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林语堂文稿印刷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089958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师林语堂文稿印刷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师林语堂文稿印刷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师林语堂文稿印刷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师林语堂文稿印刷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师林语堂文稿印刷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师:林语堂美国作家赛珍珠在中国生活40年,写出小说大地,于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尽管这样,对于中国文化,她仍感隔膜。她希望有一位中国人能用英语向西方介绍真正的中国。她找到的这个人就是林语堂。林语堂接受了赛珍珠的要求,因为他正想用英文写一本书,针对西方的误解和偏见,写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中国的灵魂。林语堂以为,以中国通自居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介绍,大多是些皮毛之见,男人的辫子和女人的小脚,不是真正的中国。第二年,林语堂写的书在美国出版,位列美国畅销书榜首。几十年后,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说,林语堂讲的话,今天对我们每一个美国人都仍受用。(朱维铮):1988年我第一次到美国去做客座(教授),(从

2、)三几年到那个时候有五十年,在五十年里,西方人认识中国,就通过他那样一本书。(乐黛云):我可以说,在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像林语堂这样,把中国文化这么有效地推向西方。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的一个山村,是家中第七个孩子。林家世代农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传教士到了这个山区,种田的祖母成了虔诚的教徒,父亲则成了乡村牧师,但有趣的是,父亲除了带着全家做祷告,在教堂做礼拜,每天还有一件功课也是不能免的,那就是在家打铃上课,教子女和乡村的孩子们读诗经等中国古代典籍。(王兆胜):(林语堂)小的时候,他爸爸在家里面的墙上,一面挂的就是基督教的对子,一面挂的又是儒家文化,朱熹的对子,所以林语堂曾说,我爸

3、爸挂基督教和儒家两者的对子,放在一起也并不矛盾。在男人蓄发留辫的大清朝,林家的男孩,却早早地用一头短发代替了那根辫子。中西合璧的家教,似乎为林语堂埋下了亦中亦西的文化基因。闽南的乡村,大概是地少人多,于是滋生出向外探求的乡土个性。林语堂10岁到厦门的教会学校读小学,第一次看到轮船,兴奋不已,从此激发了他对科学的崇尚与兴趣,一生未变。林语堂立志当物理老师,也曾倾其所有发明了一架中文打字机,他创造的上下型检字法,就是今天中文简易输入法的前身,后来林语堂不无自得地说,林家的人个个聪明,他还随口道,林肯和林黛玉不都是我们林家的么?父亲常对林语堂说,英国有牛津大学,德国有柏林大学,你要到世界上最好的大学

4、去,结果是林家虽穷,但林家的儿子个个都上了大学。(林宝怀):我的父亲(林语堂的兄长)出来(读书)的时候,家里是卖掉一个小房子,到了叔父林语堂出来的时候,家里人只能向别人借钱来供他读书。林语堂有个年长自己四岁的二姐叫美珠,由于林家重男轻女,男孩的学费都没着落,二姐就只能辍学在家等待婚嫁。心高气傲的二姐,总在等待一个出去读书的机会,但捱到22岁,终于要嫁人了。(万平近):他二姐本来考上福州的学校,但没有钱上,只为了让弟弟林语堂能去读书。那天,林语堂和二姐乘同一条船行驶在西溪河上,一个是嫁到婆家去,一个是去上海读大学,分手时,姐姐掏出四角钱,塞到弟弟手里说,你到上海去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

5、我是没希望了。婚后十个月,已有了7个月身孕的二姐死于鼠疫。林语堂直到晚年,不忘分别的一幕,他说,我青年时代所流的眼泪,多是为二姐而流的,影响于我最深的,一是我的父亲,二是我的二姐,三是漳州西溪的山水。林语堂到上海,进了圣约翰大学神学系,这当然是当乡村牧师的父亲的希望,子承父业。但林语堂读圣经,竟越读越不信上帝。不信上帝的林语堂,却喜欢学校的神父和老师,因为他们的英语说得比家乡的土话好听。他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一种仁爱、诚恳而真实的生活。在学校,他把图书馆了包括物种起源在内的全部5000册藏书都翻阅了一遍。他喜欢这座美丽的校园里注重体育,强身健体的风尚。林语堂成了学校体育赛事的多能选手,还参加了

6、远东运动会。林语堂80岁的时候回忆,圣约翰对我有一特别影响,它教我对西洋文明和普通的西洋生活有了一种基本的认同。圣约翰大学毕业后,林语堂被清华大学聘去担任英文教员,这一年,也是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搬到北京的那一年,在北京,林语堂突然发现自己不仅学问差,而且连国文也好像半通不通。(王兆胜):(林语堂)到长城去游玩,回来的路上,朋友们谈到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他一听非常震撼,觉得中国文化中还有这么好的故事,自己以前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次经历对林语堂的冲击非常大,于是林语堂决心重新来补一补中国文化,要雪耻。林语堂英语出色是学界公认的,但他反省道,你想想我的窘态吧,不仅是我的学问,还有我的基督教教育性质的

7、影响呢,我身为大学毕业生,还称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实在惭愧。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林语堂看到很多学者对中国文化非常精通,感到很惭愧。林语堂说学问学问,就是要问。但是堂堂清华教员,对本国文化一知半解,问了,不是颜面扫地吗?琉璃厂,这个地方是专门卖中国古旧书的,林语堂到那个地方找书店的老板聊天,去看一些古书,慢慢补一补中国的文化。琉璃厂多旧书铺,书铺老板多是应试落第的读书人,有极好的旧学根底,他们便成了林语堂的老师。在琉璃厂的旧书铺里,林语堂走进了四库集录,看见了王国维。补中国文化这一课的起点,林语堂认为应该从红楼梦开始,因为他以为红楼梦这部书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精华的。林语堂说,红楼梦的语言非常好,精妙

8、自然,有生命力,而我们现代的语言则是异化了,许多作家笔下的语言都是欧化风。红楼梦丰富了林语堂对中国文化的见地,也使他成了红学家。到晚年只要说起红楼梦,他还是津津有味。红楼梦也温润了林语堂的笔端,他后来写得京华烟云被评论家称为现代中国的红楼梦。林语堂自比是一只猴子,在大学的丛林里寻找各种果实,求知求学,在他如同一个没有预定目的地的探险程序。1919年,林语堂获得清华大学半额奖学金,进了哈佛大学,师从白壁德学习比较文学。导师白壁德世界著名,但是林语堂不赞同老师的学术主张,对老师崇尚秩序、纪律、规则的文学主张不以为然。有人与白壁德论战,林语堂站到了老师的论敌一边。与他反对中国的文体观念与文章规则一样

9、,林语堂更倾向直觉、率性的审美。林语堂说,我素来喜欢顺从自己的本能,所谓任意而行,自觉很像一个童子在海边嬉戏,而知识世界在前头有如大海之渺茫无垠,这是他的文学倾向,同样也是他人生的哲学。但在哈佛的第二年,奖学金没有了,虽然得到胡适的接济,仍难以为继。最后,林语堂去了生活费用比较低廉的欧洲,完成学业。没想到的是,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竟使他第二次补课中国文化,学校图书馆里中文书籍汗牛充栋,很多古籍版本国内也不易找到,林语堂沉迷于期间。这个从闽南的山村里走来的年轻人,就这样为日后沟通中西两届打了基础,而他对中国文化的真切体悟和珍爱,则还是后来的事。1923年,林语堂拿着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回了北

10、京,当了北大的教授。这时,新文化运动已退潮,不久,以鲁迅、周作人为首的语丝和以胡适为首的现代评论相继问世,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阵营的进一步分化。胡适对林语堂是有恩的,林语堂在美国留学最困难的时候,胡适寄了几千块大洋救了他,而且林语堂回到中国,到北京大学任教,也与胡适的引荐分不开。按理说,在鲁迅与胡适的论战中,林语堂应该站到胡适的一边,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林语堂成了语丝派,走到了鲁迅一边。周氏兄弟提倡随意而谈、无所顾忌的文风,正合了林语堂自由地说自己的话的愿望。这符合林语堂的性格,因为他到了西方之后,接受了西方的朴实观念。他感到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应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品质,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能人

11、云亦云,也不能因为人情而违背自己的学术理性。鲁迅的深刻,周作人的笔调,郁达夫的语言,甚至钱玄同十分话常说到十二分的偏谬精神,对林语堂都极具吸引力。他几乎从他们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自己所敬佩和认可的东西。在语丝,林语堂确信找到了同道,他成了鲁迅的支持者和追随者,他和鲁迅一样,关注国民性的改造。探索国民性是他这一时期散文的基本命题,在论中外之国民性一文中他写道,中华民族与西方国家比较,进取不足,保守有余,勇毅有为之精神不足。他实际上是和鲁迅一样来看这个世界,来看人生的。早期的林语堂是一个彻底的欧化主义者,他甚至提出中国人要完全打掉传统文化,全盘西化,向西方学。这时的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是根本败类的民

12、族,吾民族精神有根本改造之必要,他赞成钱玄同“欧化”中国的主张,主张欧化中国人。林语堂说自己是一团矛盾,而且这种矛盾始终伴随着他一生的文化活动。林语堂曾列举49个西洋优于中国的例子,如外国文化比较懂得小孩心理,中国人棍棒底下出孝子;外国人守时间,中国人散漫;西方现代文明近人情,中国文明虚骄道学;外国老人有英迈之气,中国少年有衰老之相;外国有公共图书馆,中国向来无之;外国丧礼简朴严肃,中国丧礼繁杂滑稽;林语堂用西方人的头脑来思考中国的问题时,总感到处处不满,因此他希望中国能多多向西方学习,但他用中国人的心灵去感悟西方的问题时,又觉得多有失望,于是他提出西方人应该多向中国文化学习,大概是他自己也意

13、识到了,只能是自称一团矛盾。(朱维铮):林语堂是五四那一代很注重国民性改造的人。我们的国民性不要变得那么粗野,我们要想一点斗争以外的东西,或者想一点赚钱以外的东西,怎么样才能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提得更高一些,林语堂在这一方面很有建树。林语堂一生最爱的是两个地方,一是老家漳州,一是北京。但他离开了老家漳州,在北京的时间也很短,当日本人的铁蹄踏在长城上的时候,他离开了故土。回望故国,他看到的中国文化竟是智慧而美妙的,林语堂将这一变化称之为我之重新发现祖国。人生是复杂的,文化观也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在英国牛津大学的讲台上,林语堂曾做过一个演讲,东方文明像一位美人,我认为在西洋最名贵的美人玛利亚之上

14、,虽然这是一位麻脸的美人,近睹则百孔千疮。为什么这样说,林语堂的解释是,一到国外,不期然引起心理作用,昔之抨击一变而宣传,几沦为通常外交随员,事后思之,不觉一笑。1934年,林语堂讲了一句忏悔的话,从前回国时,所作之文患哈佛病,声调太高。林语堂重新发现祖国,不是表现在学问和学识上,更多的是精神的认同和融合,他在中华典籍中发现,古今异代相距千百年的学者,因思想和感觉的相同,竟会在书页上会面时完全和谐融洽,如面对自己的肖像,他把这种精神的认同或融合称之为灵魂转世,他把庄子、苏东坡等先哲引为隔代知音。林语堂最喜欢的古人是苏东坡,他曾说,远赴美国,别的书都可以弃之不顾,但是苏东坡的资料则要带在身边,在

15、异国生活,有了苏东坡为伴,便不感到寂寞。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是在人的生命中值得大家仿效的一个文化智者。1927年北伐失败后,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急剧变化,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压倒了一切,左翼激进文化取得了思想舞台主演的地位,五四时期一整套科学、民主、个性、自由的话语被阶级性话语所替换,像林语堂这样的知识分子就从历史的潮头急剧跌落下来。沮丧失望的林语堂这时如坠烟雾中,他身边的知识分子各自经历了一番新的分化组合,他不能与鲁迅那样的坚韧者一同前行,又不愿或不能改变自己,思考再三,走上了另类的独善之路。这是鲁迅所批判的第三条道路,林语堂徘徊在激进与保守之间,处在一种尴尬地位。周作人的话说出了一般人对林

16、语堂一类人物的概括,新的以为旧,而旧的以为新,他们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但不合时宜的林语堂,竟开掘了另一方天地,在中西文化的沟通、理解和相互借鉴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甚至无法替代的一个角色。林语堂看到世界这种斗争,给人类带来那么多的灾害,而他认为中国文化是能够在这方面做出贡献的。(朱维铮):像他这样比较超然客观的,怀抱着对过去中国一种温情的态度,来写一些中国文化的全面介绍,运用英语语言的方式把我们的东西介绍过去,使得世界上说其他语言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教养背景下,都能够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好感,至少在今天还没有这样的人物。1935年,吾国吾民写好了,但美国人并不知道他,于是出版商要林语堂写自传,他写出了四十自叙。林语堂在四十自叙中,抒发自己的文化理想,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描述道,我有一宗开心的事,就是把两千年前的老子与美国的汽车大王福特拉在一个房间之内,让他们畅谈心曲,共同讨论货币的价值与人生的价值,林语堂为能发掘一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