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云南的歌会.docx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87001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云南的歌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6、云南的歌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6、云南的歌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云南的歌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云南的歌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柏中心学校导学案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执笔:叶绍美内容:16、云南的歌会 课型:讲读 学习目标 1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3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学习重点: 赏析文中生动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学习难点:品味文中细腻、优美的语言预习导学 1、给加点的字注音:蹲( )踞( ) 酬( )和( ) 熹( )微 龙吟凤哕( ) 迤( )西 柞( )木 箍( ) 桶 忌讳( ) 譬( )喻2、解释词语:蹲踞:酬和:譬喻:熹微: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生面别开:3、简介作者沈从文: 4、作者在什么地方写了哪三种

2、形式的歌会? 合作探究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拓展延伸 在云南歌会中,作者抓住人物外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同样是描写外貌,却能有不同的写法请比较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

3、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达标检测 听民歌(1)听过民歌。(2)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3)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豁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人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人走在牛群的背后,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人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

4、。那时我听不懂老人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人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我至今闭上眼睛,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上的一群牛,一个老翁,一首首托音很长的山歌。(4)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觉得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了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

5、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山中的人并不指望什么爱情,但是他们唱的却是纯粹的爱歌。如果认真地听他们彼此的对唱,还真唱得情深意长。与老人们的山歌相比,年轻人的山歌欢快、短促,更加明快也充满向往。年轻人是对着异性唱,老人则是对着大山与天空唱。(5)时间继续往后推移,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的山歌复杂、华丽得多,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6)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扎上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1、文中写了作者几次听民歌的经历?分别听的什么?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作者听民歌的经历的?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3、第4段中所描绘的唱山歌的情景与课文中的哪一个场面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