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抑郁心理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修改).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84079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视抑郁心理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正视抑郁心理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正视抑郁心理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正视抑郁心理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修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正视抑郁心理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修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正视抑郁心理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修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视抑郁心理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修改).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视抑郁心理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江苏省江都中学 黄爱武摘要:抑郁心理是中学生中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不仅增加痛苦的心理体验 ,损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行为密切关联。因此,青少年抑郁心理症状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试从问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疏导的对策等方面 ,对影响中学生抑郁心理进行探讨 ,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定的预防措施。关键词:中学生 抑郁心理教育策略 一、问题的表现个案一:某重点中学一位高三学生由于患上抑郁症而休学。该生平时成绩优秀,但是总觉得自己在学习上做得不够完美。每当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时,他就会感到挫败,久而久之就产生了

2、厌学、避世心理,他开始逃学进网吧。他告诉医生:“我一点也不喜欢上网,网游时我心中充满了罪恶感,但是我不敢停止,因为回到现实中我就会感到压抑和绝望。” 个案二:小王一直很乖,上初中时成绩还不错,但是上高中后他就性情大变,整天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家人在屡次斥责他没有效果后,将他带到了心理诊所,结果专家诊断为抑郁症患者。原来一向成绩不错的他没有考上梦想的重点中学,虽然父母花钱让他进了一所重点中学,但是他仍然觉得心里愧疚。在班上,他暗恋一位漂亮的女生,曾尝试过表达,但没有得到那位女生的回应,觉得自己好没面子。个案三:小张正读初三,本来挺开朗的他突然在班上表现很失常,下课的时候经常一个人默默地坐

3、在课桌上,与同学几言不合就动手打人。有一天他找到班主任老师,紧张而急促地说:“我完了。开学一个多月了,我上课经常头疼,晚上几乎通宵失眠,白天神思恍惚还经常呕吐。”说着懊丧地抬手扶了扶眼镜,右手腕上一道伤疤赫然而现,这是他不久前试图割脉自杀留下的痕迹。接着,他又说:“老师,死亡好吗?以前有个被从死神手里救回来的英国人说他在临死之前想到的尽是人生最愉快的场景。” 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悲伤、消沉、沮丧、不愉快等综合而成的情绪状态,是人类心理失调的最主要和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几乎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体验过的情感的“心理感冒”。联合国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抑郁是1990年世界致

4、残的首要原因,权威人士估计,若将轻型抑郁包括在内,抑郁症在全世界的患病率约为11。并预测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全世界引起死亡和残疾因素中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在我国,对抑郁症尚无精确统计,但实际上抑郁症随时随地可以在人们的身边出现,只是人们还没有正视这个心理第一疾患而已。不能正视原因有三:一、不认识抑郁症,二、不敢正视抑郁症,三、不知如何对待抑郁症。青少年是人的一生中身体与心理变化发展最明显的时期,也是情绪情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业竞争的加剧,中学生心理障碍有增长的趋势,年龄也趋低龄化。表面上热热闹闹的校园生活后面,其实隐藏着许多孤独无

5、助的心。说起中学生心理问题,许多学生觉得“抑郁”是主要问题之一。有调查表明,在14到18岁的中学生中,抑郁症患者以每年9.7速度递增。近10年间,全球最少有1400万中学生患有此病,抑郁症正在加速向中学生走来。 抑郁心理是中学生中较常见的一种心理失调症,是中学生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青少年忧郁症的症状一般可分为三大部分:情绪上出现低落、不快乐、忧郁、自觉没有价值、易怒、自杀意念等;身体上出现全身不适、没有体力、容易疲倦,没有胃口或者多吃、失眠、易醒、早醒等;行为上出现不专心、没有精神、没有活力、失去兴趣、成绩退步、不愿意上学、自伤行为、自杀行为等。 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下的中学

6、生,经常生活在焦虑的心境中,他们内心孤独却不愿向同学和老师倾诉;在学习上,他们经常精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成功的愿望,但因他们对挫折的忍耐力差,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常常因考试的失败而感到痛苦和恐惧,自卑、自责。心理医生断言,心理疾病对中学生自身生存和健康的威胁,将远远大于生理疾病。抑郁心理状态不仅增加痛苦的心理体验 ,损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行为密切关联,因此青少年抑郁心理症状的预防与控制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促进的重要研究课题。二、产生的原因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特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

7、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自身因素;二是家庭因素;三是学校因素;四是社会因素。 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抑郁心理,既受他们个性、意志等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家庭等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人们对抑郁情绪的发生原因所知甚少,可以断定,抑郁与遗传和环境影响均有密切关系。其产生主要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内部因素 心理发育不良,是产生抑郁情绪的基础。中学生自尊心较强,但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中学生也容易形成不良的认知模式、非理性思维,这些都会诱发抑郁情绪。 抑郁者的性格一般内向、文静、不爱交际、孤僻、多疑、倔强、违拗、依赖、孤独,常常注意事物的消极面。这

8、种性格特征的人很容易患上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学生对事件的处理。 有些人的抑郁情绪还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有关。 2外部因素 丁新华等(2002)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中学生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发现,学习负担重、受人歧视冷遇、不喜欢上学、家庭经济困难、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升学压力、被盗或丢失东西、考试失败或不理想、受批评或处分、生活习惯明显改变、恋爱不顺利或失恋、被罚款等12类生活事件进入对抑郁的回归方程,对抑郁的预测作用较大 。另外,现代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自小生活比较顺,经历的挫折比较少,自理能力较

9、差,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常常无法自如应对。因此,难免会产生一些抑郁情绪。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来自于社会、家长和教师的过高期望以及对他们的负面评价也是高中生产生抑郁情绪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为:(1)、学习压力巨大的压力往往是现代人抑郁的源头。当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在一些中学还相当普遍。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活泼好动,乐意交友,但面对“苦读升学书”的“应试活动”,他们的人际交往却相对贫乏。目前,一些中学生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他们的大部分时间被迫用在学习上,而无暇顾及朋友间的情感沟通。学校-家庭(或宿舍)两点一线,上课-作业-考试三位一体,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广

10、泛的兴趣和爱好,往往使他们感到生活单调乏味,产生孤独和寂寞的情绪。(2)、教育缺失一直以来,我们过于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情感个性需要。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要面临着残酷的升学压力,学生被迫将大量时间用于繁琐的知识和技能的记忆和训练中,作为“人”的情感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忽略了。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应试的机器来对待,压抑学生的个性,封闭学生的情感,在缺乏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情商”如何能健康发展?对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从思想品德上分析得多,而从心理上分析得少。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

11、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等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而传统文化倍加推崇的师生关系被打破,更使青少年失去可容健康心灵成长的大片土壤。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间交流互动减少,情感和思想交流渠道不畅,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渐行渐远,而教师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及有偿家教、鄙视成绩差的学生等现象更使师生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调查中,有71.7%的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一般”,甚至有6.5%的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差”,这种现象客观存在,且已不是局部、暂时的个别现象。 (3)、家庭影响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

12、,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其中,影响最为重要和突出的,则当数父母的文化素质、教养方式、健康状况、夫妻关系、经济状况及父母的品德行为等因素。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来自生活困难或单亲家庭。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张大生更是一语中的: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家庭。家庭主要成员不良行为对学生有着直接教唆或间接暗示的影响: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离婚、丧偶等),中学生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容易产生焦虑症和抑郁症;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娇惯,容易形成他们的骄傲、任性、无原则的心理疾病;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或打骂,容易形成他们的胆怯、自卑、粗暴、对立或不诚实,甚至患恐惧症。学生的心理异常有时是

13、由于父母的心理病态引起的。人们发现,父母情绪低沉、抑郁,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后18 个月内,往往会造成孩子终生情绪抑郁。父母胆小怕事、忧虑重重,其子女也易于焦虑,害怕现实。父母对子女不切合实际的要求,容易使学生造成精神负担过重,而导致神经衰弱或癔病。(4)、校园暴力在许多人看来,暴力行为和学校是不沾边儿的事,但严峻的事实是:校园中的确存在着暴力行为。因受校园暴力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占有一定比例,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抢劫和勒索,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心理上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而学校及家长往往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点对准校外,却忽视了同为学生的校内施暴者。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有意无意间

14、使用的各种不尊重学生的语言,对学生实际是在实施一种冷暴力,给学生带来的心理阴影将更深、更久。(5)、社会环境。伴随社会转型成长的当代青少年,不仅时刻感受和体验着竞争的无处不在,而且他们也必须面对成人社会为他们设定的价值取向:学习不好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赚不到大钱无法享受生活枉为人生。“金榜题名有人喝彩,名落孙山被人轻视”,应试教育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影响等社会风气更是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学业的竞争、就业的压力,无处不在的考试、淘汰使得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难以获得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总之,中学生患抑郁症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心理发育不良,这是患病的基础。二是高期望值的压力,这是患病的条件。

15、这种“外挤内压”造成的心理冲突,在中学,特别是初三、高三这个阶段使这些学生不堪重负而导致精神受损。三、疏导的策略以上种种原因,在引发中学生抑郁心理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使中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产生无助、无望、自我无能的心理,并且使他们长期处于焦虑和恐惧心理状态之中,对前途丧失信心。下面就针对以上原因,就如何预防抑郁心理提几点建议。 1、端正认识。知识就是力量。对抑郁症的了解越多,你能给予他的帮助就会越大。首先要认识到抑郁是一种已被医学确认的疾病状态。目前还有相当多的人认为抑郁源于性格上的软弱,当听说某人有抑郁时,会觉得:“他就是太脆弱了,什么艰难都没经历过,还抑郁,我看就是没事闲的”类似的

16、民间说法还有很多版本,言外之意就是我没有这个问题,因为我坚强我优秀。这种感觉会让抑郁的人对自己更加怀疑,认为自己失败到连快乐的能力都丧失了。 抑郁不是过错,它是你碰上压力的应对方式,需要小心的是抑郁会“变脸”。我们在抑郁的时候,有时不是用自己的心理来说话,而是用躯体来说话。身心合一,这可能恰恰是情绪对我们的表达,给我们的信号。巨大的压力往往是现代人抑郁的源头,但是,对压力的看法及应付方式,比压力本身更加重要。我们的人格、气质、价值观,既可能会保护我们免受抑郁的侵袭,也可能把我们往抑郁推得更近。通常大家不敢正视抑郁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抑郁的理解,他们把抑郁状态、抑郁性神经症和精神病性抑郁混淆起来。听到抑郁便与严重的精神病联系起来。其实并非如此,平时最常见的是抑郁状态。应注意这样几点:其一,这类患者不需要长期休学治疗,一般在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