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要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86758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要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02X脱贫攻坚宣传工作要点 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舆论氛围。 二、宣传重点 (一)大力宣传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经济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大政治任务,打赢这场硬仗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百姓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大力宣传我市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整体工作目标,到202X年所有贫困村脱贫并退出贫困序列,确保全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落一人,202X、202X年全面巩固提升,实现所有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三)大力宣传我市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深

2、入宣传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一基本方略,始终坚持发展带动这一治本之策,紧紧围绕民生改善这一根本目的,持续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四)大力宣传我市脱贫攻坚的进展成效。要深入挖掘、及时总结和宣传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市直各单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取得的工作成效、典型做法与经验。 (五)大力宣传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大力培育宣传一批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全力帮扶、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基层组织引领带动、群众率先脱贫致富等各个方面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放大效应。 三、报道安排 (一)开设专题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广电总台、新

3、闻中心要在林州新闻和红旗渠报开设脱贫攻坚书记访谈录专栏,围绕宣传重点,及时、深入、不间断宣传报道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思路、举措和成效,8月1日至10月15日每周23期进行刊播。要在林州新闻栏目前和红旗渠报醒目位置刊播标语口号。 (二)采取多种形式,形成浓厚氛围。在强化新闻报道的同时,通过政策解读、新闻评论、系列访谈、专题报道、深度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及时、全面、准确地展现全市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抓脱贫攻坚工作的全景图,形成规模,形成声势。 (三)加强多媒体宣传,努力扩大覆盖面。红旗渠网、林州广电网要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开辟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相关专题网页,开设工作动态、图片报道、政策法规、典型人物等

4、栏目,加快新闻更新速度,全面反映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同时所属微信公众号要同步推送相关信息,扩大脱贫攻坚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脱贫攻坚意义重大,各新闻单位要认真制定宣传计划,精心策划,把握节奏,有序推进,为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舆论支持。同时,要认真落实三贴近原则,发挥走转改精神,深入扶贫一线,走进贫困山村,努力改进文风,多从基层发现报道线索,多反映基层干部群众的心声,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市扶贫办要明确专人,负责及时向市属各新闻单位通报活动进展情况、提供报道线索

5、,协助媒体联系相关单位做好采访。 (三)加大曝光力度,营造浓厚氛围。要在市扶贫办对脱贫攻坚工作中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典型通报基础上,在新闻媒体设立曝光台进行曝光,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进一步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四)做好对上对外宣传。各新闻单位要主动加强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沟通协调,对于我市在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进展、新典型,要认真总结,力求在上级主要新闻媒体刊发,努力为林州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 一、基本情况 新村村位于大树镇西南段,距乡(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汉源县城2公里;东面马洛村、北面新民社区,南与料林村相接,西与李子村村相连

6、。新村村三面环山,南高北低,呈陡坡状,坡度大,最高海拔1350米,最低海拔0米,高度落差大,境内有冒和顶山,海拔高度170米,是汉源县的边远中高山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干燥,最高温度度,最低温度1度,昼夜温差明显,年平均温度15.5,年降雨量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9月。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8户1292人;幅员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0亩、林地0余亩。矿产资源、旅游资源、水利资源匮乏;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出产优质核桃、黄果柑、蔬菜等。202X年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识别贫困对象101户376人,贫困发生率31%,是我县3个贫困村之一;202X年初动态管理后剩余

7、贫困户2户70人,20X年脱贫户26人,目前剩余14户44人,贫困发生率4.0%,多数为因病、因残无劳动力导致贫困。 二、贫困原因分析 通过采取入户调查和开展坐谈会等形式来调查,新村村及贫困户的主要致贫原因有: (一)基础设施薄弱。一是新村村处于高山地区,交通不便,村道等级差,组道和田间作业道、很不完善。农产品走出大山要靠人背马驼,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二是各类水利设施数量不足,部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无法满足群众饮水和生产用水需求。三是农作物耕地质量较差,土壤瘠薄,产出较低。 (二)产业发展滞后。一是主要以传统农业为生,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土地利用率差,产出低。二是农业产业老化落后,需

8、要科技投入进行改良。三是产业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管理,经济效益较差。 (三)思想观念落后。一是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保守,有等、靠、要的思想。二是贫困人群信息闭塞,一本二本庄稼为本的观念较重,商品意识淡薄,自给自足思想严重,发展产业受限,增收致富的途径十分狭窄。三是生产观念方面。农业生产观念传统,小农意识严重,商品意识淡薄,仅满足于吃饱穿暖,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四是生活观念方面。有部分群众因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债台高筑而陷入贫困。 (四)生产资料缺乏。182年包产到户以来,部分群众一家几口人仅靠一个人的土地生活,生产资料严重缺乏,又没有其他挣钱渠道,逐渐陷入贫困。有个别生产小组人均土

9、地面积仅为0.7亩,且土质差、地理位置偏远,无堰、塘灌溉,典型的靠天吃饭。 (五)其它原因致贫。一是因自然灾害致贫。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群众贫困程度越来越严重。新村村3组尤为突出,是县上的滑坡监测点;二是部分家庭因家庭人员疾病、残疾等,致使家庭陷入贫困。 三、帮扶措施与成效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实行联村包户责任制,落实帮扶责任人,制度帮扶措施,具体实行部门和乡镇包户帮扶,政府办2名干部、大树镇名干部结对帮扶2(0X年底动态管理后未脱贫)户贫困户,以最终脱贫困为工作目标。 (二)积极争取项目,改善基础设施。一是0X年以来,通过各方协调,全村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村用电难现

10、状得到改善;二是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资金21万元,实施了全村人畜饮水工程,妥善解决了群众生活用水问题;三是针对生产用水困难问题,通过各方努力从小农水项目中列支缺口资金0万元,以管道架设方式,对东风堰进行了维修整治,保障了堰道畅通过水,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四是对新村村实施的项目精简程序提前规划、财评、挂网招标。争取到水务局小农水工程项目,造价17万,目前已完成黄果柑核桃产业园堰道建设,并对2、4组部分区域实施改渠建设。五是202X年实施新农村建设农房改造提升工程,对12余户农房进行墙体粉刷,部分贫困户改厨改厕,优化人居环境,展现新农村风貌,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 (三)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利用

11、外出务工村民返乡过年的机会,及时召开动员大会,大力宣传春栽工作,要求村民抢抓时机,用好当下扶持政策,全面开展好春栽工作。20X年春季共栽种核桃56株,合计115亩;发展黄果柑100株,合计2亩。新村村开展脱贫工作后,新村村02X年秋栽和202年春栽共栽种苗木18391棵,其中枇杷90棵、核桃树8966棵、樱桃树187棵、黄果柑3800棵、花椒树1300棵、苹果树1485棵,共计540亩。此外,为把握栽种时机,针对几户特别贫困、没钱缴纳苗木保证金的农户,组织村干部为其担保,并代缴了每亩20元的保证金,确保一户不漏,应种尽种。 (四)强化智力支撑。多次邀请土专家、田秀才开展培训的基础上,为提高新村

12、村广大群众经济林木管护水平,解决当前黄果柑种植、管护、用药等技术短板问题,驻村帮扶工作组积极协调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多次邀请果树专家到新村村,就林木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重要管理技术环节和基本技能,采取理论教学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过程中,广大农户认真听讲,积极学习,并现场实践操作,收到良好效果。 (五)引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扶贫原则,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构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扶贫格局,充分发挥企业联村带动效应。20X年月扶贫日,帮扶部门汉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带头捐资120元,并于年底为新村村贫困党员和学生送去慰问金1000元。

13、同时,邀请乾盛公司一道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为脱贫攻坚出智出力。202X年出资1170元为今年拟脱贫的2贫困户购买鸡苗24只,并定向捐助50元。争取楚汉公司大力支持,在实施新村村农房改造提升工程过程中,积极帮助贫困户李炳柱、侯年寿、雷富洪户改厨改厕,并提供门窗、扶栏、马桶等材料,硬化院坝、铺打楼顶、安装吊顶,共投入扶贫帮扶资金近4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实施中,会伤及少数人的利益,部分村民的预期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还需加大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力度。 (二)村活动室、卫生室等项目规划已经完成,但是招标等挂网等程序需等待。 (三)部分群众有等、靠、要思想,期望值过高,有相互攀比现象。 五、下

14、一步工作计划及要点 按照202X年2月日县委常委会安排,大树镇新村村列为0年迎接国检基地,22X年2月7日我镇召开新村村村组干部会议对全村项目需要和资金缺口进行了梳理,拟定了202X年工作计划及要点。 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在机耕道建设、联户路整治等方面的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已争取到的新村活动室建设和两个产业园区项目建设的实施进度。大树镇项目办加快与设计、财评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衔接,减少控制好中间环节,迅速推进招标挂网进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黄果柑、核桃产业园区、村活动室等项目建设,将新村村打造成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大幅

15、提升和产业发展上档升级的新农村。这两个工程力争1—2季度开工建设,4季度建成完工。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位于新村村4组的水管为02年架设,目前已严重老化,无法保障新村村4组村民的人畜饮水,急需将原水管更换为50p管,需投入资金2万元。 3.蓄水池建设。在新村村组新建蓄水池个,一个为103、一个为0m3,需投入1万元。 4.东风堰恢复整治,东风堰自22年投入使用以来,解决供水,保障灌溉,惠及新村1、3、5组200余户500余人,发挥了极大作用。但东风堰在202X年雨季因持续强降水而严重受损,具体表现为:堰道垮塌,挤压损毁,无法过水,现已完全不能使用,无法保障正常农业灌溉,急需修复,争取在新塘村张家老屋基(小地名)处修复垮塌堰道120m,截面为4cm80cm,运输安装315pe管道120m,浇筑浆砌堡坎0m1.5m*0.8m,需投入15万元。 5.为了解决群众耕种及运输难问题,减轻耕作强度,促进产业发展,需在全村新建机耕道0公里,宽35,每公里造价30万元,需投入600万元。 6在新村村新建12公里的堰渠,截面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