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复习计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835048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复习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复习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复习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复习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复习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复习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复习计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复习计划第一阶段复习由于书本77-91页那些题汲及了1-3年级的所学的主要知识,所以我准备以这些习题为切入点带领同学们回顾旧知识,并且我会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比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让复习课焕发生机,让起“旧饭”炒起来一样香。这一阶段我安排了3个课时。 第二阶段复习第二阶段复习本学期所学知识,因为期末考试主要是以本学期所学知识为主,所以我对这一阶段复习做了较详细的计划。各单元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与复习策略第一单元 元、角、分与小数1、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看纸币标价标错:如给出纸币10元、2元各一张,5分硬币一枚,让学生填写_元_角_分,有可能会写成10元2角5分;给出

2、20元一张,5分硬币一枚的,会写成20.5元;给出1角一张,1分和5分硬币各一枚,会写成1.17元或1.6元。另外有个别中下生对于要求填写成_元_角_分与_元的这两种形式会混淆。分析:一是没有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给出的纸币,二是对小数的意义还未完全理解,没能将元角分填到相应的小数位上,三是没能把握题意,对题目要求不理解。(2)读法错误:如将3.21读成三点二十一元,小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读法读,小数没带单位会读成有单位的,有单位的会读成没单位,写出读法时还写成阿拉伯数字。分析:一是没能掌握小数的正确读法,二是受学习的定势思维影响,不加分析的就将读法写出,没审清题。(3) 在比较小数大小方面:如6.

3、01与6.10,还有3.50与3.5这些类型的比较,学生容易错。分析:没看清题目,没完全理解小数意义,不是数位越多,小数值就越大。(4) 小数的加减运算:如15.26+3.5,1.24+0.6,5-2.3等,这些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分析:主要是错在口算上,学生容易受学习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反末位对齐就加,而在列竖式方面学生就会把小数点对齐了再计算。2、单元复习策略:创设一个大的购物环境,将复习内容合在一起(1)针对学生看纸币,写错价钱和读法错误的问题,创设购物情境老师可以模仿上面学生的错例,拿出纸币去买东西,让学生写出老师找付的钱数。并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A、如给出纸币10元、5

4、元各一张,1分硬币一枚,让学生填写_元_角_分B、给出50元一张,5分硬币一枚写出是_元_角_分C、给出1角一张,5角一张,2分和5分硬币各一枚要求填写_元(2)让学生写出情境中各种标价物品的钱数,这些钱数可设置为5.10元、5.01元、4.90元、4.00元,并将这些小数进行大小比较。(3)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提出数学问题,结合学生的计算,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在此过程中,适时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学生的审题习惯第三单元乘法1、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在整十整百数的计算中,5040这种计算,答案常忘写计算得到的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常忘记加进位,造成计算的失误。(

5、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计算失误而造成的结果,不能习惯性的去判断答案的合理性,做完就算。(4)个别学生还是会将四则混合运算中一些题的运算顺序弄错。分析:计算不熟练,对同一情况反复错,缺少总结。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验算习惯。2、单元复习策略:(1)将乘法的计算练习放到每天的作业中,复习课上针对学生的口算,我会出以下一组题A、5040= 8150= 7030= 14050= 28200=B、150+505 336-366 270930 163-632 47+233 84042 (2)复习课上再将平时学生容易出错的题汇集在一起,让学生再做一遍,做完后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然

6、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我会出以下一组竖式计算2992 5476 678 7727 (3)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引导他们都想一下答案有没有可能,以此检验自己答案是否正确。第五单元认识分数1、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A、对于一种物品占全部数量的几分之几的这种类型的题,有学生会将分子当作物品所占的份数。如有6个苹果,让学生涂出它的三分之二,个别学生只涂两个,将分子当成要涂的个数。B、在写读法的时候,常将读法写成6分之1,读法与写法还是没有完全区分,个别学生会将六分之一写成6/1,按着读的顺序从上往下写。C、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时候

7、,有些学生会将分子相同与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方法弄混,个别学生会看着图,将剩余的部分进行了比较,也就是如果1/6与1/5比较,因为1/6空出的部分比1/5多,所以1/6比1/5大。D、对于与线段有关的分数,学生比较容易犯按线段的点去数,而不是按线段的数量去数的错误。(2)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运算时,有个别学生会将1/4+1/4算成2/8,而4/9-4/9=1/9(3)学生对于像P63第5题这种题,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将每人吃的块数都看作分数,如女孩吃的是这个月饼的2/6,而男孩吃的是这个月饼的3/6,所以他们一共吃了这个月饼的5/6。而另一种则是先算出两人共吃了5块,

8、然后吃的是这个月饼的5/6。但单元测验卷中有一题相似的题,但没给出总的数量,只给出了分数,但有学生还是按上而的后一种思路,将分母看作了总的数量,在这题中就不行了,因为这时的分母不是总的数量,但若是将分母看作了总的份数,然后分子按份数这样计算,那就可以。但建议还是引导学生直接按分数去进行计算。分析:出现问题的学生,对分数中分母与分子的表示意义没有完全理解与掌握,因此常出现混淆。2、单元复习策略:(1)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口头表达,利用大量的图形与物体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针对学生常出现在问题进行,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在此过程中,要强化单位“1”的意义,把什么看作了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并

9、将分数与除法意义紧密相联。(2)针对同分母加减相关内容,可以做一些相关内容的口算,做一些与分数相关的简单问题,我会出以下的这些题。A、口算:1/3-1/3= 1-2/6= 4/7-3/7= 1/5+1/5= 4/6+2/6=B、有一堆苹果,小明拿了这堆苹果的1/12,小青拿了这堆苹果的6/12,剩下的都给小丽了,小丽拿了这堆苹果的多少?谁拿得最少,比最多的少多少?C、两杯同样多的水,冬冬喝了这杯水的3/6,丁丁喝了这杯水的4/7,谁喝剩的多,多多少?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1、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 在画图方面,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移动方向基本不会错,

10、但在移动的格子数上,学生常会数多或数少。(2)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有些学生会没看清对称轴的位置而画错,有个别学生会将对称图形画成相同的图形,而不是对称的。分析: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只能加强这方面的操作。2、单元复习策略:(1)利用小方格纸,同位互相画出简单的图形,然后按要求移动,在画图的过程中,强化学生要找对应点,去检验自己是否画对。(2)将移动后的图形,设定一条对称轴,然后画出对称图形画的过程中,可由老师给定一个简单图形,再由学生模仿地画在小方格纸上,再说要求,与同位交换练习。第四单元面积1、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学生在选择单位的时候,如果只给面积单位,或是只给长

11、度单位,那么问题就不大,但当两种单位一起给出的时候,学生就容易将其弄混。部分学生对平方千米和平方公顷,没能形成表象。(2) 学生能背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但如果题目进行了一些转换,如给出了长方形的周长与长,求面积,就会有个别学生不能将公式转换。另在做题过程中,没看清题目的单位,不能正确的将单位进行转换后再计算。(3)如这种题:长为15米,宽为6米的菜地,如果每平方米种10棵白菜,这块菜地可以种多少棵白菜?会有部分同学到最后求多少棵白菜这一步用了除法。2、单元复习策略:(1)加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练习,穿插些其它的单位,强化学生审题的习惯: 2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200平方米=(

12、)平方分米 3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千克=( )克 5米=( )分米 6吨=( )千克(2)加强对正方形与长方形公式的理解,做些灵活性强的应用题练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培养学生养成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A、长为15米,宽为6米的菜地,如果每平方米种10棵白菜,这块菜地可以种多少棵白菜?B、学校打算在边长为12米的教室,铺上边长为3分米地砖,铺这样一个教室,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1、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学生能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

13、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总体来说,对此单元掌握的较好。(2)但容易在计算的过程中出错, P70小熊卖冰糕这种情况,有个别学生不能理解这种情况就是要求出三周的平均数,以推算出这周该买多少箱。对不是直接要求平均数的问题,不一定知道是用平均数解决。2、单元复习策略:(1) 布置学生回家找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例子。(2)加强学生对答案的估算能力,以此检测答案是否有可能计算错。在列出可能性的结果过程中,引导学生有序地将可能性的结果列出,而不是想到什么就列什么。复习课时安排:内 容课时复习要点数与代数元、角、分与小数2节1、能认、读、写简单小数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3、会进行一些小数的加减运算4、能

14、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乘法1节1、正确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2、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认识分数1节1、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会比较分数的大小3、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运算4、会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空间与图形对称、平移和旋转1节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会识别轴对称图形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面积2节1、理解面积的含义2、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千米2、公顷)3、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4、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5、会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统计与概率统计与可能性1节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2、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3、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4、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第三阶段复习这一阶段我会安排一些综合练习以查漏补缺,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这一阶段计划用2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