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试验审查.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860412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试验审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室内试验审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室内试验审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室内试验审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室内试验审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室内试验审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试验审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室内试验审查由于勘察单位未能提供室内试验原始记录,无法具体到某路基或桥涵等构造物的哪一个钻孔的试验存在怎样的缺陷和不足,但由于室内试验是形成报告的重要和关键环节,我们本着提高勘察质量和编制出科学合理有理有据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初衷,对室内试验部分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和方法适宜性的审查,通过询问当事人及向相关人员的调查了解,并查看仪器设备,深入了解勘察单位多年来的工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形成如下的审查意见:1、采用筛分法直接确定粉砂与细砂的土壤名称,在方法上不具有效性。事实上,利用筛分法试验是很难筛出粉砂土壤名称的,甚至根本不可能筛出粉砂来。在粉砂和细砂作区分时,本应是粉砂的试样也几乎全部筛出细

2、砂,因此无法有效区别到底是粉砂还是细砂,究其原因较复杂,但主要是因为二者的区分粒径是0.075mm,由于静电吸附等作用,如此细小的筛孔,粘性土颗粒(粒径小于0.075mm的组分)要通过它,是很困难的,于是造成0.075mm筛孔以上的留重中含有大量小于0.075mm的颗粒,当其含量影响到粉砂定名时会将粉砂误定为细砂。建议将0.075mm筛孔一级筛上的留重采用“水洗法”洗去小于0.075mm颗粒后计算该级筛上留重,损失部分一并归入筛底组分与筛底土合并计算,从而做出准确的筛分定名来。“水洗法”的仪器设备及详细操作过程参考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中密度计法的第8条8.1、8.2、8.3

3、、8.4款及相关内容。2、桥涵地基粘性土的勘探取样,利用YS-100型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做100g锥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后,再利用其值WL100、IP100用公式反算成76g锥液限WL76和塑性指数IP76的方法欠妥。该公式为:WL760.67WL100+6.3及IP760.68IP1000.44,其中WL76、IP76及WL100、IP100分别为76g锥锥入深度10mm液限、2mm塑限体系的液限、塑性指数及100g锥锥入深度20mm液限、锥入深度hp对应的塑限(液限对应的塑限锥入深度查锥入深度与含水量双对数关系h-w图确定的塑限值)体系的液限、塑性指数。a、理论上的理由,76g锥及100g锥的

4、含水量W与锥入深度h在双对数纸上的坐标大多为分布于直线附近相对集中的散点,研究时近似以直线表示其函数关系,基于此基础上的76g锥及100g锥的液塑限对应关系又是经过取样统计和相关分析得出,从而建立起以上换算公式,从公式的推导过程上看二者的误差既不稳定又存在潜在的不确定性。据查证,该公式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85中曾提及,但其目的是用于参考公路系统100g锥的试验结果估算76g锥10mm液限体系的液塑限指标,来研究其反映出的粘性土承载力等数值,换句话说是为免强利用100g锥成果研究工程问题之用,在其后版本中均未提及此式,从另一角度体现了此公式逐渐淡出规范的痕迹。b、实践上的理由在张石公

5、路张北至三号地工程地质勘察项目中,我们选取K40+150软土路基段的一个土样进行了严格的对比试验,样本容量虽小,但也可以说明问题,具体数据如下:WL10062WL76-1760WL76-1047WL76-1047.8WP10031Wp76-231Wp76-231Wp76-227.2IP10031Ip76-1729Ip76-1016Ip76-1020.6注1:WL100、WP100、IP100分别为100g锥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注2:WL76-17、WL76-10、Wp76-2、IP76-17、IP76-10分别为76g锥17mm液限、76g锥10mm液限、76g锥2mm塑限、76g锥17mm

6、塑性指数、76g锥10mm塑性指数。注3:WL76-10、WP76-2、IP76-10分别为与100g锥对应的76g锥10mm液限2mm塑限体系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换算值。从上表看,100g锥液塑限(WL100、WP100)、塑性指数(IP100)与76g锥17mm液限(WL76-17)、76g锥2mm塑限(Wp76-2)、用二者求得的塑性指数(IP76-17),接近或相当;100g锥换算成76g锥10mm液限换算值(WL76-10)、76g锥2mm塑限换算值(WP76-2)、76g锥10mm液限体系求得的塑性指数换算值(IP76-10)同对应的76g锥10mm的实测液限值(WL76-10)

7、相近、76g锥2mm实测塑限值(Wp76-2)相差较大,76g锥10mm液限体系求得的塑性指数实测值(IP76-10)相差较大。粘性土液塑限的测定方法全国不大统一,众家规范不一致,公路系统在这方面的选择也是比较纠结的部分,下面对其作一梳理和明确。1)采用76g锥10mm液限体系的规范标准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非现行规范)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240-97 土的分类标准GBJ145-90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

8、012)采用76g锥10mm及76g锥17mm液限体系并存的标准、规程、规范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3)采用100g锥体系及76g锥17mm液限体系的规程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公路桥涵上,现行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推荐采用76g锥17mm液限的方法,结合原位测试等手段积累经验,而对于76g锥锥入深度10mm的液限体系不推荐也不反对。由于76g锥锥入深度17mm液限体系的工程经验尚不成熟,有待积累和完善,现阶段查承载力基本容许

9、值、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表还是确定岩土工程性质的重要参考手段,而该表的配套方法是76g锥10mm液限体系,换句话说,表格是在76g锥10mm液限体系上积累起来的工程经验,所以我们还以76g锥10mm液限体系为主,并列76g锥17mm液限体系数据供使用及积累工程经验,待有成熟经验后,仅采用76g锥17mm液限体系。公路路基上,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采用100g锥体系或76g锥17mm液限体系。综合以上分析,粘性土的液塑限试验要根据使用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供公路路基使用,采用100g锥液塑限或76g锥沉入17mm液限、沉入2mm塑限体系;供公路桥涵等地基利用查表法确定承载力基本容许值、桩侧土摩阻力标准值参考的,直接采用76g锥沉入10mm液限、沉入2mm塑限体系;仅有100g锥液塑限试验结果,又想利用查表法大致了解其工程性质的,可与76g锥10mm液限体系作换算后参考使用。就目前公路系统而言,按工程系统分类研究土的性质采用76g锥17mm或10mm液限体系;按材料系统分类研究土的性质采用100g锥或76g锥17mm液限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