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安全.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87810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安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安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安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安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安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安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安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与用药安全刘彦卿,洪燕君,曾苏 (浙江大学药物分析与药物代谢研究室,杭州 310058)人类在同疾病作斗争过程中,新药品种日益增多,用途错综复杂。患者接受治疗时,常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难免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从机理上主要分理化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相互作用。药动学相互作用可发生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阶段。其中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Metabolism-Based drug-drug interactions,DDIs)发生率最高,约占药动学相互作用的40。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时或前后序贯用药时,在代谢环

2、节产生作用的干扰,结果使疗效增强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或疗效减弱甚至治疗失败。1 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背景由于代谢是大多数药动学的重要环节,因此,代谢性DDI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1995年到现在,关于代谢性DDIs引起药理或毒理效应变化的临床案例报道增加了10倍以上。过去在新药开发过程中,关于相互作用的研究通常被安排在临床试验阶段,致使很多问题不能及早发现和处理,对人类健康和开发商的经济都造成了重大损失。例如,在19801998年的近20年里,由于陆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FDA先后将其批准问世的13种新药从市场上撤出,其中有5种药物与CYP450介导的代谢性DDIs相关

3、,如表1所示。近年来,制药工业和管理部门转变开发战略,在新药开发阶段即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表1 19801998年间由于发生严重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而从美国撤市的案例药物名称批准上市年份至撤出市场年份性质严重相互作用及撤出市场原因特非那丁19851998CYP3A4底物合用CYP3A4抑制剂能显著地抑制其代谢,引起母药血药浓度增高,使潜在的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样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剧增。阿司咪唑19881999西沙必利19932000米贝拉地尔19971998CYP3A4强抑制剂半衰期长,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合用可发生死亡、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等严重不良反应。西立伐他

4、汀19972001CYP3A4和CYP2C8的底物代谢性相互作用是不良反应增加的主要机制之一。合用吉非罗齐后,吉非罗齐及其葡糖醛酸苷代谢物可强烈抑制西立伐他汀经CYP2C8代谢,导致母体药物血药浓度和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剧增。2 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与临床效应许多代谢途径都可被联用的药物抑制或诱导。与代谢性DDIs相关的药物代谢酶主要有CYP450酶系、黄嘌呤氧化酶等I相代谢酶和葡糖醛酰转移酶等II相代谢酶。据目前的统计,临床上90%以上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都是由CYP450酶活性的改变引起的。从机制上来说,代谢性DDIs可分为酶抑制作用和酶诱导作用。2.1 酶抑制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在抑制

5、剂的作用下,酶的代谢活性降低,使得底物代谢变慢,血药浓度上升,并开始在体内蓄积。大多数情况下,导致靶药物药理活性增强,甚至发生毒副作用。当一个药物仅仅只有一条代谢途径时,在常规剂量下并用其他CYP450抑制剂就会使原药的血药浓度大幅度提高。如果该药的治疗指数狭窄,往往就会发生毒副作用。如美托洛尔仅由CYP2D6代谢,而帕罗西汀是CYP2D6的抑制剂,二者合用后,美托洛尔的血药浓度明显提高。一名服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患者在合用50mg/日的美托洛尔缓释片后,发生心动过缓而被送入急救中心。当一个药物以前药形式进入体内,需要经过代谢酶活化以后才能发生药理活性。那么相应酶的抑制将会使活性代谢物的血药

6、浓度降低,疗效降低。例如,氯吡格雷本身是一种没有活性的前体药物,需要在肝脏经CYP3A4转化为有活性代谢物发挥抗血小板效应。当患者同时服用CYP3A4竞争性抑制剂阿托伐他汀时,氯吡格雷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会显著降低。对于某些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与CYP450抑制剂合用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蛋白酶抑制剂利托拉韦是CYP3A4的强抑制剂,当与生物利用度低的洛匹拉韦合用时,能显著提高后者的血药浓度,达到更好的抗HIV感染疗效。2.2 酶诱导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诱导剂通过增加酶的合成量来提高CYP450的代谢活性,使底物代谢加快,原药的血药浓度降低。例如烟草烟雾中的多环芳烃PAH是肝脏中CYP1A2的诱导

7、剂,咖啡因主要由CYP1A2代谢消除,研究发现,吸烟者体内咖啡因的消除率比正常提高56%以上8,同等给药剂量下,吸烟者体内咖啡因的平均血药浓度只有正常的一半。多数情况下,CYP450的诱导会使目标药物的血药浓度降低,药理活性减弱,例如,泰利霉素与CYP3A4的诱导剂利福平合用后,血药浓度显著降低,引起抗菌治疗失败。当药物以前药形式进入体内,需要经过代谢酶活化以后才能发生药理活性,那么相应酶的诱导将会使活性代谢物的血药浓度升高,提高疗效或者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例如,白血病人进行干细胞移植手术之前,需要连续高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PA)进行自身的骨髓清除。CPA主要经肝脏CYP2B6代谢为活

8、性代谢物4-OH CPA,4-OH CPA 透过细胞膜以后,分解为DNA烷化剂磷酰胺氮芥发挥细胞毒性。临床发现,由于CPA的代谢自诱导作用,病人反复使用CPA后,体内活性4-OH CPA 大量累积,引发肝毒性甚至致死。3 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设计FDA认为,应在新药开发过程中明确该药物的代谢情况,同时探讨其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用于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于1997年发布了这方面的工业指南,提供了研究体外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的一些建议。2006年FDA出台了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指南的草案,用以指导新药开发过程中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3.1 一般研究策略:代谢性DDIs研究的目的是判

9、定药物相互作用是否严重到需要对药物本身或合用药物的剂量进行调整或进行治疗监测。对于一个浓度可能达到毒性水平的药物来说,如能了解在相互作用药物存在情况下如何调整剂量,或知道如何避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仍有可能允许上市。代谢性DDIs研究应考察试验药是否会显著影响已上市药物(有可能合并使用)的代谢性消除,反之,已上市药物是否会显著影响试验药的代谢性消除。即使药物本身基本没有代谢,它对合用药物的代谢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非代谢性消除的试验药也应进行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代谢性DDIs的试验设计,首先从体外研究开始,再到人体内研究,并在恰当的时候应用特定的试验方法。早期体外研究应考察一个

10、药物主要通过排泄还是代谢来清除,然后再确定其主要代谢途径。很多情况下,体外试验和早期临床试验中出现的阴性结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后期临床研究。但是早期试验中一旦发现潜在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就需要根据前期体内外研究结果进行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考察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2 体外试验设计:合理的体外试验作为常用的筛选方法可用以排除某一代谢途径及由此代谢途径引起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可能产生的危害性,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体内试验。3.2.1 代谢途径及代谢酶的鉴定:进行体外代谢途径鉴定试验的目的是确定代谢产物的数目和种类,考察是否有几条代谢途径同时进行或相继进行,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鉴定参与此药代谢的酶。若

11、体内数据显示CYP代谢消除占药物总消除的25%以上,则有必要进行体外CYP酶的鉴定。鉴定CYP代谢酶的方法有三种:特异性化合物或抗体作为酶抑制剂;单一的人重组酶;或者具有CYP酶活性的人肝微粒体(来源于某个体的肝)。FDA建议至少采用其中的两种方法进行研究。3.2.3 酶抑制能力的评价:在确定药物是否会抑制某一特定CYP酶的体外试验中,可将药物与CYP酶的探针底物共孵育。评价试验药的酶抑制能力时,可以根据Lineweaver-Burk曲线判断抑制剂的抑制机制。对于可逆性抑制剂,当抑制剂在酶活性位点的浓度I接近或超过Ki值时,就会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通过体外试验得到的I/Ki值预测体内相互作

12、用是否存在,其中I代表给予最高剂量后药物(包括结合和游离药物)在稳态水平的Cmax值。I/Ki比值越大,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见表2)。若I/Ki值大于0.1,则有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有必要作进一步的体内研究。对于机制性抑制剂,由于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建议在加入底物前,对抑制剂进行预孵育30min。若产物生成率具有时间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则说明为机制依赖性抑制。若体外研究发现具有时间依赖性抑制,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体内研究。表2 预测CYP抑制作用存在的可能性 I/Ki预测结果I/Ki 1很有可能1 I/Ki 0.1有可能0.1 I/Ki可能性较小虽然目前还不能根据体外试验对体内药物-药物相

13、互作用进行定量预测,但是不同代谢酶对同一药物的作用强弱可估计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的优先次序。当主要CYP酶(CYP1A2, CYP2C8, CYP2C9, CYP2C19, CYP2D6, CYP3A)的I/Ki值都已知时,可选择I/Ki最大的CYP酶进行体内研究,如果结果显示不存在相互作用,则没有必要研究其它I/Ki值较小的CYP酶。在CYP3A的抑制试验中,宜选用两种结构不同的底物进行试验。如果其中之一结果显示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I/Ki0.1),则需要进行体内评价。3.2.4 酶诱导能力的评价:目前的研究还未发现CYP2D6具有可诱导性。有关报道显示CYP2D、CYP2B能与CYP3A协同

14、诱导,而CYP3A几乎对所有已知的协诱导物敏感。因此,如果要考察试验药对CYP1A2、CYP2C8、CYP2C9,CYP2C19以及CYP3A是否有诱导作用,则在最初的体外诱导试验中,可以只考察CYP1A2和CYP3A。如果体外试验表明试验药不能诱导CYP3A的代谢,则试验药与经CYP2C/CYP2B和CYP3A代谢的合用药之间的诱导性相互作用研究没有必要进行。由CYP2B6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尤为重要,合适的时候也需要进行体外评价。而其它CYP酶,包括CYP2A6和CYP2E1,在临床中较少引起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但某些情况下也需要进行考察。体外诱导试验的模型一般推荐使用原代肝细胞。在评价药物

15、是否能诱导某一CYP酶时,需要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阳性对照应为有效的诱导剂(即浓度500M时,能使催化活性增加2倍以上的诱导剂),可解释来源于不同个体的肝细胞其酶活性是否存在差异。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当试验药引起酶活性的改变与阳性对照相比40%时,可视为酶诱导剂。另外,也可选用EC50值(产生50%最大诱导作用时的有效药物浓度)作为指标,比较不同药物的诱导能力。% 阳性对照=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体外鉴定酶诱导作用的实验方法,如:用Western免疫印迹法或免疫沉淀法来测定酶蛋白含量的变化,用RT-PCR在mRNA水平测定酶含量的变化,或者进行受体基因试验。但是这些试验只能提供支持性的资料,并不一定能体现酶活性。3.3体内研究设计:体内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的设计思路,一般为比较相互作用药物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底物的浓度变化。当试验药作为相互作用药物(酶的诱导剂或抑制剂)来研究时,早期体内研究中底物可根据试验药所影响的P450酶系来选择(表3)。如果早期研究结果显示试验药能抑制或诱导代谢,则后期研究可采用具有代表性的有可能合用的其他药物作为底物。如果在前期研究中,对于最敏感的底物(表4)结果为阴性,则可以得出结论,其它较不敏感的底物也不会影响其代谢。表 3 体内试验(口服给药)常用的CYP酶底物、抑制剂以及诱导剂CYP底物抑制剂诱导剂1A2茶碱、咖啡因氟伏沙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