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提升语文教学正能量的策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883489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提升语文教学正能量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析提升语文教学正能量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析提升语文教学正能量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析提升语文教学正能量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提升语文教学正能量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提升语文教学正能量的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析提升语文教学正能量的策略新课标下,如何提升教学的“正能量”,是当下语文教学中最迫切, 也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提升语文教学“正能量”的背景、方法, 以及注意问题等方面来加以探究, 以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教师素养。提升教师情怀“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基础要有大爱情怀。没有广博的胸怀去爱学生的教师, 是没有持久正能量可言的。教师只有将这种爱贯穿于自己教学的始终, 用温情去感化每一位学子, 才能为教学积蓄好正能量, 并将其转化为工作的动力。虽然现实困难重重, 但是, 我们还是要用“位卑不肯忘国忧”的境界去感染学生; 我们还是要用“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

2、俱欢颜”的情怀去引导学生; 我们还是要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志向去教育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应该当成我们昂头的资本; 相反, 它应该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那些尔虞我诈、奸佞狡猾、钩心斗角的行为都应当永远成为教师嗤之以鼻的对象; 那些物欲肆行、飞扬跋扈的言行举止, 都不应该是教师汲汲追求的内容。只有淡泊名利、表里如一,教师才不会书本一套、行动一套;只有胸怀宽广、自我约束, 教师才不会当面一套, 背地一套, 才不至于将课堂里的正能量传递到学生那里大打折扣。提升教师行为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对教育的不断重视, 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素质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

3、发展到现在,教师已经从“天地君亲师”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回归了自然,复原了本色。但是, 我们至少还是教师, 是教育人的人, 虽没有至尊的地位, 可是我们的行为对后代的影响之大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良好的师德, 是一笔巨大的无形的财富。教师的个性品质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知识学习, 还影响着学生非智力的发展、品质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完善。现实生活里, 学生会在有意无意之中, 将教师当成自己模仿的对象。因此, 新时期的教师要用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不断提高自我素养, 并在实践中不断内化自己, 通过提升自我的人文修养、言谈

4、举止、道德情操, 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 做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从而达到“身教胜于言教”的目的。 提升教学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的三大弊病, 其中之一是读书作文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发表思想、抒发感情, 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 新课标下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法的窠臼, 让学生实实在在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 从而全面体现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次,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与书本文化一起形成一个相互贯通的整体, 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带动整个人文精神的发展。“我们要教会学生做

5、人,这是最高境界;我们要教会学生做文,这是第二境界;我们若是只教会学生考试, 这是最差的。”另外, 教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模式,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能主动、有效地学习, 使他们思维向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学生思维的动态性、深刻性和创新性,让他们尽快走向成熟。 提升专业素质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长期以来, 教师是教育政策最忠实的执行者, 他们忠于传统的教育理念, 按照旧式固有的流程模式, 一教就是几十年, 完全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使得学生成了模具中的复制品。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6、时代不断赋予教师新的内涵, 社会也呼唤教师素养不断提升。因此, 终身学习, 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陶行知先生坦言:“要想给先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充电,才能适应课程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只有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不断积累, 才能使得自己的正能量持久发散光和热; 只有与时俱进, 敢于质疑、勤于思考, 不满足做一个经验型的教书匠, 才能做一个个性鲜明、正能量十足的新型教师。二、提升学生正能量学生就是一张洁白的纸, 没有经过社会染缸的沉淀, 洁白无瑕。语文课堂教学时, 我们要充分调动这些纯洁的正能量, 让这些纯洁的思维在教师正确方法的引导下, 不断走

7、向光明、阳光、健康、和谐的境地。李嘉诚说:“栽种思想, 成就行为; 栽种行为, 成就习惯; 栽种习惯, 成就性格; 栽种性格,成就命运。”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受到正能量的激励时, 会内化为自我一种优良的品质。因此, 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大力弘扬先进的文化思想,用勇于担当的作为来提升学生的素养。三、汲取社会正能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几千年的文明古国, 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 无处不是孕育社会正能量的地方。语文教材内容囿于种种原因,不可能面面俱到。许多社会正能量资源, 以其丰富的内容蕴藏在生活之中, 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汲取:古往今来,那些坚忍不拔、视死如归、不同流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志士; 那些自强不息不避斧钺守身如玉虚怀若谷的仁人; 那些发愤图强、忠肝义胆、威武不屈、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魂; 那些碧血丹心公而忘私毁家纾难、为国捐躯的英勇先烈在我们民族发展的河流中, 如璀璨星辰, 在我们的心中闪烁; 还有那些能够起推动维护社会文明进步的能量, 如社会道德、文明礼貌、健全健康人格行为、社会慈善以及见义勇为的行为, 等等, 都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 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提升道德情操的重要材料,教师应好好加以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