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径管焊口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863321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径管焊口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径管焊口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径管焊口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径管焊口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径管焊口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径管焊口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径管焊口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总则2 检验人员3 准备工作4 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5 焊接接头质量要求6 安全技术措施7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8 附录1 总则1.1 工程概况?工程(?MW)#?机组的安装焊口接近?万个,施工工期短,同时无损探伤的检验比例高,探伤的工作极其繁重。1.2 施工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MW)#?机组安装时,外径大于或等于108mm、壁厚大于或等于14mm、小于或等于160mm的铁素体类钢制承压管道单面焊接双面成型的中厚壁管焊接接头手工A型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验。1.3 编制依据1.3.1 ?MW工程?机组金属检验施工组织设计1.3.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869-20

2、041.3.3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劳部发276号1.3.4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质技监局锅发154号1.3.5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程 DL/T 820-2002(以下简称超规)1.3.6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JB/T473020051.3.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 DL5009.120022 检验人员2.1 超声波探伤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探伤报告必须由级或级以上的超声波探伤人员签发。2.2 探伤人员应熟悉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条规定,并能按规定的探伤工艺熟练地操作。2.3 探伤人员必须遵

3、守现场安全规程和其它有关规定。3 准备工作3.1 技术准备3.1.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材质、规格、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等。3.1.2 确定检验比例、检验数量、检验工作质量等级、受检工件质量验收级别。3.2 现场情况及现场准备3.2.1 了解被检工件结构、焊接位置、坡口型式、内壁加工情况、对口间隙、焊缝的中心位置和环境情况。3.2.2 对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及外形尺寸应进行检查,对有影响检验结果评定的表面形状突变应进行适当的修磨,并做圆滑过渡,内壁加工面应满足超声波检验的要求。3.2.3 探测面探头移动区应清除飞溅、锈蚀、氧化物及油垢。必要时,表面应打磨平滑, 打磨宽度至少为探头移动

4、范围。a) 采用一次反射法或串列式扫查探测时,探头移动区应大于1.25PP=2ttg,式中:P跨距,mm;t管壁厚度,mm; 探头折射角,(O)。b)采用直射法探测时,探头移动区位大于0.75P。3.3 工艺制订 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等制订工艺卡,确定探伤仪、试块、探头及扫描比例、探测灵敏度、探测方式等。以上参数参见具体检验项目的超声波探伤工艺卡。3.4 器材准备及仪器、探头性能的测试选择的器材、调整的具体参数参看超声波探伤工艺卡。3.4.1 探伤仪3.4.1.1 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3.4.1.2 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a) 超声波检验仪器的性能指标应符合JB/T 1

5、0061的规定。b) 超声波检验仪器的性能测试方法应符合JB/T 9214的规定。c) 工作频率范围至少为1MHZ6MHZ。d) 对于全数字式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器要求时实采样频率不小于40MHZ。3.4.1.3 仪器的校准在仪器开始使用时,应对仪器的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进行测定,测定方法按JB/T10061的规定进行。在使用过程中,每隔三个月至少应进行一次测定。3.4.2 探头3.4.2.1 探头的选择应符合超规5.3.2的规定。3.4.2.2 探头的主要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a) 探头的性能指标须按JB/T 10062超声波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进行测定。b) 斜探头置于标准试块上探测棱边,当反

6、射波幅最大时,探头中心线与被测棱边的夹角应在902的范围内。c) 斜探头主声束在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或多峰。d) 探头的中心频率允许偏差为0.5MHZ。3.4.2.3 探头的校准在新探头开始使用时,应对探头进行一次全面的校准.测定方法按JB/T 10062的有关规定进行。a) 斜探头使用前,至少应进行前沿距离、折射角、主声束偏离、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等的校准。使用过程中,每个工作日应标准前沿距离、折射角和主声束偏离。b) 直探头的始脉冲占宽、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应每隔一个月检查一次。3.4.2.4 纵向对接接头检验探头的要求a) 纵向对接接头的探头应根据管件的曲率和壁厚选择探头角度,并考虑几何

7、临界角的限制。条件允许时,声束在曲底面的入射角不应超过70。b) 探头接触面修磨后,用曲面试块实际测定探头入射点和折射角。3.4.3 试块3.4.3.1 标准试块主要用于测定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标准试块CSK-1B的形状和尺寸见GB11345-1989的附录A,试块制造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10063的规定。3.4.3.2 对比试块对比试块应选用与被检管材相同或声学性能相近的钢材制作。a) RB对比试块(参见GB11345-1989的附录B) 主要用于绘制DAC曲线;b) 焊接接头根部缺陷对比试块(SD-III型,参见DL/T820-2002的附录B) 用于管道焊接接头根部缺陷的对比测定

8、。c) 环向对接接头检验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为检验面曲率半径0.91.5倍的试块均可采用。d) 纵向对接接头检验对比试块的曲率半径与检验面曲率半径之差应小于10。e) 当检验曲面曲率半径RW2/4,可采用平面对比试块调节仪器。但检验中应及时修正缺陷深度或水平距离与缺陷实际的径向埋藏深度或水平距离弧长的差异,修正方法参照GB11345相关章节。f) 当检验面曲率半径RW2/4时(W为探头接触面宽度,R、W单位均为mm),应采用与检验面曲率相同或相近的对比试块。这种对比试块的具体要求应符合超规5.1.1.3的规定。g) 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条件下,可以采用其他型式的试块,并在报告中注明。3.4.3.3

9、 携带试块(SD-IV型,参见超规附录A)现场使用的携带式试块,用于校验灵敏度和时基线性,可根据需要选择。3.4.4 偶合剂3.4.4.1 偶合剂应具有良好的润湿能力和透声性能,且无霉、无腐蚀、易清除。偶合剂对人体不能有损伤作用。3.4.4.2 在试块上调节仪器和产品检验应采用相同的耦合剂。4 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4.1 仪器的调整、校验4.1.1 探头参数及性能的测定 在CSK-1B试块上测定探头的前沿、折射角、始脉冲占宽和探头分辨力。4.1.2 时基线扫描的调节4.1.2.1 时基线扫描的调节:时基线刻度可按比例调节为代表脉冲回波的水平距离、深度或声程。扫描比例依据管件厚度和选用的探头角度来

10、确定,最大检验范围应调至时基线满刻度60%以上。4.1.2.2 检验面曲率半径R大于W2/4时,应在标准试块或平面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扫描调节。 4.1.2.3 检验面曲率半径R小于等于W2/4时,在超规5.1.1.3条规定的对比试块上进行时基线扫描调节。4.1.3 距离波幅曲线的测绘4.1.3.1 距离波幅曲线应以所用探伤仪和探头在对比试块上实测的数据绘制,其绘制方法见超规附录D。该曲线由判废线RL、定量线SL和评定线EL组成。EL和SL之间称区,SL和RL之间称区,RL以上称区,见超规图3所示。4.1.3.2 不同检验等级、管壁厚度的距离波幅曲线各线灵敏度见表4.1.3.2。4.1.3.2

11、 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检验级别ABC管壁厚度14mm50mm14mm160mm14mm160mm判废线RL340340-4dB340-2dB定量线SL340-10dB340-10dB340-8dB评定线EL340-16dB340-16dB340-14dB4.1.3.3 探测横向缺陷时,应将各线灵敏度均提高6dB。4.1.3.4 检验面曲率半径RW2/4时,距离波幅曲线的绘制应在超规5.1.1.3条规定的对比试块上进行。4.1.3.5 探测时由于管件表面耦合损失、材料衰减以及内外曲率的影响,应对检验灵敏度进行传输损失综合补偿,综合补偿量必须计入距离波幅曲线。补偿的测量方法见超规附录E。若在一个跨

12、距声程内最大传输损失在2dB内,可不进行综合补偿。4.1.3.6 距离波幅曲线可绘制在坐标纸上,也可直接绘制在荧光屏制度板上。但在整个检验范围内,曲线应处于荧光屏满刻度20%以上,见超规图4,否则,应采用分段绘制的方法,见超规图5。4.1.4 仪器的校验4.1.4.1 每次检测前均应在对比试块或其他等效试块上对扫描线、灵敏度进行校验,校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块与被检管件的温差不大于15。遇有下述情况应随时对其进行重新核查:a) 校准后的探头、耦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b) 开路电压波动或者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变化时;c) 连续工作4h以上时;d) 工作结束时。4.1.4.2 时基调节校验时,如发

13、现校验点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偏移超过原校验点刻度读数的10%或满刻度的5%(两者取较小值),则扫描比例应重新调整,前次校验后已经检验的焊接接头要重新检验。4.1.4.3 灵敏度校验时,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波幅曲线降低20%或2dB以上,则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并应重新检验前次校验后检查的全部焊接接头。如校验点的反射波幅比距离波幅曲线增加20%或2dB以上,则仪器灵敏度应重新调整,对前次校验后已经记录的缺陷进行尺寸参数重新测定并予于评定。4.1.4.4 距离波幅曲线复核时,校核应不少于3点。如曲线上任何一点幅度下降2dB,则应对上一次所有的检测结果进行复检;如幅度上升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

14、进行重新评定。4.1.4.5 校准、复核和线性检验时,任何影响仪器线性的控制器(如抑制或滤波开关等)都应放在“关”的位置或处于最低水平上。4.2 检验4.2.1 检验区域 检验区域应是焊缝本身再加上焊缝两侧各相当于母材厚度30的一段区域,这个区域最小10mm,最大20mm,见超规图1。4.2.2 母材的检验4.2.2.1 焊缝两侧的母材,检验前应测量管壁厚度,至少每隔90测量一点,以便检验时参考。4.2.2.2 采用B级、C级检验时,斜探头扫查声束通过的母材区域应用直探头进行检查,以便确定是否有影响斜角检验结果解释的分层性或其他种类缺陷存在。该检查仅做记录,不属于对母材的验收检验。检查的要点如下:a) 方法:接触式脉冲反射法,采用频率为2MHZ5MHZ的直探头;b) 灵敏度:将无缺陷处二次底波调节到荧光屏满刻度;c) 记录:凡缺陷信号超过荧光屏满刻度20%的幅度部位,应在工作表面做出标记,并予以记录。 4.2.3 焊接接头的检验4.2.3.1 扫查4.2.3.1.1 扫查灵敏度应不低于评定线(EL线)灵敏度。4.2.3.1.2 探头的扫查速度不应超过150mm/s,当采用自动报警装置扫查时不受此限制。4.2.3.1.3 扫查方式a) 为了探测焊接接头的纵向缺陷,一般采用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中心线放置在检验面上,沿焊接接头进行矩形移动扫查,见超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