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违”是如何发生的?.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891609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违”是如何发生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违”是如何发生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违”是如何发生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违”是如何发生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违”是如何发生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违”是如何发生的?.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违”是如何发生的? 在煤矿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的行为不标准,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仔细分析“三违”的成因和危害,削减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是煤矿实现长治久安,建立本质安全型矿井进程中必需赐予高度重视和严厉对待的问题。 一、“三违”现象的类型及特点通过对“三违”发生的成因和性质分析,我们大致将其分为以下六种类型:盲目性“三违”。一局部职工认为煤矿井下作业只是很简洁的体力劳动,因此对学习安全学问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凭习惯和阅历作业,造成盲目性“三违”。无知性“三违”。相当一局部职工由于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较低,自控力量和自主保安意识差,对应知应会技术和施工措施

2、一知半解,许多人违章了还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习惯性“三违”。有相当一局部职工包括基层干部,不能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只讲产量、进尺,随便省略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在尝到“甜头”的状况下,实施习惯性“三违”。治理性“三违”。有些治理干部重生产、轻安全,重制度制定,轻现场落实。甚至有极少数治理人员,在明知不具备安全条件的状况下,仍指挥职工强行作业,造成了治理性“三违”。放任性“三违”。个别治理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现场治理粗放,对一些稍微“三违”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助长了职工的错误思想,久而久之,造成放任性“三违”。工序性“三违”。有的职工在作业中不根据规程要求施工,工程质量差,安全设施不齐全,给后续

3、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留下了安全隐患,造成了工序性“三违”。二、“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三违”现象发生的主观因素“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熟悉,是导致担心全行为的主要根源。由于职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养等各不一样,造成“三违”的主观缘由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九种:幸运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自己掌握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把握,间或违章不会出事,碰运气一旦胜利,就盲目自信,常常抱着幸运心理。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工人中较为普遍。麻痹心理。在单位一段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状况下,有些职工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把规程措施抛至脑后。习惯心理

4、。由于工作内容和形式单一,许多职工看惯了、干惯了,靠惯性作业,凭阅历施工,根本不去想是否违规,是否符合措施要求。马虎心理。局部职工在工作中一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作业时留意力不集中,应付了事,结果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蛮干心理。有些职工,特殊是基层区队治理,摆不正安全与生产、与效益的关系,只想着要产量、要进尺,不顾作业场全部没有安全隐患,甚至有极少数人发觉了隐患也不处理,野蛮操作,最终导致事故发生。取巧心理。有的职工为了到达目的,投机取巧,我行我素,不充分估量行为的恶果,冒险违章违纪,扒矿车、坐皮带等。盲目心理。一些进矿时间不长的新工人和局部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工人,由于缺乏安全学问或文化技术素养低

5、,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厌倦心理。少数职工因常年累月地高强度劳动或身体安康缘由,不堪重负,生产热忱不高,工作完全处于应付状态,使安全缺乏牢靠性。唯心心理。极少数文化程度较低的职工,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想法。不留意安全,随便工作,往往造成事故。、“三违”现象发生的客观因素职工文化素养不高,相对较低的文化水平,往往使职工熟悉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反映在安全生产上,就是摆不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常会产生“上班就是挣钱”的单纯熟悉。作业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煤矿生产受多种自然灾难威逼,生产战线长,作业条件恶劣,长期高负荷的简洁劳动,很简单让职工的生理

6、和心理产生疲乏,滋生麻痹和取巧心理,经常为图一时的省事、省力,就心存幸运,铤而走险。治理不科学。主要表达在:干部抓治理不讲究方式方法,喜爱实行“土政策”对职工高压强管,缺乏民主公正,严峻挫伤职工参加安全治理乐观性;治理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在现场强行要求职工违章作业,甚至带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工作任务布置不合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安排任务,造成职工身心疲乏,无视安全,违章蛮干。社会环境影响。随着社会的进展,职工参加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增加。一方面,职工过多地承受外部信息,分散精力,在工作中留意力不集中,行为走样;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职工收入普遍较低,造成心理失落,安全思想不稳定;再次,职工家庭和亲属中发生的一些冲突及生老病死等重大事项,也会使职工思想心情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