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85966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发劲招势主要就是建立在大松大柔、周身松沉、内劲充盈的情况 下的,而且是爆发出来的劲。没有柔劲就没有刚劲,要发出刚劲,先要练好柔劲。此时松是周身彻底的松,所发之 劲是从团聚丹田的力到周身的力所发出的劲,是裆内的弹抖劲、腰部的旋转劲。如“掩手肱拳”这一式,发劲之前,身体中正周身松沉,屈膝松胯塌腰,含胸束肋, 松肩沉肘。劲合于右腿,右胯放松下沉,使右腿形成一个螺旋缠丝劲,像弹簧一样,压得 越紧,反弹的力量越大。此时要意识集中,以静待动,如猫捕鼠,有一触即发之势。总之要全身松沉蓄劲,为 冲拳做好准备。然后随即右脚蹬地,由脚而腿而腰,完整一气,裆劲内扣,拧腰转裆,旋

2、转发劲。陈 正雷说,陈式太极拳发劲靠的是速度,是速度的力量,而不是力量的力量。我想就是不要用蛮力拙力,不是靠肌肉的力量。应该是什么力量呢?再如“左蹬一跟”或“右蹬一跟”,在蹬脚前身体下沉,提腿、屈膝、松胯,上下相 合、周身松沉、聚于丹田。配合吸气,蓄而待发。此所谓“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蓄要蓄得紧,开要开 得尽”,“蓄紧开尽,如纸卷炮,卷得越紧,崩得越响。”此言大妙也。周身放松下沉是为了蓄劲,蓄劲是为了发劲蹬脚。蹬脚要用腰裆的弹力,以腰脊为源动力,劲贯四梢,脚和左、右拳同时发劲,所谓 “缩身如猥形,吐气贯长虹”,“如一势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合;如 一势之开,不但四肢开,而

3、心意胸脊必先为之开。凡一切动作必须由内达外。所以称之为 内劲。”所以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所发之劲,应该是由内达外的内劲,统领全身的内劲。要 用意不用力“当头炮”的两拳合力向前冲拳发劲时,必先“劲随两手下捋合于丹田,蓄于右腿” 然后,心意一动,砰然抖发。“如金狮抖毛,猛虎下山,完全是腰裆的弹抖力,一动力贯拳顶。” 可见冲拳发劲 的力也是弹抖力,以腰脊带动两拳前冲。太极拳的发劲要领一、不可用惯性发劲在太极拳锻炼中,任何发劲的动作,都不要采用惯性打出,一定要脚踏实地、转腰发 劲。比如要打一个“通背捶”发劲动作,架势是左弓步,右脚后蹬,左掌上托,右拳向前 打出。要先出左脚,脚的跟部着地,快速向左转腰,

4、带动左掌上翻,右拳前打,使动作沉 着有力、稳重。练习时,要注意重心的下沉,以保持自己身体的稳定和平衡。如果左脚、左掌、右拳同时出去,这种惯性打法会使重心不稳、漂浮无力、动作不稳 会产生跳跃现象,不符合太极拳规格。不论扇通臂、野马分鬃、双叉掌、进步双捶、搬拦捶等等,凡是发劲快打的动作,均 不采用上下肢和腰同时出去的打法,要先出前脚着地支撑后,再抖腰带动上肢发劲,这样 打出去的劲干脆利落、定势沉稳。二、发劲要动短劲长每个发劲动作,在发出之前不可拉长运行线路,要以腰带手、腰为主宰。腰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身体力量的源泉。腰的旋转不超过 45,掌拳后拉不过隙,后腿不做下蹲姿势,腰劲突然

5、抖出,裆劲变 换,全线出发。如此发出的劲,可谓动短劲长、气足力猛。发劲的原则是其根在脚、发于腿,腰为主宰,形于手,要注重力从脊发,不致成为浮在上面的手臂 劲。陈式太极拳的发劲规律松活弹抖的爆发力是陈氏太极拳的精华,也是陈氏太极拳与其他太极拳的主要区别之 一。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对发劲都很喜欢,但苦练多年,能将劲发的淋漓尽致,随心所欲 意到气到劲到者却如风毛鳞角,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不得领。如果真正掌握了陈氏太极 拳的发劲的规律,练好也并非难事。笔者在多年练习陈氏太极拳的过程中,潜心探寻其奥 秘,现在练习太极拳发劲方法谈一下自己的切身的体会。陈氏太极拳的发劲练习,必须在去僵求柔,周身放松的情况下,

6、遵循“劲起于脚,行 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这个太极拳发劲的基本规律,秩序渐进,用心揣摩。只要真正 掌握了这个规律,无论在任何角度和部位发力,都能够做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日久自 会成功。放松是发劲的前提,极柔软方能极坚刚,只有做到充分的放松,去掉全身之僵劲,才 能够发出完整一气的弹抖劲。全身骨节松开,肌肉松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肌的用力, 使力不至于在中途由于对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于在中途由于对抗肌的紧张而消耗减弱, 使周身之力能够在一瞬间到达着力点,也就是集全身之力于一点发出。另外,肌肉紧张用 力的时间要短,要在力达到落点的一瞬间紧张,然后再迅速放松,这就是说,发劲时肌肉 紧张的时间越短,

7、力达到落点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就越大。意气是太极拳运动的灵魂,发劲要想达到一定的水平,就必须结合意念和内气,以意 领气,以气运身,气到则劲到。意念一动,则全身皆动,在腰的带动下,按照发劲规律, 节节贯串地使劲迅速达到着力点劲到落点的同时肌内紧张,这样就会产生弹抖力,此力极 富弹性,有力而不僵硬,如金狮抖毛,干净利落。要想做好弹抖力,关键是腰裆,腰部旋 拧,裆劲扣住,可使动作迅猛快疾,力达梢节。练习螺旋劲,要以自己身体中心为轴,即以腰为轴心,在发劲时身体迅速向一边转动, 产生离心力。按照力学原理,圆上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出击点。要按圆的切线方向发出, 并且发劲到落点时要讲究前后左右的配合,也就是要注

8、意对称发力,不至于出现因发力落 空而失重的现象,以保持自身的平衡。衡量一个拳手的发劲,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要看他的劲是否从脚上起, 劲不起于根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没有脚的蹬地反弹,就不会有节节贯串的推动力,也不会 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第二要看他是否有腰裆的抖弹旋转力,在放松的基础上,快速地 拧腰扣裆,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第三看他是否有落点劲,落点劲就是将周身之力 于一点发出。如只是周身抖弹而劲无落点,没有穿透力,就华而不实,看似很厉害却没有 杀伤力,无济实用,就如拳论所云:“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 ;不行于梢,帽实而仍虚。”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练好发劲,必

9、须做到劲要从根上起,腰 裆要有旋转抖弹力,劲到落点要稳,力要发透,并且能够定位。这三点缺一不可。下面我以“掩手肱拳”为例,按照发劲的基本规律,具体讲一下这个动作的发劲要 点。 这个动作的发劲预备式是得心落在右腿上,右脚尖扣有利于发劲时蹬地反弹,顺手 变拳放于右肋侧,左腿在前,左手掌置于左前方,两眼自然平视,周身放松,自然合住劲, 做好蓄势。拳谱讲:“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所以在蓄势时要求要做到 一身备五弓,周身上下全部合住劲,全身肌肉放松下沉,身体自然中正。发劲时,重心迅 速由右腿移向左腿,松左胯,同时通过右脚蹬地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转膝,拧腰,扣裆, 转胯,顺肩,使劲迅速传

10、递到拳上。整个身体向左旋转,左肘在右拳发出的同时,迅速向 后发力,和右拳正好形成对称力。这亲,既可以保持自己的身体平衡,使自己不至于在发 劲时身体前倾而失去重心,在实战时则不被对方引动而失势,又有助于右拳的发力,左肘 快速后拉可以推动右拳向前发力,从而做到集全身之力于一拳。这是就力学上讲的旋转离 心力。另外,在发劲前一定要尽可能放松,在劲达到落点的一瞬间,肌内才能紧张,正如 我们前面所讲的周身放松可以加快发劲的速度。劲到落点的一瞬间紧张,可以将力发 透,并且有助于定位从而产生刹车力制动力,而后再迅速放松。上面例子只是讲明了陈氏太极拳发劲的一种方法。“拳无定法”,只要我们遵循陈氏 太极拳发劲的基本规律,刻苦磨练,认真研究和总结,就能练出高质量的松活弹抖劲,达 到“周身无处不是拳,挨到何外何外击”的境界,无论在任何角度和部位发力均能随心所 欲,无坚不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