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节 首都北京[1].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0864689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第二节 首都北京[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六章 第二节 首都北京[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六章 第二节 首都北京[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六章 第二节 首都北京[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第二节 首都北京[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第二节 首都北京[1].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第二节 首都北京泸州市梓橦路学校 李 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分析和概括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2.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以及北京经济发展与城市职能的相互关序。初步领会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手中材料,学习查找资料并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能技巧。2.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思考,高屋建瓴认识城市的发展和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首都北京的学习过程中,感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面对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胸中涌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未

2、来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2.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三、教法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教学中,让学生读图、识图、记图落实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手段再让学生识图攻克教学难点。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主题一: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活动顺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导入(课件展示)视频(讲述)历史上的元、明、清三朝建督北京,新中国也把首都定在北京,可以想见,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政治中心。看视频,初步了解北京通过感性认识来了解北京,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探究活动一(承转)现在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小组讨论哪些证据可以说明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3分钟后进行抢答,回

3、答正确的小组获得一面红旗,以资鼓励。举例: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政协、国务院、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银行、外交部等。 教师把学生回答的问题写在黑板右侧。(讲解)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判断一下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呢?教师讲解并把学生的答案与政治中心连线。(承转)请大家再看看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哪些? 展示课件。举例: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政协、国务院、人民大会堂、中国人民银行、外交部等。看图和课本思考学生发言结合大屏幕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抢答,回答问题,教师指定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得分。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理解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职能。探究活动二(承转)现在大家看到黑板上还有一些事物或者

4、现象,它们属于文化的范畴,能证明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那么北京作为文化中心,你们还知道哪些能说明此内容的证据呢?请大家补充证据来证明!)举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北京也是全国科学、教育、文化和体育机构最为集中的城市,这里有科研院所500多个,高等院校80多所,还有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场和体育场(馆),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故宫、圆明园等旅游景点数量多、质量高,也可以从一定方面来说明北京是文化中心。)看图片,每个小组讨论,以抢答形式至少说出一项可以证明北京是政治中心的证据。进一步了解北京,对北京作为文化中心有一

5、定认识。思维拓展(承转)北京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为中国的中心呢?(经济中心?交通中心等。)(北京是不是经济中心呢?它的人均GDP 70,251元人民币(中国内地省级行政区第3名,次于上海、天津)。)课件展示:北京现有外国驻华使馆137个,国际组织和地区代表机构17个,外国新闻机构190个。因此北京还是国际交流中心。此外,北京还是我国的交通中心。看图片,结合课本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发言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拓宽知识面课堂小结现在,我们了解祖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大家想不想去北京看一看呢?当然,去之前最好了解一下北京的历史和文化,这样才能全面的去了解北京。各小组独立思考:今天收获了什么?将知识系统化,培

6、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主题二: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活动顺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导入(导入)为什么选择北京而不选泸州作为全国的首都?(讲述)一般来说,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水源)、交通、历史等方面来对比分析。 (课件展示)根据所学的知识,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源、交通、历史原因等方面来分析建都北京的原因?看视频,提出问题,进而引发思考。学生发言通过感性认识来了解北京,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探究活动一地理位置(活动要求)现在请各小组结合课本和地图,讨论完成学案。4分钟后以抢答方式回答问题,每回答正确一题,该小组获得一面小红旗,以资鼓励。(课件展示)1.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

7、对位置(相邻省区)教师点评:1.北京大致经纬度是40N,116E2.北京位于 平原的西北部,北枕 山,西倚 山和 山,东望 海,是连接东北、西北和中原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承转)请同学们继续看图分析,找出北京相邻的省区。完成学案:3.与北京相邻的直辖市是 市,它在北京的 方;北京周边几乎被 省包围。北京是连接 平原与 平原的咽喉。结合大屏幕的问题,小组讨论,完成学案。小组抢答,回答问题,教师指定一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各小组得分。学生发言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位置,初步了解建都北京的条件探究活动二自然环境(承转)弄清楚北京的位置后,下面各小组要结合大屏幕展示的

8、问题讨论思考北京建都的另外几个原因了。时间要求3分钟。教师点拨:(点拨)1.北京从地形上看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2.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区,干湿适宜。3.北京水源比较充足。4.北京地形平坦,距海近,交通便利。(课件展示)建都北京的原因。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就不难理解元、明、清朝以及新中国建都北京的原因。结合大屏幕的问题,小组讨论,完成学案。学生发言理解建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学会分析自然地理特征。探究活动三(课件展示)北京的历史和文化图片(承转)同学们,我们知道北京是六大古都之一,它肯定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走进北京,体会她的文化魅力。展示39页彩图,提出问题:以上北京城市改造或建设的实例是否合理呢?看图片,结合课本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发言让学生了解北京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京味儿”文化。探究活动四北京在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学生发言迁移到其他城市建设问题上去课堂小结如何保护首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又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使城市的现代感和历史文化感完美地结合起来,是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各小组独立思考:今天收获了什么?将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