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结构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85711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科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科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科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财富论坛知识结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第四课 走向小康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1956年底 1978年(转折点) 1981年 (第一步) 1990年 (第二步) 2000年 2020年 (第三步) 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再翻一番) (比2000年翻两番) ( 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人民生活目标:(解决温饱) (达到小康) (全面小康) (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二、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党在1987年十三大制定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步走”战略目标

2、时间国民生产总值人民生活完成时间第一步1981年199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1987年完成第二步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1995年完成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间最关键目标人民生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1世纪的头二十年(2000年2020年)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小康明显增强补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

3、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或者:全面小康时我国的状况是:1、我国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国家;2、我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3、我国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4、我国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P28小字)第四课 走向小康一、感 1、小康生活已经到来了;小康就在我们身边;我国达到的小康是总体上的小康;小康水平在不断提高。受小康 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

4、我国实现小康的原因: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中国历史上的小康理 1、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老,指生活比较安定的生活状态。二、小康 想是一种社会理想 2、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的提出 现代意义的小康: 1、邓小平提出 2、在党的十三大上把小康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小康目标提出的根本目标是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小康水平的内涵和基本标准 1、小康的内涵: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2、小康的基本标准: 1、建设进程:时间:1991年2000年 2、2000年,我国达到的小康是总体上

5、的小康,即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3、总体小 是低水平的小康。它主要表现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高,而且还有相当比重的人口还没有进入小康康的特征 是不全面的小康。总体小康侧重于经济指标,侧重的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总 总体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它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四、我国 体小康 4、总体小康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小康社会 实现的意义 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想。 建设的进 5、从总体小康认识我国的基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

6、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程(从低 本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水平 1、党和政府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即全面的小康。 高水平)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点:五个方面。(或: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全面 3、为实现全面小康,党和国家政府实施了哪些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建设小康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这一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通过奋斗和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社会 完全可以实现的(为什么?) 实现全面小康,我们有

7、很多有利条件:5、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奋斗。6、为实现全面小康, 国家: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我们应该怎么办 青少年:青少年应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为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当前全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五课 财富之源 1、理解:勤劳是财富的基础;勤劳是财富的根本源泉;勤劳是人们获得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一、财富基于勤劳 2、为什么我 辛勤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 我们的祖先靠着勤劳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 (辛勤的劳动) 们要勤劳

8、?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靠勤劳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初步建设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依靠勤劳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 二、财富源自智慧与开拓 1、要创造财富,必须要有发现财富的慧眼,敢于创新的头脑,开拓的胆识与勇气。、财 (创新的劳动)重要性 2、当今经济全球化,必须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原有的发展水平,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为个人和企业创造更富的 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源泉 三、科技创 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科技是关键。 有哪 造财富(科 2、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重要标志。

9、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些? 技的作用) 3、在现代社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4、在我国,科技有力地促进了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轨,提高了经济效益。财 四、资本和管理等因素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富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之 、怎样 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源 让创造财 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它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富的源泉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建

10、立健全合理 2、怎样建立健全合 坚持和完善我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充分涌流? 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健全合 的收入分配制度 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 1、有利于广泛、充分地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 2、调动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 建立和完善的意义 3、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4、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让创造财 1、促进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富的

11、源泉涌 2、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流的作用 3、创造更多的财富,造福于人民。第六课 财富中的法与德 、合法致富,即 一、合法致富的内涵:致富既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国家的法),还要符合道德规范(心中的法)。致富必须做到遵 二、致富 致富无论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走合法生财之道。纪守法,还要符 必须做到 为什 1、只有每个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地获得财富的合道德规范。 遵纪守法 么致富必 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须遵纪守法? 2、相反,在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法律的制裁。 三、致富还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1、“义”的作用:“义”是我们心中的“法”,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则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