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861600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例研讨:观摩课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学校:东湾小学教师:陈作雷 时间:2012年4月10日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课本第36页例3。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探索中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提出猜想。1、出示情境图:我校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共有25各小组,每组里4人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参加种树的一共多少人?(1)根据上面的题,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

2、)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 =625 =150(人)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100+50=150(人)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2、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生2:我发现了两个算式中都有4、2、25这三个数生3:我还发现了可以先算4+2的和,再乘25;也可以先算425、225,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小组合作、汇报:

3、(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二、引导探究、验证猜想。1、你还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进行验证吗?同桌合作试试看!同桌合作学习,任意自由选择三个数举例2、哪个小组愿意来说说你们合作的成果?汇报:我们组成的等式是(8+125)15=815+12515,所以验证了这个猜想是成立的。3、通过你们举例,说明这个猜想成立吗?(猜想成立)三、归纳总结、概括规律。1、观察得到的每一组等式,想一想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可以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看看你们的发现一样吗?有没有可以互相补充的地方?然后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这个发现。(小组活动)2、哪个小组愿意

4、说说你们的发现?生1:我们小组发现括号里的两个数与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把小括号去掉,用小括号里的两个数分别去乘括号外的数,结果不变;生2:我们小组用符号来表示这个规律(+)=+;生3:我们小组用字母表示数来表示这个规律(a+b)c=ac+bc3、概括规律: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结果不变。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4、为了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得既简单又清楚,就可以采用刚才有的小组的办法:用字母表示。当然,有的小组采用了其他的符号表示是可以的,不过,人们习惯上采取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来表示这个规律。板书:(a+b)c=ac+bc四、巩固练习、应用规律。1、请大家回顾一下,通过哪几件事情探索了乘法分配律?小结:老师把同学们所说的过程表示出来就是: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这就是我们发现规律的过程。2、出示练习题目(1)p36、做一做(2)P38、5题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五、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a+b)c=ac+bca(b+c)=ab+a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