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0887441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一、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因灾、因病、因残、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自身发展力不足等。 二、帮扶计划 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了解贫困村及贫困户基本情况,深挖贫困原因,研究制定帮扶工作计划。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结对帮扶机构。建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具体人员负责抓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争取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农村危房改造帮扶。将农村危房改造惠民政策向xxxxx村贫困群众倾斜在实施原有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全面做了摸底调查工作,对符合

2、条件的予以申报,并于202X年纳入农村危房改造中实施完成,以此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二是积极争取资金,与相关部门联合协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工作。 (三)加强思想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督促村采取一定的办法和措施,利用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兴建、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实施的机遇,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切实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 (四)创新帮扶方式,巩固结对帮扶成果。为了改善部分特困群众的贫苦生活,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一是宣讲国家惠农政策法规,提高村名素质。二是继续开展“一帮一”,活动,动员单位党员干部省吃俭用,挤出更多资金,积极开展捐赠活动,力所能及地解决困难党员

3、、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暖送到他们的手中。三是适时组织村干部、产业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推动发展。 下合乐寺村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属于龙羊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村,全村共4个合作社,289户、98人,有藏、汉、土、回、蒙、撒拉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40%。全村共有残疾人32人,现有党员31名,其中妇女党员7名。全村耕地面积43亩,人均占有耕地1.6亩,主要种植大豆、小麦、油菜、土豆等农作物,草场面积5000亩。 一、致贫原因分析 主要存在于一部分农户因灾、因病、因残、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自身发展力不足等。 二、帮扶计划 我局紧紧

4、围绕县委、县政府帮扶措施总要求,通过对了解贫困村及贫困户基本情况,深挖贫困原因,研究制定帮扶工作计划。为尽快解决贫困户脱贫特制定以下帮扶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结对帮扶机构。建立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具体人员负责抓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争取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农村危房改造帮扶。将农村危房改造惠民政策向下合乐寺村贫困群众倾斜在实施原有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全面做了摸底调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申报,并于0X年纳入农村危房改造中实施完成,以此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二是积极争取资金,与相关部门联合协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工作。 (三)加强思想教育,着力提

5、高农民素质。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督促村采取一定的办法和措施,利用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兴建、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实施的机遇,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切实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 (四)创新帮扶方式,巩固结对帮扶成果。为了改善部分特困群众的贫苦生活,尽快走上致富的道路,一是宣讲国家惠农政策法规,提高村名素质。二是继续开展“一帮一,活动,动员单位党员干部省吃俭用,挤出更多资金,积极开展捐赠活动,力所能及地解决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把党和政府的暖送到他们的手中。三是适时组织村干部、产业大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推动发展。 第三篇: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三角小学关爱留守儿

6、童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关注和谐发展,服务经济,共创美好未来为落脚点,奉献一片爱心,让留守儿童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

7、活动内容 (一)目标任务针对我校留守儿童得不到直接监护人的关爱,加之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担负起教育辅导孩子的责任,他们的生活习惯比一般家庭孩子差一些,有的成绩明显下降.如何确保留守儿童不失学、不违法犯罪,同时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安心挣钱,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 (二)工作内容我们深深体会到大多数农村农民外出赚钱,解决了贫困问题,但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在建立和谐社会和城市化进程中,留守儿童的教育困惑,逐渐凸现出来,这不仅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更是全社会应关注的大事。 、留守儿童家长教育能力与孩子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差距。据调查

8、,凡外出务工的夫妇家庭没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的需求、交往、兴趣 关注很少,更谈不上给儿童精神上的慰藉和知识上的辅导。 2、营造关心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妇联、团委、乡政府是社会群团组织,我们组织这一次活动,意在呼吁社会力量,参与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以便影响本地区不在利用游戏厅、网吧、舞厅来坑害未成年人特别是要与学校加强协作,引导留守儿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和发挥他们个人兴趣和专长,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单亲儿童茁壮成长。 3、建立留守儿童的牵手扶助体系,确保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教育工作落实到位。针对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情况,生活状况,行为习惯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落

9、实扶助措施,每个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其在外务工父母反馈,使我们真正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监护人,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由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许多困惑与疾病,因此学校除提供良好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要在他们身上倾注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从而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失落,提供一个健康成长的平台。 三、活动要求 及措施 凡牵手扶助联系留守儿童从一年级开始。联系要求。定期到学校、家庭了解留守儿童阶段性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校内外表现,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工作;定期与联系的儿童父母交换

10、意见,以便形成有效的家庭、学校、社会的立体化教育网络,确保儿童成人成才。要求参与这项工作的牵手扶助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使外出务工的家庭夫妇安下心在外赚钱,让留守儿童在“三位一体”化的牵手活动中健康成长,让家庭成员实实在在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群众团体组织力量的作用。同时也是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妇女 儿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三农”大局的意识。 三角小学22X.9 第四篇:村级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xx村2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绍兴镇扶贫开发规划(2022年)、绍兴镇22X年精准扶贫帮扶实施方案等总体要求,结合x村实际,紧紧围绕“六个到村到户”,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因地制

11、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贫困优先、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特制定本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镇驻地北1公里,地处六背山腰,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其中稻田面积36亩,旱地面积6亩。苗族聚居,村驻地寨,海拔9米,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山体滑坡较严重。地质构造古老复杂,有5个自然寨,有5个村民组,207户,92人。主导产业为水稻、养殖和外出务工。02X年xx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5元,22年全村粮食产量261吨,人均占有粮食83公斤。今年重新审定后划为二类贫困村。贫困人口49人,贫困户07户。公路通村,有民办小学一所。 二、致贫原因分析 xx村属全省苗系贫困村之一,是黎平县二类贫困村。

12、从人均收入指标看,与全镇总体水平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处于全镇倒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至目前,尚有村组步道没有完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逐年老化,人畜饮水困难率居高不下,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降低,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按照国家贫困标准,全还有贫困人口419人(含农村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和残疾人口),贫困人口一直居高不下,其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之深,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贫困发生率3%),返贫的压力一定程度上超过了扶贫的压力,要稳定地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52亩,且大部分为5度以上坡耕地,土层薄,土壤质量差,旱涝不保收,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农民脱贫致富难。传统

13、的“水稻、薯+养猪”模式是xx群众的生活支柱,生产结构非常单一,群众经济收入来源较少,土地抗风险能力低,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往往造成生产受损、生活困难、农民减收、贫困加深,返贫突出。由于交通条件差,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公路路况差,政府和群众无力养护公路,大量生产生活资料难进入,农产品难运出。加上自然环境恶劣,气候条件差,农业生产仍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致使多数群众生产难发展,贫困状况难以摆脱。由于思想消极保守,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加上信息渠道狭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机会少,致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

14、不到大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生产效益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没有发展动力,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x寨举家外迁的一拔接一拔,目前全村外出的有72户,32人。外出劳动力10人,目前主要是“妇幼、老弱、病残”人口,致使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即使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务工的收入也较低,仅能维持自身的生活,对家庭收入的贡献不大。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xx村极大支持和关注,但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

15、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村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帮扶计划 一是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以xx寨为中心,倾力打造“特色养殖”养殖示范基地。计划在岑友、得潘等自然寨实施能繁母牛0头,共需资金2000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50000万元,金融扶贫贴息贷款50万元; 二是种植业02X年新建中药材(桔梗)基地200亩(每亩补助70元,合计34万元)。 二是技能培训。针对该村种养殖户技术短缺的问题,计划举办种养植等培训期,概算共需资金5万元,培训4余人次,让闲臵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饮水:22年实施修建人饮工程1处,管道长4公里,新建蓄水池80立方米(投资合计60万元) 2、通村公路。202X年修通xx至高亚6公里水泥路,每公里40元,计24万元。 3、硬化道路。20X年硬化村寨道路7千米,每千米万元,计28万元。 四、保障措施一是健全工作机构。该计划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统一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