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905051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五课一、教材内容解析学生分析在学生的视野中,对于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控等心理品质内容,他们有了初步了解,但很抽象和模糊,甚至是非不分,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但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思维来判断是非,不满足于一切模式化和刻板化的东西。在“自信”问题上,有的学生可能缺乏自信,有些自卑,而有的学生却过分自信,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在“自尊”问题上,有的学生处理不好自尊与自卑的关系,有的学生自尊心强。但却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国家、民族尊严的重要。还有的学生虚荣心较强,在自立问题上,尽管

2、进入“心理断乳期”,但很大程度上还摆脱不了对父母长辈的依赖,有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着较强的从众心理。有的学生对社会充满着好奇,但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盲目的尝试、模仿,而且遇事容易冲动,甚至过分放纵自己,容易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当然也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害怕进入社会,逃避现实,甚至反对现实社会,形成不良的心理。教材分析本节课属于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初中学生虽然十分注重自我形象,但往往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忽视内在素质的培养,故而帮助学生认清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也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同时,引导学生从内在和外在两个维

3、度来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将更利于学生分清主次,重视内在美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形成更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所以,本课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全面地认识自我,必须既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又注重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懂得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我,不断更新、完善自己。2、能力目标: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认识自我;培养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注重自我整体形象。三、教学重、难点全面地认识自我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后续知识的认知,而且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故是重点。七年级学生容易做语言上的巨人

4、,行动中的矮子,所以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是教学的难点。四、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方式:设置情境,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法,结论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得出。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步骤第一步:新课导入。故事导入(并裁取一段少儿节目中动物运动会适时播放):可怜的青蛙(请擅长讲故事的学生将故事绘声绘色地表述出来。)森林中要举办“大”比赛,老虎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大象登场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这时,台下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青蛙“嗖”地跳上一块巨石,拼命地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随着“嘭”的一

5、声,肚皮鼓破了。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师设问: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说明了什么?(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归纳:说明青蛙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回答类似的内容也可。)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认识自己吗?平时我们的眼光审视的都是别人,今天让我们来好好地认识自己。目的: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缓解紧张气氛,同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认识到,“认识”是本节的关键词,必须对人进行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引出命题:怎样正确的认识人?(怎样正确的认识自己)第二步:怎样才能做到正确认识自己?活动一 她美吗?请看发生在公交车上的故事(展示课件:教材46页的故事一位漂亮姑娘上公交

6、车不让座给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的故事)场景1:一个夏天的中午,我乘公交车去上班,运气不佳,没有座位。旁边的座位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姑娘,那优雅的坐姿让我感到赏心悦目,也为枯燥的行程增添了一丝愉悦。问题一:她美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场景2:不久,上来一位抱着婴儿的农村妇女,站在我们身边。车子颠簸得厉害,那妇女一手紧紧抓住扶手,一手抱着哇哇啼哭的婴儿,随着车子的颠簸不断摇晃着身体。不时碰到坐着的那位姑娘,时时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问题二: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适时进行道德渗透)场景3:只见她皱紧了眉头,急促地拍打着衣服,如见瘟神般地将身子闪开,一边说着:“真倒霉”,一边将头转向窗外。问题三:她还

7、美吗?为什么?(学生回答,陈述理由)问题四: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学到什么?活动二 你真的了解她了吗?(播放课件进行推演)活动三 你自己呢?你自己肯定遇到过上述中的某些情景,你又是怎么做的呢?(课件方式进行情景探究)通过三个活动的探究得出结论: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有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自身

8、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还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为什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己?)第三步:课堂分组讨论填写空格,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我的优点:1、_; 2、_。 我的不足:1、_; 2、_。 方式:以五人小组为单位,在自己填写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赞美同组成员的优点;或者选择真诚地提出同组成员的不足;也可以请同学帮自己找出优点和不足。要求:赞美优点和提出不足都要真心、真诚,从帮助同学的角度出发,不能冷嘲热讽。问题思考:a填完空格之后有什么感受?b对比过去和现在,你的优点和不足有变化吗?c同学们的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并回答。师引导: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有优点和不足,重要的是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师小结: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第四步:课堂小结全面的眼光认识自己,既看内在、又看外在,内外统一;既看优点、又看缺点。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人是发展变化的。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教学思路清晰,情景设置得当,每一个情境都能让学生得到预期的结论,教学的推演过程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不足之处在于情境的设置与农牧区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差距,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向学生解释情境的内容,导致课堂教学时间在每个环节上都显得短促,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肯定就不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