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89163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2)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一、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教材深入钻研,精通教材,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才能讲得精。 随着教材的改革,课文的质量将会越来越高。好的范文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一定的深度广度,。要抓准重点,抓重点的依据有三:一是依据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的规定,确立各年级的“主攻方向”;二是根据不同年级各单元教材的特点,确定各单元备课的教学重点;三是老师在备课中要结合本班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的实际,最后确立每一课完成教学重点的方法和深度。一句话,就是要做到既有通盘考虑的长计划,又要有落实到每一课的具体安排。各课的重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联系循序渐进、由浅入

2、深。教师在备课中必须抓准重点句段,凸现重点句段在文中的重要作用。 二、要把握好深层句段,还必须正确处理好重点与面的关系和重点与难点的关系。 首先是重点与面的关系。一篇课文,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语言技巧,以至思想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对这我们有的老师曾把抓点理解为“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课文中抽出一条“筋”,或割出一块“肉”来讲,结果学生不但对全文基本内容茫然无知,而且对重点的东西也感到抽象、费解。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抓重点必须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既要“结合”,就必须吃透点和面的内在联系。虽是“点”,即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所在,要善于运用这一规律去理清全文的来龙去脉。既要“

3、带”,就必须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有详有略地把有关联“次点”带出来,既借“次点”辅助重点,又在说明重点之中适当地附带解决一些关系较直接的次点。至于字、词、句、段的知识,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则更应抓与重点紧密关联的字、词、句、段的分析和练习去脚踏实地解决重点。,以景物描写为教学的重点,围绕这个重点着重讲了从不同角度写景和从动态、静态写景的手法。在课堂教学中,还通过扼要的提示和简洁有条理的板书,带出课的层次结构和中心思想等内容。这样,不但使学生借“重点”的分析基本理解了全文,还掌握了其他一些“次点”的知识,而且通过这个“带”的过程,使“重点”的知识掌握得更具体、更扎实。 其次是重点与难点的关系。课文的深层句段,常常就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但也有例外的情况。碰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我认为:教学重点,既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中心、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来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难点,则主要表现在有关内容的深度大,即学生掌握较困难上面,它未必很重要。所以,两者不一致,应以教学重点为主要矛盾来抓。使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与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识能力更向前一步发展。这样,既可以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又保证了重点内容的讲和练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