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请给孩子消化的时间.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851738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堂,请给孩子消化的时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音乐课堂,请给孩子消化的时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音乐课堂,请给孩子消化的时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音乐课堂,请给孩子消化的时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音乐课堂,请给孩子消化的时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课堂,请给孩子消化的时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堂,请给孩子消化的时间.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沈小娇 : 别让国粹销声匿迹 -京剧教学片断的案例分析 拟获一等奖【案例背景】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越来越不受重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风格的流行歌曲,京剧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懂什么是京剧,更别谈唱京剧。小学音乐教材只在五年级第十册出现了京剧内容,安排了三首欣赏,两首学唱。很多音乐老师都以自己不懂京剧为由,省略了此课的教学,有的就简单给学生聆听带过,殊不知这样将会扼杀一大批京剧萌芽者、爱好者。笔者也很困惑,不懂京剧的自己该如何教给学生京剧知识,该如何教学生正确演唱京剧?2009年3月,笔者参加“浙江省特级教师大讲台”暨“西湖之春”小学音乐

2、名师名课展示活动,聆听到了一堂别具一格的京味课堂,之后豁然开朗。 执教者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年轻音乐教师,暴羽。她在课堂上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好”,至今仍在我耳边萦绕。【精彩再现】片段一:创设情境,有效导入教师播放京调带学生架起手腕,走圆场步进教室。学生兴致勃勃地跟在暴老师的身后,或模仿、或自编,像模像样地走圆场。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乐器,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出示单皮鼓)生:鼓师:它叫单皮鼓,我们来听听它的声音。(师敲)师:我还带来了一样乐器(出示竹板)。学生认识。师:我来给大家奏唱一段吧。给我来个“好”如何?生:好(一边模仿暴老师的语气,一边竖起大拇指) 教师边敲单皮鼓边

3、拍竹板,并用京腔范唱我是中国人师:我唱得如何?生:好(边摇头晃脑边竖起大拇指)师:我是用怎样的情绪演唱的?生:骄傲地、自豪地 教师揭示课题我是中国人点评: 暴老师人如其名,说话或演唱都具有爆发力。那一声带有京腔的“好”不仅有气势,而且还感染了所有的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模仿她的语气,模仿她的动作,喊出那个铿锵有力的“好”字。课的开始,她就带领学生从京剧的基本步伐-走圆场步入教室,在学生看来,这种步伐只在电视里看过,这种进入课堂的方式很特别,大家的兴趣都非常浓厚。单皮鼓和竹板作为本节课堂最重要的乐器,先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非常有必要,聆听单皮鼓和竹板的音色也是在为学习京剧做准备。片段二:聆听感悟,参

4、与体验师播放我是中国人,学生合着音乐打拍子,感受板眼教师介绍板眼,“板”就是强拍,“眼”就是弱拍,用动作分别表示“板眼”。再次聆听音乐,学生跟着音乐找板眼。观察歌谱,师:咱们这首歌曲有没有板?生:有师:那有没有眼?生:没发现师:因此这歌曲是有板无眼教师边敲单皮鼓,边拍竹板,播放音乐,让学生观察歌曲中的板都拍在哪些位置?生:板都是打在有休止符的地方师:在休止符处打板,这种叫“躲板”。跟音乐,律动感受躲板,找出难点。师生合作,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教师打板,生躲板。师左手打板,右手敲单皮鼓指挥。练习咬字,对比练习“我是”,感受京剧的“字正腔圆”师示范前两句歌词,学生打板模仿老师念一念。学唱我是中国人,

5、聆听音乐,感受京韵,学生默唱。口传心授,初次学唱,找出难点。分析难点,介绍拖腔,单独听最后一句。聆听难点,让学生数数最后两个音sol、do各有几拍?解决难点,加上换气记号学唱拖腔。再次学唱,巩固难点。和伴奏完整演唱。点评: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手始终不离单皮鼓和竹板,因为这两样乐器着实帮了她不少忙。我是中国人这首歌曲是一首现代京剧,1/4拍,只有强拍,没有弱拍,教师用单皮鼓来敲打强拍处,用竹板来打休止符(即躲板)处,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了京剧中的“板”和“眼”,以及“躲板”,从找板眼、躲板的过程中不断地聆听这首京剧,无形之中渗透了音乐的旋律,为后面的学唱做了铺垫。暴羽老师别具匠心地从板眼、躲板、拖

6、腔三个角度将学生引入京剧的学习。她摆脱了传统的钢琴等器乐,利用京剧的“口耳相传”的特色,用“我唱你跟”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京剧的票友角色中,高效地学会了歌曲,在唱完京剧后还不忘用京腔说一声“好”,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被京剧的魅力所征服。【案例思考与分析】 暴羽老师凭借自己扎实的声乐功底,从板眼、躲板、拖腔等京剧知识入手,以京剧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方式,带领学生领略了传统的国粹,学会了演唱我是中国人,在场的老师们无一不为他们叫出京韵味十足的“好”。也许当时我们的心灵被震撼了,也许当时我们被京剧的魅力所感染了,但是当自己开始着手于去教学京剧时又开始迷茫了,无从下手,不会演唱京剧,对京剧只是略懂

7、皮毛的自己,怎样才能把京剧的知识教给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听京剧,唱京剧,笔者经过一番思考与摸索,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答疑解惑,从兴趣出发。 要想学京剧,首先要对京剧有个大概的了解,包括了解京剧的历史、发展、角色、唱腔、服饰、念白、伴奏乐器等相关信息,我相信暴羽老师在试教我是中国人之前,肯定搜集了大量的有关京剧的资料,不然,何以懂得什么是板眼,什么是拖腔?另外看着她熟练地操作着单皮鼓和竹板,可见她在伴奏乐器上必定也下了一番苦功。有一句名言: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要想帮助学生学习京剧,教师就要自己先补充能量,具备帮助学生答疑解难的能力。暴羽老师凭借自己扎实的基本功,

8、以字正腔圆、京味十足的念白和唱腔为学生做了一次次到位的示范,赢得了所有在场老师的阵阵喝彩,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京剧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感兴趣的事物,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更可以说兴趣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暴羽老师在课堂上上带领学生驾手腕,走圆场,找板眼,唱拖腔,激昂高亢地演唱我是中国人,正是从学生兴趣出发,步步为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带学生一步步叩响京剧的大门。 二、唱赏结合,予情感渗透 在课堂上,暴羽老师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激昂有力地学唱我是中国人,在

9、拓展环节更是将学生喜爱的唱脸谱引入课堂。脸谱是学生喜爱的,亦是学生熟悉的,唱脸谱作为一首欣赏歌曲,也作为一首现代京剧,巧妙地运用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传统的戏曲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歌曲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充分引起了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课堂中,暴羽老师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场景,提供充分的情感体验与情感传达的机会。在学唱与欣赏京剧歌曲的过程中,运用“口耳相传”、“口传心授”“我唱你跟”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加深对京剧的理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得到增强,为全省音乐教师在京剧进课堂的教学上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 三、合作学习,使人人参与

10、 音乐课堂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来说,音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而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且深刻的体验的。因此,音乐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 音乐课堂上,随着暴羽老师字正腔圆的演唱,学生已经不满足于静静地听,他们也想模仿京剧唱腔来亲身体验唱一唱。在师生合作过程中,教师演唱,学生做动作,每个孩子各自摆出

11、唱京剧的架势,驾着手腕,走着圆场,一步一迈,一步一拖腔,合作地不亦乐乎。生生合作,请一节奏感较好的学生上台演奏单皮鼓,其他学生边唱边做动作,俨然已成为本堂课的亮点。【拓展延伸】 有了暴老师的示范与前期的准备,笔者也跃跃欲试,尝试教学京剧。终于在2010年5月份,接中心校通知,上街道级公开课,于是选择现代京剧歌曲蝈蝈和蛐蛐。精彩片段呈现:一、图片导入师:这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辨别一下我带来的两幅图片。(出示两幅图片)谁知道这两只小昆虫分别是什么?生:蝈蝈 蛐蛐 蟋蟀 螳螂师:这两只小昆虫十分相像,就像一对小兄弟。绿色的这只叫蝈蝈,褐色的这只学名蟋蟀,北方人叫它蛐蛐。它们栖息在房间地头,吃庄稼的根

12、、茎、果实,是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现在同学们就来听一听这小哥俩在干什么?播放歌曲蝈蝈和蛐蛐(第一次听)生汇报。兄弟俩在互相吹牛皮。二、生体会歌曲的演唱情绪及演唱特点。师:同学们,咱们再来听一次,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你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我们以往学习的儿童歌曲有什么区别?(第二次听)生:诙谐、幽默;像京剧。师:同学们的感受能力非常好。蝈蝈和蛐蛐这首歌曲就是将京剧元素和儿童歌曲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首京韵儿歌。那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京剧的演唱有什么特点?生:三、京剧入门师:我们就先来欣赏一首京剧的著名唱段红灯记。(播放视频) 简单了解京剧课件出示:京剧的形成:京剧,又称“皮黄”,由

13、“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主要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月琴,小快板,大锣,小锣.。发音特点:直嗓、真嗓、吊嗓、喊嗓等京剧角色:生旦净末丑生:认真聆听、感受、了解。三、学唱歌曲蝈蝈和蛐蛐(略)【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的设计中,我打破以往的方式,将课设计为图片导入-初听歌曲体会情绪与演唱特点-京剧入门-教学歌曲-分角

14、色表演拓展-课堂小结,通过试教,我认为我这样的设计是有效的,可行的。 蝈蝈和蛐蛐图片的出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蝈蝈和蛐蛐这两种昆虫的外形特点及习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有效激发学生聆听的积极性,带着问题聆听,学生就有了学习任务,有了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就会集中精神听,去思考、寻找答案。两次的聆听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让学生对音乐的旋律有了初步的熟悉。京剧入门环节,带学生开启了京剧的大门,了解了京剧的形成、历史、京剧的角色、京剧的伴奏乐器以及京剧的发声技巧等,通过幻灯片显示的图片及视频,让学生既有视觉的冲击,又有听觉的享受,更有心灵的启迪。教歌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但是通过前面环节的带着问题聆听、

15、教师的范唱及京剧入门时伴奏的渗透,学生对此歌曲已经有所熟悉,且能随着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只是还欠缺那么点儿京味。小结时,我还出示了学生们喜爱的流行歌手周杰伦的霍元甲视频,因这首歌中有一小段是带有京剧味道的旋律,可以说是将京剧元素有效地融入到现代rap音乐元素中,学生非常喜欢,也将这堂音乐课推向高潮。课已结束,但学生还意犹未尽,我想,在这堂课后,不少学生将对京剧产生浓厚兴趣,也必将自己去找更多关于京剧的资料。课堂留给学生的是蝈蝈和蛐蛐,但课后带给学生的将是京剧带来的无限魅力,也必将会有更多的后生加入到喜爱京剧的队伍中来。 【尾声】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京剧发展至今是无数老一辈艺术家辛勤耕耘的结果,作为音乐教育者的我们必将努力使其继续耀眼夺目,让我们为京剧艺术尽一份微薄的力量吧!请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文化瑰宝,别让国粹销声匿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