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巻B答案.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852500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0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巻B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3-0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巻B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3-0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巻B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3-0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巻B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3-0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巻B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0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巻B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0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巻B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试卷B答案2003-2004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一、 项选择题(15分)1、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下列属于按交换方式分类的是( D ) A、电路与宽带 B、ATM交换与基带C、宽带与分组交换 D、ATM与分组交换2、下列关于(N)SAP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A、1个(N)SAP一次不可以被1个或多个(N)实体所使用B、1个(N)SAP一次不可以被1个或多个(N+1)实体所使用C、1个(N)实体不可以同时使用1个或多个(N)SAPD、1个(N+1)实体可以同时使用1个或多个(N)SAP3、IEEE802把链路层分成两层是( B )A、MAC与PMA B、MAC与LLCC、LLC

2、与PMA D、PMA与AUI4、在AAL中,具有将用户信息进行分段和重装功能的子层是( D )A、CS B、TCC、PM D、SAR5、适合于紧急、且重要的信息的数据链路的管理方式是( C )A、无连接、无响应 B、有连接、无响应C、无连接、有响应 D、有连接、有响应6、10Mbps的CSMA/CD的最小帧的长度为( C )A、64bit B、1518bitC、512bit D、32bit7、传输层的流量控制主要在( A )进行A、端到端之间 B、结点到结点之间C、源结点到目的结点之间 D、主机到主机之间8、下列那一层不存在流量控制( A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 D、传输层9、

3、差错控制主要分布在 ( B )A、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和应用层 D、会话层和表示层10、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在一个物理连接上可以进行一次数据链路连接B、在一个物理连接上不可以进行多次数据链路连接C、为了传送数据帧,数据链路连接与物理连接是并存的D、物理连接的生存期大于数据链路连接11、对于采用无序接收的滑动窗口协议,设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口最大尺寸为 (A)A、n-1 B、n-1C、2n D、2n12、HDLC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不是(C)A、使用字符填充 B、字节计数法C、使用比特填充 D、编码违例法13、ADSL的带宽是(A)A、独占的 B、在用

4、户间共享的C、是独占的或是在用户间共享的 D、以上都不是14、路由器是哪一层的设备(C)A、物理层 B、链路层C、网络层 D、传输层15、HTTP/1.0的是使用(A)A、非持久连接 B、带流水线的非持久连接C、不带流水线的持久连接 D、带流水线的持久连接二、填空题(25分):1、因特网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面向连接的是 TCP 、面向无连接是 UDP 。2、因特网的面向连接服务通过 确认 与 重传机制 提供可靠的传输。3、运行在一台主机上的进程要使用 IP地址 和 端口号 信息来标识运行在另一台主机上的进程。 4、持久连接分为 不带流水线 和 带流水线 两个版本。5、假设A接连给B发送两个TC

5、P 数据段。第一个数据段的顺序号为80;第二个的顺序号为110。(a)第一个数据段中的数据量为 30字节 。(b)假设第一个数据段丢失了,而第二个数据段到达了B。在B发送给A的确认中,确认号应为 80 。6、考虑一下TCP中的拥塞控制。当发送方的计时器超时的时候,阈值被设置为当前拥塞窗口的一半 。7、假设一个Web页由10个对象组成,每一个都是O比特大小。对于有2个带流水线的持续连接HTTP来说,响应时间的RTT部分为 12 RTT 。8、假设源端和目的端主机之间有3个路由器。不考虑分片,那么从源端主机到目的端主机传送的IP数据段将经过 8 个接口。为了将数据报从源端传送到目的端需要进行 4

6、个路由表的检索。9、假设一个应用程序每隔20毫秒产生40字节的数据,并且这40字节的数据首先被封装到一个TCP数据段中,然后被封装到一个IP数据报中。那么每一个数据报的报头占百分比是 50% ,应用程序数据占的百分比是 50% 。10、无线 802.11MAC协议与802.3以太网协议不同,它不实现冲突检测的原因有两个是隐藏终端问题 、 强度衰退问题 。11、在CSMA/CD网络中,在最坏情况下,检测一次碰撞所需的时间应为(假设最远两个站点距离为S) 2S/0.7C 。12、路由器上有没有MAC地址? 有 ;交换机上有没有MAC地址? 无 。13、AAL有两个子层: 分割和重组(SAR) 和

7、汇聚子层(CS) 。14、在因特网中,代表一组接收方的标识符是 D 类多点传送地址。15、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 整形和放大 。三、应用题(60分):1、考虑通过一个分组交换网络从主机A往主机B发送语音(例如因特网电话应用)。主机A把模拟语音数据同期转换成64 Kbps数字位流,然后把这些位分装成一个个48字节的分组。主机A和B之间有一个链路,它的传输率为1 Mbps,传播延迟为2毫秒。主机A一旦汇集出一个分组,就立即把它发送给主机B。主机B一旦收到一个完整的分组,就立即把它的各位转换成模拟信号。试求解从主机A根据原始模拟信号创建一个数据位到主机B把该位译码成模拟信号的一部分所花的时间。(10分)

8、答:每一个分组所花时间应由四部分组成: tA/D: 每个分组在主机A把模拟语音数据同期转换成64 Kbps数字位流的时间,等于48*8*/64=6ms。 T发: 每个分组从主机A发送到链路上的时间, 48*8/10-6=0.384ms。 T传: 传播延迟为2ms。 TD/A: 每个分组在主机B把64 Kbps数字位流同期转换成模拟语音数据的时间,等于48*8*/64=6ms。每一个分组所花时间为2*6+0.384+2=14.384ms。所以每一位所花时间应为12.384ms/(48*8)+2=2.035ms。2、考虑从主机A往主机B发送一个大小为F位的大文件。在A和B之间有两个链路和一台交换机

9、,而且链路没有拥塞(即没有排队延迟)。主机A把该文件分割成大小均为S位的多个片段,并给每个片段添加上长度为20位的头部,形成长度为L=20+S位的多个分组。每个链路的传输率为R bps。试找出使得从主机A往主机B传送分组的延迟达到最小的S值。忽略传播延迟。(10分)答:由于没有排队延迟、且又忽略传播延迟,所以本应用只考虑发送延迟。设F位的文件被分为N个分组,即N=F/S。每个分组的发送延迟均为2L/R,但考虑到时间的重叠,即当第一个分组在被分组交换机转发时,第二个正从A发出,当第二个分组在被分组交换机转发时,第三个正从A发出,依此类推.,,则总的延迟应为(N+1)*L/R=(F/S+1)(20

10、+S)/R=(20F/S+S+F+20),当20F/S=S时,有最小值。即当S2=20F,A往B传送分组的延迟最小。3、假设在Web浏览器中,你单击了一个获得Web页的链接。假设相关联URL的IP地址没有缓存在你的本地主机上,所以需要执行一个DNS查找来获得IP地址。假设在你的主机从DNS接收到IP地址之前,访问了n个DNS服务器;连续访问的RTT为RTT1、RTTn。进一步假设,与该链接相关联的Web页仅仅包含一个对象,一个很小的HTML文本。让RTT0表示本地主机和包含该对象的服务器之间的RTT。假设对象传输时间为0,那么从单击该链接起一直到客户端接收到该对象为止,经过了多少时间?假设HT

11、ML文件检索了在同一个服务器上的三个非常小的文件。忽略传输时间,那么当使用(a)没有并行TCP连接的非持久HTTP,(b)有并行连接的非持久HTTP,(c)带流水线的持久HTTP的时候,分别要经历多少时间?(10分)答: t=2RTT0+RTT1+RTTn(a) t=3*2RTT0+RTT1+RTTn(b) t=2*2RTT0+RTT1+RTTn(c) t=2RTT0+RTT1+RTTn4、 假设TCP在慢速启动阶段每接收到一个确认,都将拥塞窗口增加2而不是1。这样,第一个窗口由1个数据段组成、第二个窗口由3个数据段组成、第三个由9个数据段组成,等等。对于这样的慢速启动过程:a. 用O和S来表

12、示K。b. 用RTT、S和R来表示Q。c. 用P=min(K-1,Q)、O、R和RTT来表示延迟时间。(15分)答:a. K=minK:30+31+3k-1O/S= minK:3k-1/2O/S =mink32O/S+1 b. Q=maxK:RTT+S/R-S/R*3k-10=3R/S*RTT+1+1 c. 延迟时间=RTT+O/R+PRTT+S/R-(3P-1)*S/2R5、考虑下图中给出的3个节点的拓扑结构。链路代价值分别为c(X,Y)=2,c(Y,Z)=1,c(Z,X)=7。计算初始步骤以及在距离向量算法的每一个同步版本的每一次迭代之后的距离表。(15分)XZY2 1 7DX Y ZY 2 8Z 3 7DX Y ZY 2 8Z 3 7DX Y ZY 2 Z 7DZ X YX 7 3Y 9 1DZ X YX 7 3Y 9 1DZ X YX 7 Y 1DY X ZX 2 4Z 5 1DY X ZX 2 8Z 9 1DY X ZX 2 Z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