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自交系群体对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890248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小麦自交系群体对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小麦自交系群体对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同小麦自交系群体对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同小麦自交系群体对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小麦自交系群体对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小麦自交系群体对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同小麦自交系群体对小麦纹枯病抗性鉴定 学生一 文献综述1.小麦纹枯病研究的意义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主要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rder Hoeven)侵染所致的一种土传病害1,2,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不少国家地区均有发生,中国、美国、新西兰、英国等比较严重。我国早有小麦纹枯病的记载,但在20世纪70年代前,该病在我国小麦生产上属于次要病害,危害不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水肥条件的改善,种植密度增加及品种更换,纹枯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平原地区逐年加重,成为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引起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另外还可引起倒伏,重病区病茎率高达8

2、3%95%,造成减产10%20%,局部地块产量损失达到40%。该病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前列。1992年由于纹枯病的大发生,损失小麦7亿多kg3。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常规防治困难较大,因此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纹枯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由于近年来品种更换频繁,而且生产上主栽小麦品种对抗纹枯病抗性还不明确,研究报道少。鉴于此,我们对主栽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作了系统鉴定,从而为该病的防治及抗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从80年代中期,以江苏省专门成立的麦类纹枯病综合防治协作组为先导,各地纷纷对小麦纹枯

3、病展开研究,弄清了小麦纹枯病的致病病原物以及发生和危害的一般规律,在国内形成了以化学药剂为主的防治措施,在生产上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4。但是,研究表明小麦纹枯病病菌是一种较顽固的土壤习居真菌,病原物在土壤里经多年积累,化学药剂防治效果逐渐下降,而且大规模使用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筛选纹枯病抗原,选育和使用抗纹枯病小麦新品种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途径。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继续就小麦纹枯病发生、危害防治途径和方法以及小麦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与日趋严重的病害形势相比,研究工作还显得不够,特别是抗病育种研究进展缓慢。2.小麦纹枯病

4、的研究进展21症状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均可受害,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小麦发芽后,芽鞘可受病菌侵染变褐最后腐烂枯死。小麦34叶期时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发展成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发展延及茎秆,基部茎节腐烂,幼苗不抽新叶,猝倒而死亡。2.2病原菌致病菌为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Van der Hoeven),属于无性菌类丝核军属。有性态为担子菌们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但自然情况下少见。据一些研究报道,立枯丝核菌(R.solani Kuhn)也能侵染小麦引起纹枯病。自1986年以来,根据与菌丝融合群标准菌株测试,己明

5、确导致我国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禾谷丝核菌的CAG一1融合群,其次是立枯丝核菌的AG一5和AG一融合群等。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的区别是,(l)前者的细胞为双核,后者为多核;(2)前者菌丝较细,生长速度较慢,后者菌丝较粗,生长速度较快;(3)前者产生的菌核较小,后者的菌核较大。 据周凯南等5、李清铣等6研究小麦纹枯病菌丝小,宽度为3.72;菌核较小,直径约为24mm。菌丝生长环境条件:温度范围为15一30,生长适温为2025,低于5和高于30时生长均受到抑制;最适的ph值为6;最好的碳源是麦芽糖和蔗糖;最好的氮源是硝态氮;光照以散光和黑暗为最好。不同融合群和同一融合群的不同菌株存在着致病力分

6、化现象。禾谷丝核菌CAG一1有极强的致病力,立枯丝核菌AG一5也有一定致病力,而其它融合群的菌株致病力较弱;同属一融合群(CAG一1)不同菌株还存在强致病力菌株、较强致病力菌株、弱致病力菌株、无致病力菌株之分7。2.2发生和危害规律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较顽固的土壤习居真菌,以菌核或病残体上的菌丝在土壤中越夏和越冬,在小麦播种后不久即可侵染小麦。王裕中和石明旺8等研究认为小麦纹枯病的田间发生和流行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冬前发病期、越冬静止病情回升期(春季病害横向扩展期)、发病高峰期(严重度增长期)和病情稳定(枯白孕穗显症期)。其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如下: 冬前发病期:土壤中越夏后的病菌侵染麦苗,在3叶期

7、前后始见病斑,整个冬前分莫期内,病株率一般在10%以下,侵染以接触土壤的叶鞘为主,病症发生在土面附近或略高于土面。越冬静止期:麦苗进入越冬阶段,病情停止发展,冬前病株可以带菌越冬,并成为春季早期发病的重要侵染来源。病情回升期:以发病株的增长为主要特点,一般在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随气温上升,病菌侵染在麦苗间扩展、病抹株率明显增加,病株激增期在分孽末期至拔节期,严重度多为l一2级。发病高峰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随着植株基部节间的伸长与病菌的蔓延发展,由表及里浸染茎秆,严重度增加。高峰期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病情稳定期:抽穗后,茎秆变硬,阻止病菌继续扩展,一般在5月上中旬后,病斑高度

8、、病叶鞘位与侵茎数都基本稳定,病株上产生先呈白色后呈褐色不规则菌核而后落人土壤越夏。重病株因输导组织受损而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小麦纹枯病发生和流行的5个阶段是一般规律,各阶段病程的长短、小麦植株发病严重度与当地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病害在冬季和拔节期形成两个发病高峰。冬前的发病程度与后期的枯白(孕穗)率有较大关系。小麦进入拔节期后,当气温回升到15以上时,病株率迅速提高,水平方向表现为病茎数的增加,垂直方向表现为病斑在叶鞘上的位置上升,形成另一个发病高峰期。因此小麦纹枯病后期防治应控制在拔节期进行。纹枯病对小麦植株的危害,不仅表现为引起麦种的烂芽、死苗、死蘖、枯孕白穗,更

9、严重的是病株的叶鞘或茎秆受害后植株体内水分和营养运输受阻,引起植株倒伏,导致粒重、穗数和粒数明显减少,使小麦产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3 影响因素2.3.1 气候因素小麦纹枯病菌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一定的土壤温、湿度,所以病害发生轻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其中,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秋、冬温暖,春季低温寒冷、多雨潮湿的天气,有利于发病。王裕中【9】等、李华荣【10】等研究认为,秋冬降雨量的多少是影响冬前病害发生的主导因子;影响春季病害发生程度的重要气候因素是温度,其次是雨量,再次是雨日,小麦拔节后,气温达10一15是病害盛发的重要标志。2.3.2 耕作与栽培措施 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北方

10、麦区一般是二年三作,随着生产集约化的发展和复种指数的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北方麦区逐渐形成了有利于病害发展的小麦、玉米一年二作得耕作制度。小麦地连作年限长,有利病原积累,造成土壤中菌核数量多,发病重。另外,小麦早播,由于气温偏高,易造成田间群体过大,发病较重;适期迟播则纹枯病发生轻。浇灌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提高,化肥提别是速效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流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灌溉条件改善,水浇麦田面积提高,化肥施用量增加,播种密度也增大,有的地区氮肥施用量达到270kg/667,造成植物生长嫩绿,田间郁闭,相对湿度增大,病害加重。冬麦播种过早、过密,施用氮肥过多,冬

11、前麦苗生长过旺或麦田草害严重,土壤或田间湿度过大,以及水、肥管理不合理,病田常年连作,发病均较严重。施用带病残株而未经腐熟的粪肥等,也有利于发病。2.3.3 品种的抗病性 一般生产上现有推广品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抗病力都较差,大多容易感病。如宿9908、周麦16、周麦18、周麦22等。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纹枯病逐年加重的主要原因。但是,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的差异。有些改良品种发病后比较耐病,病势扩展慢,对产量影响小。如百农矮抗58、燕农19、邯单6172、齐麦22等抗病品种。感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是当前小麦纹枯病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4 危害产量损失与特点2.4.1 产量损失 纹枯病危害

12、产量损失一般在10%20%,严重时高达70%以上。产量损失轻重与麦株发病时间、发病部位密切相关。发病越早,病级越高;发病叶鞘和茎秆节位越高,产量损失越大。不同病级对产量所造成的损失变幅为5%40%,且病级间差异显著。纹枯病导致产量损失最大的时期为小麦孕穗期,孕穗期病级高,此期发病不但严重降低千粒重,而且减少穗粒数。此外,与小麦品种和年度气候差异也密切相关。2.4.2 危害产量构成因子的特点 千粒重降低是纹枯病危害导致产量损失的首要因子,其次是穗粒数下降11.12。病级14级,千粒重降低变幅为2%40%,病级间差异显著;穗粒数降低变幅为3.39%15.99%,但差异并不显著。一些研究还指出13.14,千粒重的降低是由于籽粒成熟延迟,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降低所致;穗粒数降低主要是因为病害影响到小花分化及花粉粒和胚囊的形成,导致小花数和结实粒数的下降。而死苗、死蘖、枯孕(白)穗则是引起穗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在特别严重的田块,枯白穗可高达20%,造成严重减产。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