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压观测工试题库.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856015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压观测工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矿压观测工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矿压观测工试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矿压观测工试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矿压观测工试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压观测工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压观测工试题库.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压观测工试题库(七)一、填空题1、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2、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3、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5、齐梁式支护是指悬梁端与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

2、倍。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9、放顶煤开采的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依靠矿山压力作用,使其自行破碎和冒落,且自行流动和放出。10、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11.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12、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13、 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

3、为伪顶。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1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15、齐梁式支护是指悬梁端与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1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1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倍。1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19、放顶煤开采的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依靠矿山压力作用,使其自行破碎和

4、冒落,且自行流动和放出。20、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21、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22、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23、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24、工作面的围岩,一般指(直接顶、老顶机直接底)的岩层。25、位于煤层下方的岩层称为(底板)。26、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27、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是(围岩性质)。28、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5、29、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30、基本顶周期断裂下沉引起工作面压力增大现象叫做(周期来压)。31、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为(矿山压力)。32、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33、所有减轻 、调节、 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34、支护能控制围岩变形的发展时,围岩位移挤压支架而产生的压力,称为(变形围岩压力)。35、围岩膨胀、崩解体积增大而施加于支护上的压力,称为(膨胀围岩压

6、力)。36、(冲击和撞击围岩压力)指围岩积累了大量弹性变形能之后,突然释放出来所产生的压力;以及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剧烈运动时对巷道支护体所产生的压力。37、(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是以矿山岩石力学为基础,与矿山工程、采矿工艺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采矿工业的基础课程。38、根据威严压力成因的不同,围岩压力可分为(松动围岩压力、变形围岩压力、冲击围岩压力、膨胀围岩压力)。39、 (沿空留巷)是在上区段工作面采过后,通过加强支护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将上区段工作面运输平巷保留下来,供下区段工作面回采时作为回风平巷。40、基本顶初次来压时,工作面距开切眼煤壁的距离叫做(初次来压步距)。41、基本顶乡里两次周

7、期来压期间工作面的推进距离叫做(周期来压步距)。42、根据切向应力的大小,比原岩应力小的压力区是(减压区)。43、根据切向应力的大小,比原岩应力高的压力区是( 增压区)。44、巷道两侧是松软岩层,在高压力作用下处于破坏状态。此范围内岩块所处的应力圆与其强度包络线相切,这个范围称为(极限平衡区)。45、支架结构上没有掩护梁,对顶板的作用是支撑的支架称为(支撑式)液压支架。46、(掩护式)液压支架结构上有掩护梁,单排立柱连接掩护梁或直接支撑顶梁对顶板起支撑作用的支架。47、(支撑掩护式) 液压支架具有双排或多排立柱及掩护梁结构的支架,支柱大部或全部通过顶梁对顶板起支撑作用,可能有部分支柱是通过掩护

8、梁对顶板起作用。48、由于巷道开挖而松动或塌落的岩体,以重力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支架结构物上的压力,表现为(松动围岩压力)载荷形式。49、位于未经采动的煤体内,巷道两侧均为煤体,称为(煤体)巷道。50、观测工作面矿压显现的指标有顶底板移近量、支架载荷量和支柱(活柱)下缩量,一般称为(三量)。51、实际测定表明,采场顶板下沉量与采深之间并(无)直接关系。52、根据钻屑量预测冲击矿压危险时,常采用(钻出煤粉量)与正常排粉量之比,作为衡量冲击危险的指标。53、顶板大面积来压的防治措施(顶板高压注水、强制放顶、预防暴风措施)。54、工作面底板按其允许底板载荷强度由小到大分为五个类别,即(极软类、松软类、较

9、软类、中硬类、坚硬类)。55、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法规:煤炭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以及煤矿安全规程。56、矿山压力显现的基本形式包括围岩的明显运动与支架受力等两个方面。57、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必须有防(防滑倒)措施,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58、冲击地压采煤工作面必须使用(防飞水平楔);采掘工作面必须执行躲炮时间和躲炮距离的规定;电器设备必须有(生根)措施;掘进工作面巷道交叉口、采煤工作面(前方50米)范围内的巷道必须进行加强支护。59、具有冲击地压煤层的采区应尽量不留煤柱,采用沿空留巷或沿空掘巷,如需留煤柱时,其宽度不得大于(10)米,形状应规则不得有锐角。应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顶板管

10、理方法和落煤工艺,保证顶板充分冒落,并及时报废不需要的巷道。开采时采空区不得留有煤柱、木垛或其它板垛,如果在采空区留煤柱或板垛,必须将煤柱、板垛的位置和尺寸及影响范围标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60、炮掘影响巷道顶板管理质量的主要是(打眼)、(放炮)、(架棚子)。61、停产(3)天以上的采煤工作面,恢复生产的前一班内,应鉴定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62、有严重冲击地压的煤层中,采掘工作面的爆破撤人距离和爆破后进入工作面的时间,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63、在无冲击地压煤层中的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地区、构造应力区、集中应力区开采和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防治冲击地压的安全措

11、施。64、对冲击地压煤层,应根据(顶板岩性)掘进宽巷或沿采空区边缘掘进巷道。巷道支护严禁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架。65、 煤粉监测记录内容:(钻孔位置)、(煤粉量)、(距离)、(动力效应)、(煤粉粒度组成)。66、所谓“三量”是指(顶板下沉量)、(支架载荷)及(支柱压缩量),其测站布置应沿工作面设上、中、下三个测站,其中(中部)测站是重点观测区,一般应设置(25)条测线。67、所有掘进工作面必须编制(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施工。68、巷道开门严格按设计施工。开拓、准备巷道开门由分管副总组织(技术)、(测量)及(工区技术人员)现场定位挂线;其它巷道开门由分管副总指派(有关技术人员)定位

12、挂线。69、所有掘进工作面都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凡不使用(临时)支护的掘进工作面,一律不准作业。70、架棚时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支架构件要(齐全),穿顶背帮要(牢固),不得空顶空帮。71、修倾斜井巷时,应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严禁(上、下段)同时作业。72、巷道掘进必须实行(光面)爆破。73、实行巷道工程质量终身制或保修制,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及质量检查人员必须分别对(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验收)负责。74、建立、健全巷道工程质量保障体系,注重工程的(内在)质量,实行(工序)管理,关键工序严格把关,确保

13、巷道安全使用及服务年限。75、斜井(巷)施工期间兼作行人道时,必须每隔(40)米 设置躲避硐并设红灯。76、煤层巷道顶板及深部全岩巷道大力推广全锚;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加长)锚;类煤巷顶板和深部全岩巷道严禁使用(端)锚。77、锚杆支护巷道只准使用(树脂)锚固剂和用于全锚的(水泥)锚固剂。78、锚杆直径与孔径、锚固剂直径要匹配,锚杆直径与孔径之差应保持在(6-12)毫米范围之内。 采用锚杆支护时锚杆各构件强度与(设计锚固力)要匹配。79、顶板锚杆与棚式支架联合支护时,支架应架设在两排锚杆(中间)位置。80、对当班新打锚杆和迎头10米范围内锚杆,必须进行扭矩检测。每小班抽样(一组(5个)做螺母扭矩的

14、检验,使用扭矩扳手,每个螺母拧紧力矩应不小于(300)N.m。如果其中一个扭矩不合格,将扭矩不足的螺母(重新拧紧)即可;有2个以上不合格,应将所有螺母(重新拧紧一遍),螺母还应每月检查一次,对松动的螺母要拧紧。81、全螺纹钢等强锚杆检测每月随机抽样一组(5根)锚杆送检,一组不合格再(抽样一组);若再不合格,分析原因,并按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罚。82、锚杆托盘要(密贴)岩面。预应力钢丝绳锚杆锚具托盘及圈型梁或托盘压网(紧贴)岩面,不松动,无活盘现象。83、全螺纹钢等强锚杆外露长度符合规定。预应力树脂锚杆尾部露出锚具夹片(80-150)mm。锚索外露长度不大于(150)mm。84、顶

15、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设数量,类围岩巷宽小于3米时,每(80)米安设1个,巷宽大于3米时,每(60)米安设1个。类围岩巷宽小于3米时,每(70)米安设1个,巷宽大于3米时,每(50)米安设1个。在地质构造带与巷道交岔点内部应适当安设。85、发现顶板离层达到临界值时,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由矿分管领导召集有关人员分析顶板离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锚固范围之内离层:加大(支护密度)。锚固范围之外离层:增加(锚杆长度),或(安设锚索),或用(金属支架)加强支护。86、凡因无质量标准化检查工具造成锚固力、锚杆扭矩无法检查的,锚固力和锚杆安设质量视为(不合格)87、速凝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每批有(出厂合格)证,(过期失效)速凝剂禁止使用,其配比为水泥重量的(24)。88、喷射混凝土配比为喷射砂浆的配比一般为(1:2);喷射砼配比一般为(1:2:2)。89、采用锚喷支护巷道必须按(光爆)要求施工,岩巷掘进必须采用聚能管中深孔爆破技术。确保眼痕率不少于(40%)。90、锚喷二次支护工艺工艺要求初期支护采用初喷作临时支护。初喷厚度不小于(30)毫米,初凝(20)分钟后进行打、安锚杆及扒装。锚杆间排距一般为1.0-1.6m。91、采用人工上料喷射机喷射混凝土、砂浆时,必须采用(潮)料,并使用除尘机对(上料口)、(余气口)除尘。92、对松软、破碎岩层或应力集中区锚喷巷道要预先存放(备用棚)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