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_模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087320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_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_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_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_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_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_模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 性 化 教 学 设 计 教 案授课时间: 2012 年 8 月 2 日 14:00-16:00备课时间2012年 8 月 1 日年级高三学科 语文 课时2学生姓名Xxx课题名称高考诗歌鉴赏复习鉴赏表现手法及诗歌形象授课老师 X老师教学目标1、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总结这类考题的答题思路。2、驾驭几种重要的描写手法,学会赏析。教学重点驾驭几种重要的描写手法,学会赏析。教学难点总结这类考题的答题思路。教学过程【学问打算】描写手法:主要有:白描、细描、象征、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抑扬、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等。【自主探究】1、白描 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

2、,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画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调。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精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实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态、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即纯用线条勾画,运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2、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3、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简单引起联想的详细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像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象征

3、通常是以详细事物来示意作者的思想、看法与感情的方式。例如蜡烛,光明正大,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详细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详细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予深远之意。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毅,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珍贵、孤芳、清高等等。4、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5、烘托烘托是用水墨或色调在物象的轮

4、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显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即通过对四周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须要的事物显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6、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诗人某一方面的思想情感。7、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须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8、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殊留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

5、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行截然分开。9、正侧结合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干脆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四周的事物,使对象更显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10、虚实结合在诗歌观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

6、,主观为虚;详细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将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11、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四周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需写主体物四周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指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画的多为面,细笔描绘的多为点。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为面,后两句为点。12、从对方着笔(虚写)这是古代诗词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也叫曲笔,即诗人

7、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绽开想象,是推动一层的写法,这样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13、细微环节描写细微环节,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胜利的细微环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溢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典题导航】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2006天津卷)凉州词(其一) 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多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本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8、,请简要分析。_引导分析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这首诗将“边城暮雨”的远景与“雁飞低”的近景、“雁飞”的高与动和“芦苇”的低与静、“雁飞低”的抑与“芦笋生”的扬形成了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_【引导分析】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诗歌重点语句鉴赏的实力。诗人兴趣盎然,幻想

9、联翩,恍如置身仙境:“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可能是诗人醉眼朦胧中的幻景。【巩固提升】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6江西卷)三江小渡 杨万里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_【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2)诗人采纳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_【引导分析】:全诗围绕“交情”绽开描写,诗人采纳对比、比方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

10、山溪渡”比方“交情”,给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2、(20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堵:座。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意气飞扬。(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_(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引导分析】(1)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

11、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2)“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盼施展理想、建功立业的志向。课堂练习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练习题)1、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问:请分析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2、 2007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松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古今,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 堵:座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而过。轩举:意气飞扬问:这首词上片主要是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课堂小结】:课后记本节课教学安排完成状况:照常完成 提前完成 延后完成,缘由_学生的接受程度:完全能接受 基本能接受 不能接受,缘由_学生的课堂表现:很主动 比较主动 一般 不主动,缘由_学生上次作业完成状况:完成数量_% 已完成部分的质量_分(5分制)存在问题_协作需求:家 长_ 学管师_提交时间教研组长签名学管师签收注:此表用作每次课的教学设计方案 :88800027 88800056 地址:中山市凯茵新城中国银行二楼(凯茵壹加壹超市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