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2.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0841140 上传时间:2024-04-0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道路勘测设计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道路勘测设计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道路勘测设计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道路勘测设计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2.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及道路运输1.交通运输方式组成 (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 2.运输方式的特点铁路:远程客货运量大、连续性较强、成本较低、速度较高,但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定点运行,中转多,最适合于长距离大宗货物; 水运:水运通过能力高、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投资省、 但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连续性较差、速度慢,最适合于担负时间要求不紧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 航空:运输速度快、两点间运距短,但运量小、成本高,通常承担各大城市之间和国际间的快递客运、以及报刊、邮件、精密、急需货物的运输; 管道:连续性强、成本低、安全性好、损耗少的优点,但其灵活性较差、运输对象单一、

2、通用性差;仅适用于油、气、水等货物运输; 道路:道路运输机动灵活、批量不限、货物送达速度快、覆盖面广、但养护、运营费用较高,最适合于中短距离的旅客运输和所有货物的运输。3道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道路是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公共基础设施,道路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也处于基础地位。 道路运输的作用:(1) 道路运输是最便捷也是唯一具有直达功能的运输方式。道路运输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自成运输体系,这是其独特的直达运输作用。(2) 道路运输具有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其他运输方式在组织运输生产中需要道路运输提供集散条件,运输方式之间的运输生产衔接也需要通过道路运输完成,是实现门到门服

3、务不可替代的运输方式。(3) 道路运输的通达深度广,覆盖面大。道路可以通道工矿企业、城乡村镇,甚至可以到户。(4) 道路运输的发展是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高效快捷运转的重要手段,起主导作用。(5) 道路运输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速度最快和主要的运输方式。道路交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现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4道路的种类 道路按其用途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等。第二节 我国道路现状与发展规划1道路现状 (道路发展的突出成就就是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统称为高速道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道路是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2全国公路总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数量少,按国土面积

4、计算的公路网密度仍然很低,只相当于印度的1/5,美国的1/7,日本的1/30;二是质量差、标准低,在通车里程中,大部分为等级较低的三、四级公路,还有达不到技术标准的“等外路”。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加快新建公路的建设和低等级公路的改建,将是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任务。3城市道路网最具特设和深远影响的是采用九经九纬组成的棋盘式道路网,并设有环城道路和市郊道路。4公路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近期达到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的制约状况有明显改善。 第二阶段: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阶段:将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

5、家水平。5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 该规划由5条南北纵线和7条东西横线组成,简称“五纵七横”,总里程约3.5万公里,总投资9千多亿元。该规划全部是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其中高速公路约占76%。 6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以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高速公路网是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包含“五纵七横”在内,总规模约8.5万公里,其中主线6.8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约1.7万公里。第三节 道路的功能与分级1道路功能 道路功能是指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它包括通过

6、功能和通达能力。 通过能力是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安全、快捷、大量交通的特性;通达能力是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与出行端点连接的特性。2公路按功能分类可划分为干线公路(主干线公路和次干线公路)【高效的通过性】、集散公路(主集散公路和次集散公路)和地方公路【提供通达性为主】三类。3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分类划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四类。4公路分级(分级的依据:功能,拟建公路是作为干线公路还是集散公路或支线公路;适应交通量,由各级公路服务水平与所具有的通行能力决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

7、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5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60000100000辆。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多车道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55000辆。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

8、平均昼夜交通量为500015000辆。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6000辆。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400辆以下。全部控制出入的高速公路应符合的条件:必须具有四条或四条以上的车道,必须设置中间带,必须设置禁入栅栏,必须设置立体交叉。5公路技术标准是指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公路技术标准反映了我国公路建设的技术

9、方针,是法定的技术要求,公路设计时都应当遵守。确定各级公路的技术指标的因素:(1)路线在公路网中的功能;(2)设计交通量和交通组成;(3)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是在考虑路线的使用功能和设计交通量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的技术政策制定的,是技术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它对公路的几何形状、工程费用和运输效率影响最大(作用)。 6城市道路分类(分类依据: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为城市中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特征:机动车道两侧不应设置非机动车道。对向行车道之间应设置中间分隔带,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沿线两侧不能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

10、共建筑物的进出口,对一般建筑物的进出口应加以控制,当进出口较多时宜在两侧另建辅道。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特征:非机动车交通量大时应设置分隔带与机动车分离行驶,两交叉口之间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隔带宜连续。主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次干路:集散交通,兼有服务功能特征:次干路两侧可设置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并可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场,公共交通站点和出租车服务站。支路:解决局部区域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可与平行于快速路的道路相接,但不得与快速路直接相接。支路需要与快速路交叉时应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跨过或穿过快速路。7城市道路分级(分级依据:城市规模、设计交通量、

11、地形等) 分级:除快速路外,其余各类道路按照分级依据划分为、级。大城市采用各类道路中的级标准,中等城市采用各类道路中的级标准,小城市采用各类道路中的级标准。城市可按照其市区和近郊区(不包括所属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划分为:大城市(指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20万50万)和小城市(20万以下)。第四节 道路设计控制(道路设计控制是指对道路几何设计起控制作用的因素)1自然条件 影响道路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水文地质、地质、土壤及植被等,这些自然因素主要影响到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方面。地形:决定

12、了选线条件,并直接影响道路的技术标准和指标。按道路布线范围内地表形态、相对高差、倾斜度及平整度,将地形大致划分为平原、微丘地形和山岭、重丘地形。平原地形:指一般平原、山间盆地、高原等,地表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微丘地形:指起伏不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100m以下,布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对于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宽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多在5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布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也属平原微丘地形。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面自然坡度大多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

13、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桥、隧、涵及防护支挡构造物增多,工程数量及造价明显增加;重丘地形:指连续起伏的山丘,且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多受地形限制;高原地带的深浸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也属山岭重丘地形。气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路基水温状况,以及泥泞期、冬季积雪和冰冻期等路面使用质量。水文:决定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大小,水文地质情况决定了含水层厚度和位置、地基或边坡的稳定性。地质构造:决定了地基和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决定有无滑坍、碎落和崩坍的可能,同时也决定了土石

14、方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和筑路材料的质量。土壤:是路基和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也影响路面类型和结构的确定。植物:影响暴雨迳流、水土流失程度,经济种植物还影响到路线的布设。2交通特性A. 设计车辆【设计车辆是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可分为四类: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前三者为公路标准)、铰接车(城市道路)。】小客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为6m,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为12m、确定路缘石或交通岛的转弯车道半径时,一般应以鞍式列车的转弯半径作为控制。自行车在城市或近郊数量较多,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自行车的外廓尺寸为宽0.75m,长2.00m,载人后的高为2.25m。B. 设计速度和运

15、行速度设计速度(又称计算行车速度)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设计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道路的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直接与设计速度有关。同时也影响车道宽度、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l 高速公路其设计速度宜采用120km/h或100km/h;当地形等自然条件限制时,经论证可选用80km/h;个别特殊困难地段因修建公路可能秀发病害时,经论证并报主管部门批准时,其局部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60km/h。 l 一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且纵、横向干扰小时,宜采用设计速度100km/h或80km/h。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应结合混合交通量、平面交叉间距等对设计速度60km/h或 80km/h进行论证比选。l 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可选用 80km/h;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二级公路位于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山区,经论证该路段的设计速度可采用40km/h。l 三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宜选用40km/h;位于地形等条件受限制的路段,宜采用30km/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