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专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894240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健康教育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健康教育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健康教育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健康教育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专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教育专题一一失眠与安眠药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通常指患者对 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从而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 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分 裂 裂:。失眠的定义1难以入睡。就寢后半个小时不能入睡。2易于惊醒。晚上觉醒时间超过半小时。3.睡眠持续时间短于正常。即醒的过早。有上述一种表现且起床后有困之、头脑不清、甚至有头疼、头晕等现象, 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在临床上可诊断为失眠。失眠的类型根据失眠持续的时间,失眠可分为:1短暂性失眠。时间少

2、于一周。这类失眠一般在人突然面临较大的问题 时发生,如压力、焦虑、兴奋等。另外,到海拔过高的地方或有时差变 化时也会发生。2短期性失眠。时间一周到一个月。严重或持续性的压力会导致这类失 眠。如果对压力处理不当,这类失眠会演变为慢性失眠。3慢性失眠。时间长于一个月。这类失眠一般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慢性失眠者往往是平时睡眠质量不高,由上两种失眠转化而来。失眠的原因1身体上的疾病,于睡眠时间内产生疼痛感或不适感,因此造成失眠。2. 生理方面的变化也会造成失眠。例如环境变化人难以适应,或是闷热 的气温难以入眠。3. 心理因素,例如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工作压力、不愉快等,也可 引起失眠。对失

3、眠的恐惧也会引起失眠。4很多与精神科相关疾病也会造成失眠,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精神分 裂等。5服用药物,有时候药物本身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失眠。6.些食品和饮料也会导致失眠,例如:1)含有咖啡因的茶类或咖啡 类饮料。2)含有高糖分的可乐或果汁等,因高血糖现象而导致失眠。3) 含有酒精成分的饮料,会使人睡眠变浅,且戒酒中的人也容易发生禁断 症状而失眠。失眠的危害失眠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精神上的,一般不会使人致命。但长期失眠会 使人脾气暴躁、攻击性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劳。失 眠对人精神上的影响容易导致器质性的疾病,还会使人免疫力下降,使 人的身体消耗较大。少年儿童的失眠会减少生长素的

4、分泌,不利于身体 的生长发育。失眠的治疗1. 原发性疾病所引起的失眠要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果原发病不治疗,只是针对失眠症状进行治疗,很难治疗好失眠。失 眠者对自己失眠的原因要有一个基本评估,可到医院进行体检,如果没 有身体疾病,再从其它方面找寻失眠原因。2. 找专家和心理医生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失眠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的睡眠障碍专家认为,对 于心因性失眠来说,药物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只有心理治疗才能解决根 本问题。3不用过于害怕失眠对失眠的恐惧心理会使失眠的治疗更困难。保持一个平和的精神状态很 重要。不用把失眠看得太重,试想,世界上那么多人失眠,他们还是能 比较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4与

5、其在床上数数,不如潇洒起床如果在床上睡不着而越来越烦躁,最好起床干点别的事,等有了睡意再上床。如果在床上强迫自己入睡,往往事与愿违。5.刺激控制疗法对于心因性失眠,最有效的方法是行为疗法,刺激控制疗法为首选的行 为疗法。它是一套帮助失眠者减少与睡眠无关的行为和建立规律性睡眠 模式的程序。6限制治疗法它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行为疗法。通过减少花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来 提高睡眠效率。它主要也用于治疗心因性失眠。7其它还有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安眠药安眠药又名安定。本品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几乎 不溶于水,可溶于盐酸。遇酸或碱及受热易水解,服药物在胃酸的作 用下开环,进入碱性肠道又重新环

6、合成原药。因此,不影响药物的生物 利用度。抗焦虑,停药后代偿性反跳较轻,停药困难轻。后遗效应较轻。 安全范围大。目前常用治疗失眠的药物有镇静催眠药(包括巴比妥类、 苯二氮卓类、非典型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目前极少用 于催眠)和中药。迄今镇静催眠药已经历前后三代的发展。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物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和羟嗪(安泰乐)等;巴比妥类早在1864年已人工合成(巴比妥酸),但到1903年才发现它 具有镇静作用,并认识到巴比妥酸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它们的治疗指数 较低,需中等剂量才改善睡眠,药物之间相互影响比较大、大剂量可影 响呼吸。羟嗪对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较合适;水合氯

7、醛因药物之 间的相互作用少,广泛用于药物临床试验与不合作者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时的快速催眠;苯巴比妥可对苯二氮卓类与其他催眠药进行替代与递减 治疗,也可用于儿童睡行症、睡惊症和梦魇等疾病,或者用于拮抗麻黄 素、苯丙胺、氨茶碱等药物的中枢兴奋不良反应。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 主要是指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该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其中地西泮(安 定)曾经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该类药物中前期开发的有甲喹酮、甲丙氨醋、氯氮卓、地西泮、舒必利; 后期开发的有三唑仑、咪达唑仑、氟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 仑、劳拉西泮等。这些安眠药的特点是治疗指数高、对内脏毒性低和使 用安全。到目前为止,仍是治疗失眠常用的药物。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 主要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唑吡坦能显著缩短入睡时间, 同时能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次晨无明 显后遗作用。极少产生“宿睡”现象,也不影响次晨的精神活动和动作 的机敏度。久服无成瘾性,停药后很少产生反跳性失眠,重复应用极少 积聚,使用较为安全。因此上市后得到广泛认同,已成为治疗失眠症的 标准药物,有逐步取代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