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9.18《红高粱》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0886197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9.18《红高粱》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9.18《红高粱》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9.18《红高粱》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9.18《红高粱》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9.18《红高粱》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9.18《红高粱》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 9.18红高粱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袒露(tn)铁耙(p)烙铁(lu)魁首(ku)B.血痂(ji)碌碡(li)累赘(li)劫掠(l)C.窸窣(s)秸秆(gn)咕噜(g)楸树(qi)D.趵土(b)翌日(y)愕然()确凿(zu)解析:A项,“烙”应读“lo”;C项,“秆”应读“gn”;D项,“凿”应读“zo”。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瓜瓤坦露兴奋异常风流韵事B.咕噜恍惚疯疯颠颠胆战心惊C.聚拢掺杂尸横遍野鬼鬼祟祟D.闪烁累赘武艺高强粗广豪烈解析:A项,“坦”应为“袒”;B项,“颠颠”应为“癫癫”;

2、D项,“广”应为“犷”。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黑骡子光滑的屁股上阳光点点。(2)奶奶在高粱叶子垛边给他的温暖令他难忘。(3)中年人拎起鬼子的步枪,轻悄悄地了。A.反映终身消逝B.反映终生消逝C.反应终身消失D.反应终生消逝解析:反映:把客观情况或意见、态度告诉上级;反应:事情发生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终生:一生。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消逝:逝去,看不见。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山上的石头奇形怪状,有的像猴子嬉戏,有的像双龙衔珠,有的似莲花盛开真是巧夺天工。B.我们可以把整个地

3、球想象成一块硕大无朋的磁石。C.有关专家指出:中学生正处于叛逆的年龄,如果用处罚的方式阻止中学生上网吧,也不过是扬汤止沸。D.她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分子,她得维护这个家庭的利益,她不能容忍吃里扒外。解析: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石头是天然之物,不能说巧夺天工。答案:A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罗汉与我的家族只有经济上的联系而无血缘上的联系,他像一个忠实的老家人确凿无疑地点缀着我家的历史而且为我们家的历史增添了光彩。B.公路两侧,宽大的两片高粱都被踩平,地上像铺了层绿毡。C.天亮了,从东边的高粱地里,露出了一弧血红的朝阳,正正地照着罗汉大爷半张着的黑洞洞的嘴。D.她老人家不是抗日英

4、雄,也是个性解放的先驱,妇女自立的典范。解析:A项,语序不当,“确凿无疑地”放在“为我们家”之前。C项,成分残缺,最后一个分句应加上主语“阳光”。D项,不合逻辑,应该是“不仅仅是抗日英雄,也是”。答案:B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最后的阳光尹全生在我们这一带乡下人心目中,武当山是万能万应的神灵的所在。我们一行数人,为了到这座道教名山览胜,驱车五百里到了武当山主峰下的南岩。这时,浴在熔岩般云霞中的落日,正把血色的红光从群山穷尽处仰射过来,那主峰披着夕阳,于万峰之上孤峭突起。我们此游的目的地,就是主峰之上的“金顶”。必须早早安歇,为第二天攀登主峰积蓄力量。到旅店门前,一个七十岁上下

5、、头发灰白如枯草的瞎老婆儿,拄杖向我问路:“好心人哪,指点指点拜真神的路吧!”看到她,我心里止不住一阵惊愕:她曾是我治疗过的病人,我曾断定她最多只能活半年!而这已是一年前的事了!当时有人把她背进医院,说她是讨饭的,被拖拉机撞伤了;还听说她有个独生子,因她年轻时曾被卖进烟花巷,名声不好,儿子大学毕业、外地结婚后就由她独自过了。给她透视拍片时,我意外地发现她股骨患骨癌,已到了晚期。可是没人为这个孤老婆出治疗费,也不可能治好,处置了外伤我就打发她出院了难道世上真有治疗骨癌的奇术?职业的好奇心使我站定盘问她:“你的腿还疼吗?”她一脸的汗泥,脖子一伸一缩只是喘:“没啥,没啥,整走半个月了,铁腿也会疼。”

6、若不是眼见她一身尘土、磨穿了的鞋子,我绝不相信她是走来的!“你的病是怎样治的?”“扎针。开始扎时我就说扎不好。我这双眼是熬瞎的。打我儿子上学起,我就夜夜纺棉花给我儿挣学费。再说家里没闹钟,我儿上早学时间拿不准,夜里纺棉花好记时辰”第二天凌晨四点,我们一同向溶在黑暗里的主峰攀爬。到晨光熹微时,我已是腰痛腿酸,只有喘的力气了。体壮如牛的同伴儿们见我体力不支,撇下我先走了。上金顶的路多是绕崖石阶,千回万转,一层层直排到鱼腹白的天上。我料定自己是上不去了,选路旁平坦处躺下来。而这么一躺,就觉得浑身的骨头立时像散了架,体内残存的一点力气顷刻也一丝不剩了。人也真怪,好像全靠一口气撑着似的,那口气一旦散了,

7、人也就垮了。正歇息时有架滑竿过来,山民想赚我的钱,好说歹说把我劝上了滑竿。半壁日出,崖挂金霞。颤悠悠的滑竿上,我突然又见到了那个瞎老婆儿:她正一阶一跪地向上攀爬,那每一跪下去石阶上就是一个血痕。擦身过去时,我忍不住说:“这样会把腿跪坏的!”她并不抬头,急匆匆只是跪:“见真神要心诚哩!”到达金顶,恍然置身于仙境,天风浩荡,钟鼓皇皇。真武大帝金身雄踞于金顶之上,正襟危坐,慧眼遥观,仪态威严,并无“慈航普度”的善意。游览完毕,我在金顶上等瞎老婆,好向她打听治骨癌的方法。太阳西斜时她跪了上来,扬起汗水纵横、干瘦、多皱如岩的脸停了一阵,就循着善男信女们的祷告声,直径爬向真武大帝脚下,先磕了一连串的响头,

8、之后解下背上的包袱,取出香火点上,再取出烧鸡酒等诸多供品,摆了一片,边摆边念念叨叨地说着什么;再后来就额触地静静地跪着,像在诚惶诚恐地接受真武大帝神圣而庄严的训诫。我站在旁边整整抽完了两支烟:这瞎老婆向神灵祈求什么呢?又是一串的响头,她的祈祷像是完了,跪着朝我身边爬来,手在地上急急摸着。当她摸到一块碗口大的石头时,突然触电一般把手缩回,而后整个身子扑过去,把石头搂在怀里。那块石头被她小心翼翼地打进了包袱。这是干什么呀?我伏下身去问。“这是贵子!我求到贵子了!把它放到我儿床上,我就会有孙子了”她像是自言自语,一脸甜蜜的笑容,痴迷而慈祥。我差点没笑出声来。她手撑着地企图站起来,却一头栽倒了。我扶起

9、她,见她裤子早已磨烂,膝盖血肉模糊的。归途是向她寻根问底的难得机会,我便约她一同下山,一同坐汽车回家,钱都由我出。她说我是菩萨心肠的好人,作了揖,掏出干粮给我吃。那是用红薯面做的饼子。我喊来两架滑竿,一人坐一架下山。下到南岩,又是残阳如血了。我走下滑竿不久,她坐的滑竿也到了;滑竿落地她仍坐着没动,双臂紧抱着她的包袱。喊她不应,我伸手去牵她,才发现她已经死了!脉脉余晖里,那张皱纹密布的老脸上,分明洋溢着初产后的母亲才有的神情,满足而痴迷,甜蜜而慈祥。6.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分析作者以“最后的阳光”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解析:解答本题一定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如“脉脉余晖里,那张皱纹密布的老脸上,分

10、明洋溢着初产后的母亲才有的神情,满足而痴迷,甜蜜而慈祥”,这一句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主人公的作为和结果。参考答案:(1)为故事情节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特定的背景;(2)喻指主人公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信念;(3)暗含着作者对“瞎老婆儿”所具有的伟大的母爱的赞美。7.文中说真武大帝“正襟危坐,慧眼遥观,仪态威严,并无慈航普度的善意”,你对这句话的含义是怎样理解的?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结合主人公的行为和特定的环境来作答。参考答案:表面严肃的真武大帝,并不能救苦救难,普度众生。既表现了作者对神灵的否定,同时也表现出对主人公不幸的同情。8.简要分析小说中“瞎老婆儿”这一人物形象。解析:可根据

11、主人公本身的特点和言行,以及她周边的人、物的衬托来分析,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参考答案:“瞎老婆儿”是一个出身卑微、孤苦、贫穷而又身患绝症的老妇人。她勤劳善良,饱受苦难,为了孩子的前途,历尽种种艰辛,当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心存无限的感激。她舐犊情深,为孩子成才不辞劳苦,当儿子不能尽到孝敬她的义务时,她仍无怨无悔,为儿子祈求幸福,在她身上表现出了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母爱。9.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小说写山路的险要和“我”登山的艰难是为了衬托“瞎老婆儿”为子祈福的执著和意志的顽强。B.作者对主人公跪拜神灵、烧香祷告的过程写得很细致,这既是对她爱子情深的赞美,也是对她迷信思想的批判。C

12、.小说构思十分精巧,以对人物的行为描写为主,辅以“我”的简短介绍,使人物形象清晰完整,有极强的感染力。D.“主峰披着夕阳”“太阳西斜”“残阳如血”,小说以“夕阳”为线索展开情节,不仅使结构严谨,而且给人较强的美感。E.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其中人物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尤为精彩,虽着墨不多,但准确传神,表现力极强。解析:B项,并没有批判其迷信思想。D项,“夕阳”不是小说的线索。答案:BD三、语言运用10.根据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修辞、句式要一致,语句通顺完整。公路两侧,宽大的两片高粱都被踩平,地上像铺了层绿毡。解析:此题属于仿写题,按照题干要求,仿写合乎要求即可。答案示例:山涧两旁,峻峭的块块巨石都被淋湿,半山像刚刚描绘的水墨画。11.联合国最近发表人类发展报告呼吁:若不减排二氧化碳,人类将遭受灾难。有人就这个呼吁创作了一幅漫画,请你分析该漫画的构思。解析:看清图中的人和北极熊以及木牌上的文字,特别要关注它们站在什么地方,再结合题干中的提示理解图义。 参考答案:以“气候变化”的文字说明图画的话题,以海平面上升表现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导致地球变暖后的恶果,以人和动物无处栖身表现失去家园的痛苦,以夸张的手法呼吁人们要重视环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