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85521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品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品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品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品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石嘴山三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斯文”一词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认为,“斯文”并没有随文王的去世而断绝,而是得到了“天”的承认。显然,孔子赋予了“斯文”极高的内涵天道,而天道便蕴藏于礼乐制度之中。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得更加透彻:“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斯文即道,而礼乐制度是“道”的载体。一旦“礼崩乐坏”,道将不存,斯文不在,国也将不国了。可以想象,“斯文”在先

2、秦时期的士子心中和君王谋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将其视为圣人先贤为人立世、明君霸主治国安邦的最高境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斯文”并没有夭折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中,反而随着六经的传世,一直延续成为儒家之经典。隋书经籍志写道:“夫经籍也者,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典籍被视为文化遗产,“斯道”便是“斯文”。同时,斯文还更多地体现在“教化”之中,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古代王权正是借助“教化”正风俗、治国家,这些无不彰显斯文之意蕴。汉代以降,自大儒董仲舒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斯文也随即成为

3、饱学之士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武帝纪赞中记载道:“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六经自然成为儒家思想之精华,而斯文也自然成为精华之要义。从这个意义说,经典便是斯文,儒学便是斯文,教育便是斯文。所以修身需要斯文,齐家需要斯文,治国需要斯文,平天下更需要斯文。“斯文”之风气开始弥漫在中华大地。三国之争、南北两朝,多事之秋竟使得“斯文扫地”。直到唐宋,斯文才迎来了一次转机。在那以前,朱熹将现状描述为“孟轲氏没,圣学失传,天下之士,背本趋末。”在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大家的努力下,一批儒者致力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于是皆以“斯文”为己任,如程颐赞誉其兄程颢说:“(先生)得不传

4、之学于遗经,以兴起斯文为己任使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依然以四书五经为基本读物。即便是进入民国时期,那些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的近代学者,依然带有“遗老遗少”的气息。在陈寅恪等人看来,中国文化传统可能正在无声无息地消逝,或被以欧美的方式“改写”,而当下严重的国难更凸显出维持“国性”的必要。(选自2016年3月31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斯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文”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孔子赋予其“天道”的内涵,它藏于历朝礼乐制度与典籍中,反映了一个时代与社会的道德标准与理想追求。B“斯文”作为一个词,最早出于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斯文”或延续或断绝,取决于“天”的

5、意愿,它不会随任何人的去世而消失。C“斯文”作为一种文化,它藏于礼乐制度中,故礼乐兴,则“斯文”在;“斯文”又藏于文化典籍中,秦始皇时“焚书坑儒”,但“斯文”未绝。D“斯文”兴衰与国之兴衰有关联,古代王权对百姓的“教化”中体现出“斯文”的意蕴;古代士子、君王亦多以此为修身治国的最高境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时,斯文就是儒家思想,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斯文也便成为许多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B三国南北朝时期,因世多变故,“礼崩乐坏”,中华大地“斯文扫地”,朱熹描述为“孟轲氏没,圣学失传,天下之士,背本趋末”。C唐宋时,一批儒者致力于“为

6、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圣人之道焕然复明于世”,“斯文”复兴。D民国时期,一些曾接受传统儒家教育的学者,忧心于文化传统可能正在消逝或被改写,因维系“斯文”传统而带有“遗老遗少”气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朱熹四书集注中的原话,旨在说明“斯文”、道与礼乐制度的关系,即斯文的内涵即为“道”,礼乐制度为“道”之载体。B中国历朝历代都讲究并尊崇礼乐制度,并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这些都说明“斯文”在古代君臣治国安邦、修身治家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C“斯文”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汉代至唐宋至明清,从六经到四书五经,或兴盛或沦落,均以儒家思

7、想作为“斯文”之主要内容。D汉代“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六经成为儒家思想之精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文化正统,“斯文”因受国家的推动而开始兴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李绘,字敬文。年六岁,便自愿入学,家人偶以年俗忌,约而弗许。伺其伯姊笔牍之间,而辄窃用,未几遂通急就章。内外异之,以为非常儿也。及长,仪貌端伟,神情朗隽。河间邢晏,即绘舅也,与绘清言,叹其高远。每称曰:“若披云雾,如对珠玉,宅相之寄,良在此甥。”素长笔札,尤能传受,缉缀词议,简举可观。天平初,世宗用为丞相司马。每罢朝,文武总集,对扬王庭,常令绘先发言端,为群僚之首。音辞辩正,风仪都雅,听者悚然。武定

8、初,兼常侍,为聘梁使主。梁武帝曰:“黑獭若为形容?高相作何经略?”绘曰:“黑獭游魂关右,人神厌毒,连岁凶灾,百姓怀土。丞相奇略不世,畜锐观衅,攻昧取亡,势必不远。”梁武帝曰:“如卿言极佳。”前后行人,皆通启求市,绘独守清尚,梁人重其廉洁。使还,拜平南将军、高阳郡内史。郡境旧有猛兽,民常患之。绘欲修槛,遂因斗俱死。咸以为化感所致,皆请申上。绘曰:“猛兽因斗而毙,自是偶然,贪此为功,人将窥我。”竟不听。高祖东巡郡国,在瀛州城西驻马久立,使慰之曰:“孤在晋,知山东守唯卿一人用意。及入境观风,信如所闻。但善始令终,将位至不次。”河间守崔谋恃其弟暹势,从绘乞麋角鸰羽。绘答书曰:“鸰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

9、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事佞人。”是时世宗使暹选司徒长史,暹荐绘,既而不果,咸谓由此书。天保初,为司徒右长史。绘质性方重,未尝趋事权势,以此久而屈沉。卒赠南青州刺史,谥曰景。(选自北齐书卷二十九)【注】黑獭:即宇文泰,字黑獭,鲜卑族,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高相,即高欢,字贺六浑,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齐神武帝。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鸰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事佞人B鸰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事佞人C鸰有六翮飞/

10、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事佞人D鸰有六翮/飞则冲天/麋有四足/走便入海/下官肤体疏懒/手足迟钝/不能逐飞追走/远事佞人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兄弟姊妹间的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伯姊即为大姐。B我国封建王朝有时使用年号纪年,如“武定”“天保”;“改元”指改变纪年的年号。C“经略”有筹划、谋划之意;我国古代有时也指官职名称,如文中“高相作何经略”。D古代朝廷有时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会追封某爵位官职或荣誉称号,称为“赠”。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绘不畏权势,为人持

11、重。郡守崔谋依仗其弟崔暹的权势,向李绘讨要麋角鸰羽,李绘回信拒绝,致使在崔暹选拔司徒长史时,李绘未被举荐。B李绘恪守清尚,品德方正。当时前往梁的使者,都通书信要求做买卖,独李绘保持廉洁;猛兽争斗而死,李绘不让别人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上报。C李绘擅长写作,尤善言词。每当文武官员群集,在朝廷面君奏对,常让李绘首先发言;且其言辞华美雅正,风度仪容美好娴雅,听者肃然起敬。D李绘天赋异禀,异于常人。幼时自愿上学,却因是偶数年龄未能如愿;后自己偷着学习,不久通晓急就章,人们认为他是个不同寻常的人。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绘欲修槛,遂因斗俱死。咸以为化感所致,皆请申上。(5分)(2

12、)及入境观风,信如所闻。但善始令终,将位至不次。(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水亭偶成 朱瞻基临流亭馆净无尘,落涧流泉处处闻。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翠迷洞口松千个,白占林梢鹤一群。此地清幽人不到,惟留风月与平分。8赏析颔联“半湿半干花上露,飞来飞去岭头云”。(5分)9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结合全诗作具体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写鱼儿一动不动,接着以“ , ”两句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2)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

13、中“ , ”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25分)山里人侯发山周末,我和几个朋友驱车赶往靠山屯。靠山屯有一家农家乐,有不少野味,除了常见的野猪肉、土鸡肉、野兔等野味之外,还有一些平时不多见的蛇类、乌龟、鹿肉什么的。我去的次数多了,跟老板二狗熟悉,他透露说也有一部分是圈养的,哥儿们来了当然要上真的。其实他不说我也能猜测个八九不离十,这年头正儿八经货真价实的东西不多,何况一个农家乐呢?只要客人吃嘛嘛香,吃过瘾了就行,所以我也

14、没放在心上。随同去的老孟,是个盖房子的,尊称房地产商,这天是他请客。刚坐下,就对二狗豪气十足地说:“先来盘鳄鱼肉。”二狗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为难地说:“老板,小店没有这个。”老孟眼也不瞄二狗,“啪”的一声甩出鼓囊囊的钱包:“不差钱,上。”二狗忙掏出烟来给我们散烟:“老板,这个真没有。不信您问侯老板。”“行了老孟,有那个意思就行了来,山鸡一只,野兔一份”二狗拿我当救星,我不能不出面。我知道老孟这人,在有些人面前当孙子,来这里是想尝尝当大爷的滋味,找找平衡。二狗这儿有个规矩,点菜后先交钱再上菜。就这个问题我曾咨询过二狗,二狗解释说,怕客人喝多了,算账时迷糊,误以为多收他们钱了,到时掰扯不清。点完菜

15、,二狗一算账,四百八。老孟从钱夹里捻出四张老人头。二狗死活不愿意,说俺是实诚人,饭菜也是实价格,没法优惠。老孟又抽了一张五十的。二狗还是不愿意。我见识过二狗的较真,劝老孟:“人家也不容易,你也不差这一星半点的,给了吧。”老孟没说话,又掏出一张十元的。“还差二十。”二狗伸着手,很执着,“都是有本钱的,俺不能干赔本买卖。”我看不过去,刚要掏钱,老孟见状,忙掏出一张五十的摔给二狗:“不用找了。”二狗也不说话,又找回老孟三十元。“太抠了,以后打死我也不来了。”老孟黑着脸。菜一道道上来了。味道嘛,也确实不错。气氛在酒精的滋润下活跃起来,老孟的脸色慢慢变得红润了。这就好,吃饭嘛,要的就是心情。这当口来了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高声叫道:“一碗鸽子面。”二狗笑眯眯地应答着,收下了男孩递过去的一张红色的钱币。面条还没做成,男孩到门外边耍去了。我忍不住提醒二狗:“狗老板,你可看清楚了,他给你的可是冥币!”“我知道。”二狗说罢,就把团在手里的冥币撕了。“难道男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