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复习内容.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841528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建史复习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建史复习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建史复习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建史复习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建史复习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建史复习内容.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概况目的、要求首先从总体上掌握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各历史阶段所涉及的相关背景,初步了解建筑发展演变规律;掌握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建筑的产生及其类型实例(包括遗址、遗物);掌握古代各历史时期建筑特点以及它们具有的历史文化成就。思考与练习抄绘此时期重要建筑的平、立面图,分析各自的特点。(抄绘汉代墓阙立面图)第二讲 古代城市建设目的、要求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概况,然后按历史进程讲分别述汉唐至宋元再到明清时期的都城建设,及其各历史阶段所涉及的相关背景,重点对比分析“汉长安、唐长安、宋东京和明清北京与南京”几个都城的布局特点和城市形态,分

2、析相关的异同关系及其制约因素;并归纳总结考工记和管子城建指导思想。思考与练习1、北魏洛阳城布局的基本特征。2、唐长安城的布局及其历史成就。3、宋东京的都城由来及其格局创新。4、元大都到明清北京城的演变及其城市形态特点。5、比较唐长安与明清北京城市布局的异同关系。6、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体系。课后应加深对古代中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建设及其城建思想的理解,抄绘几个古城的城市平面图(简洁表示方法),熟悉其城市空间形态及古代城建思想的具体表现。第三讲 住宅与聚落目的、要求了解掌握中国历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住宅建筑的发展历史及其普遍规律;掌握住宅建筑所反映的自然地理气候、社会历史背景、婚姻家庭变化、

3、民族宗教信仰、审美价值标准和建造技术运用和建造材料的选择等等,掌握各时期人们的建构行为与居住行为对住宅建筑创作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本次课主要向同学们介绍了住宅建筑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自然人文背景的分析,分别讲述干栏体系、井干体系、土掌房体系、合院体系与天幕体系不同类型和形式的民居住宅,总结了它们的建筑技术和艺术特征,以及住宅建筑与地方文化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思考与练习1、区别把握不同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下的住宅建筑形式与特点。2、抄绘有代表性住宅类型特征的平立面图(干栏式建筑、一颗印民居)3、五种民居住宅类型体系的空间特点及成因4、建筑材料与建筑技术对地方民居的制约和影响。第四讲

4、宫殿、坛庙、陵墓建筑目的、要求掌握以宫殿、坛庙、陵墓空间形式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包括宫殿、坛庙、陵墓所涉及的相关社会背景和思想观念,并了解和掌握古宫殿、坛庙、陵墓建筑彼此的时代特征和相互区别。熟悉唐代大明宫、明清故宫、天坛平面布局特点。思考与练习1、思考古代宫殿型制的演化及其重要的影响作用。2、陵墓建筑的时代特点及其环境选址的思想依据。3、抄绘此时期重要建筑的平、立面图。主要记背唐大明宫、明清故宫和天坛的建筑平面图及建筑思想表现。第五讲 宗教建筑目的、要求分别掌握各时期不同类型的寺观庙宇、塔幢和石窟的建筑形式与特征,重点掌握佛教建筑的风格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宗教思想;掌握塔幢、石窟建筑结

5、构与形式的相互关联。思考与练习抄绘佛光寺建筑的平、立面图,分析其建筑的风格特点。掌握五种佛塔(举出实例)的建筑形式及其特征。第六讲 园林建筑目的、要求在从社会、经济、建构技术、艺术、材料工艺创作思想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承上启下,介绍从古至今园林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要求分清和掌握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建筑作品的渊源关系、异同特征、经营布局思想及其审美追求。思考与练习1、区分不同文化背景下南、北方园林建筑的特点2、区分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所表达的主题,以及这两种园林的造园手法及布局特点3、对比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布局的文化差异性。重点复习北京北海、颐和园和江南私家园林名园的

6、空间布局,并抄绘平面图。(平面示意图)第七讲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技术特征与演变目的、要求要求掌握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核心的技术构架内容,并以宋代营造法式为基础,从构成古建筑的外部形态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到内部梁柱构架体系大木作的柱、梁、檩、椽及斗栱安装和小木作的门窗装修彩绘作系统的了解,(熟知组成木构架各个构件的名称、部位和结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会判别木构架在不同时代所显示的技术特征和影响变化。)思考与练习1、思考古代木构建筑构架组合的基本方法。2、各种构件所处的空间部位及其建筑特点。3、组成斗栱的各种构件名称和作用。4、屋顶形式(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及其卷棚、重檐形态,并画出各自正立面、侧立面和屋顶平面简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