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从而转变发展方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086046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科学发展从而转变发展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坚持科学发展从而转变发展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坚持科学发展从而转变发展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坚持科学发展从而转变发展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坚持科学发展从而转变发展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科学发展从而转变发展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科学发展从而转变发展方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科学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快德兴资源型城市转型,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和科学发展领头羊的重要途径。一、德兴市经济发展现状德兴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以下七个特性:一是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从近5年发展情况看,2005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为9.5265.8324.65;2006年为10.53:61.92:27.53;2007年为8.96:63.07:27.97;2008年为8.80:61.74:26.4

2、6;2009年为8.7:60.07:31.23。可以看出,我市经济发展主要靠工业支撑。尤其是第三产业,比重基本在23%31%左右徘徊,和全省38%左右、全国46%左右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据统计,2005年2009年,我市各类资源型企业(含矿产资源、木竹资源等)纳税分别为2.95亿元、4.83亿元、7.23亿元、8.65亿元和9.71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市财政收入的72.66%、80.47%、80.98%、78.64%和74.69%。其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企业纳税分别为2.52亿元、4.18亿元、6.46亿元、8.13亿元和7.35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市财政收入的62.18%、69

3、.57%、71.78%和56.53%。由此可见,我市经济发展主要还是依赖于资源,尤其是依赖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几十年以后,矿产资源一旦开采完结,假如后续产业还没有跟上,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工业体系将彻底崩溃。三是对驻市省属企业的依附性。从2005年2009年看,驻市省属企业德兴铜矿纳税分别达1.51亿元、2.81亿元、4.83亿元、6.23亿元和5.8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市财政收入的37.24%、46.88%、53.61%、56.64%和44.3%。毫不夸张地说,铜矿一个企业就占了德兴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个企业一打“喷嚏”,整个德兴经济就会严重“感冒”。四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环境成本

4、递增是资源型城市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长期以来,虽然我市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很大,但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环保方面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水体污染严重。市内两大主要河流乐安河和洎水河中,铜、铬等重金属含量均严重超标。土地受到破坏。历年来,我市矿山累计废石存放量超过4.4亿吨,尾矿存放量超过2.61亿吨。其中德兴铜矿废石积存量4.37亿吨,尾砂积存量2.44亿吨,废石及尾砂占地面积2315公顷。银山矿废石存积量262万吨,尾砂积存量1600万吨,占用土地约100公顷,其它矿山的废石、尾砂堆存占地面积约1000公顷,全市共占用土地合计3415公顷。地质灾害频发。我市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全市共有地质灾害点59

5、1处,主要为滑坡、泥石流、塌陷等。主要地质灾害点有7处。五是经营方式的粗放性。我们有亚洲第一大铜矿,但仅仅是一个铜矿石的输出地,全市没有一家大型铜材加工厂;我们有江南最大的金矿,但仅有一家黄金冶炼企业,没有一家黄金加工企业。也就是说,我市只是一个“输血”型的城市,工业产品主要还是“原”字号产品、初加工产品或半成品,科技含量不高,产业链不长,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六是城市空间的分散性。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由于受到“随矿建城”模式的影响,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城乡交错的格局。从德兴来看,市政府所在地银城镇镇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6.6万人,而德兴铜矿所在地

6、泗洲镇镇区面积为3.5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为4.8万人,花桥镇镇区面积为1.4平方公里,城镇人口2.8万人。七是思想观念的封闭性。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和外界接触不多,加上各种资源十分丰富,干部群众普遍存在不敢创业、小富即安、守乡恋土、重劳作轻市场的落后思想。我们以“金山、银城、铜都”而自豪,但如果沉溺于其中而不思进取,将很可能错失许多发展机遇。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与对策(一) 增强“四种意识”。一是增强敢想敢闯的意识。敢想敢闯敢干是一种魄力、一种胆识,也是领导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备素质。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习惯等待,等领导,等支持,等政策,等资金,不敢求新变异、不敢打破陈规

7、、不敢抢在人先的错误做法。要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倡导敢想敢闯敢干的风气,鼓励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摒弃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机遇是战略资源。当前,德兴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良好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两条高速、三条铁路在我市相继开工建设等等。要牢固树立并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意识,善于洞察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带来的机遇,潜心研究各种挑战和困难中蕴含的机遇,在抢抓各种机遇中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支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增强发挥优势的意识。加快突破发展其实是

8、一个不断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德兴的矿产、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很大,尤其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三五年后,德兴将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要认真分析自身发展的资源与潜力、优势与劣势,善于审时、顺势、造势,敢于竞争,善于转换,挖掘潜在优势,发挥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最终把各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增强循环发展的意识。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德兴既是矿

9、产资源富集区,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长期以来矿产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我们要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环境保护最优和经济效益最佳的目的。(二)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坚持靠大联大。变“依赖”为“依托”,通过加强与驻市中央省属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二是大举产业招商。认真研究确定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大举招商引资,强力推行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办法,努力拓展招商引资渠道,着力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着力在引进“污染少、消耗低、科技含量高”与市

10、内产业关联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上下功夫见成效。三是提升产业层次。我市目前主要是一些资源型产业,必须通过招商引资、技术改造,来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使矿山经济提升为矿业经济,然后走向更高的层次。四是做优发展平台。确定工业发展的主平台、主园区,按照生态园区的目标,大手笔、高规格建设,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建成10平方公里。(三)调整产业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搭建创新平台、加大投入、引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巩固好符合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油茶、中药材等

11、产业。大力发展精准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由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转变,做到高品质、高产出、高效益。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壮大三产的突破口,围绕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装好旅游开发项目,重点加快三清山港首旅游度假区、梧风洞旅游、矿山公园、绕二温泉等项目开发,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整个三产占GDP的比重提高。 (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战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切实把公共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到农村,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善民生的举措更多惠及农民。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逐步构建

12、县城、乡镇、居民点协调发展的城乡区域一体化格局。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向城镇和产业带聚集,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逐步形成投资带动就业、就业创造消费、消费拉动增长的良性发展机制。推动城乡改革的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公共服务,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扩大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就业、城乡社会管理,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破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城镇化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村和农民,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五)创新管理方式。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政府,着力解决工作作风、行政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

13、善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工作状态不佳等影响政令畅通的不良行为。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建立结合市情实际,符合科学发展,便于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奖惩办法,做到重点工作重点考核,重要指标重点评价,重大贡献重点奖励,重大损失重点惩罚,坚决摒弃只奖不惩、人人过关的做法,形成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指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重点工作的交办、催办、督办、查办,做到工作推进到哪里,督查考核就跟进到哪里。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努力创造周到、周全、周密的办事服务环境,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政策服务环境,创造开明、大度、大气的人文服务环境,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深入实施产业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行动,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方法,扎实推进投融资方式创新,扩大非政府投资规模。科学界定政府投资的重点、方向和范围,把政府投资重点放在改善投资环境和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上,在产业建设和收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上尽量扩大外商投资、民间投资和企业投资,以管理方法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企业发展模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