学生探求知识的目光引向深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下一环节。培养了学生好问、乐问的能力。2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

10、第三边。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四年级的文艺节目需要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做道具,请你用不同的彩纸条设计出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小组活动:请组长将本组的彩纸条分给组员,每人三根彩纸条,摆一个三角形,看谁摆得又对又快!有学生发现自己的三根彩纸条摆不成三角形,这是怎么回事啊?小组研究:为什么有的三根彩纸条摆不成三角形?小组汇报,并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屏幕出示例3的图,让我们帮助小明解决一个问题:小明每天上学从哪条路走最近?为什么?(中间的这条路最近,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设计意图】教师没有牵着学生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去设计,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11、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参与设计的全过程中领悟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性,提高了质疑和探求知识的能力。3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游戏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游戏规则:每人一个图形,拉动这个图形,只要使它的形状发生变化,就算赢。请学生推荐两名力气比较大的学生(一男一女),出示教具,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先让女生选择一个图形,另外一个就是男生的。请大家预测一下,男生和女生谁会赢?为什么?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那么,要想使这个平行四边形也能够固定住,该怎么办呢?(加上一根木条,形成两个三角形。)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12、所以在生活中的运用也非常广泛。你瞧:这张桌子摇摇晃晃多危险啊!有什么办法加固它呢?(斜着钉两根木条,组成三角形。)【设计意图】抓住儿童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创设了游戏情景,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空洞枯燥的,让学生保持对探究新知的新鲜感,亲切感。请同学们竞赛,符合学生的好胜心里,极大地激发了再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情绪必然十分高涨。4教学三角形的高。刚才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有三个顶点,我们可以用大写字母来表示点,例如,我们可以给这三个点分别取名字为A、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可以称为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条边就可以分别称为AB、AC、BC,下面想请同学上来指一指,每一个顶点分别对应哪

13、条边。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提醒注意:高要画成虚线,而且要画上垂直符号。想一想:一个三角形中能画出几条高?为什么?(有三条高,因为每个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学生练习请每位学生在课本86页,练习十四第一题,请你画出第一个三角形的高。提醒注意:三角形的高要画成虚线,并且要画上垂直符号。你能画出几条高?那么,另外两个三角形的高你会画吗?试一试,好吗?(让学生互相检查,并说说怎么检查)【设计意图】有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探究不合时宜,采起接受式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操作后的互相检查也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三、梯度

14、训练,激趣创造。1基础练习。(1)在钉子板上围三角形,说说它是什么图形?(2)出示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请你给三角形做高。2拓展练习。(1)你能不能给钝角三角形做高?试试看。(2)用四块七巧板拼成一个三角形,有几种拼法?用七块呢?(3)在所给的四边形(梯形)中,任意画几条线段,把四边形分割成多个三角形。【设计意图】以上练习题的设计既有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有提高思维发展的训练,让不同的学生在练习中都有所发展,达到了培养能力、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四、梳理知识、小结本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什么?利用今天学到的有关三角形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或利用三角形自由设计作品。课外思考:还

15、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课外,体现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学效果反思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我关注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遵循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努力改变师生关系,整节课都沉浸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情况,更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质疑问难,一句句“我认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教学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丝毫没有牵着学生走的做法,使学生在参与设计的全过程中思维的火花四溢,不仅学到了知识,又领悟到相关的数学思想,提高了探求知识的能力,展现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布置学生课前调查,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素材的来源,重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整理等过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3生活情景引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在生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教学三角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