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人的课堂.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0828314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班人的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全班人的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全班人的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全班人的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全班人的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班人的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班人的课堂.doc(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学生调查问卷1、你觉得课堂上收获大吗?A.很大 B.还行 C.没收获2、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语文知识?A.知道较多 B.知道一点 C.不知道3、你能一口气背出多少个优美的句子?A. 三句左右 B.五句左右 C.十句以上测试结果:在“你觉得课堂上收获大吗?”这个问题中选A的约占15%,选B的约占50%,选C的约占35%。在“你是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语文知识?”这个问题中选A的约占7%,选B的约占45%,选C的约占48%。在“你能一口气背出多少个优美的句子?”这个问题中选A的约占77%,选B的约占15%,选C的占8%。“知不足”也是一种收获与闫老师一起听课沁园路小学刘素文今天,有几个刚毕业的老师到我校

2、试课,刚好是讲三年级的课,我只好去听。讲课老师的素质很好,可是很明显对教学目的的把握不太恰当,对学生的关注也不够,只管老师自己讲。我听得索然无味,不知道自己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对身边的闫老师说:“闫老师,我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完,作文没有改,明天的课没有备,中心校还有个表也没有填,我来听这样的课,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是不是浪费时间呢?”闫老师说:“吸取经验是一种学习,汲取教训就不是学习了吗?”想想也是。于是,用心地听。老师讲的是一面五星红旗一课,她让学生用上“五星红旗”来给各段概括小标题。概括到第10段的时候,老师分析地比较细致,说作者如何的热爱尊重五星红旗。我在想如果我来讲,应该怎样讲?不能仅

3、仅局限于课文的内容,要落脚在写作上。我准备抓住第9、10段,引出检阅一课的矛盾心理描写,从作者的行动看出作者所做的选择,欣赏第10段的动作描写,让学生继续练习动作描写。与闫老师交流,他说:抓什么点都行,如果抓写作的点,课文后面有一道题我们来画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抓这个点也可以,关键是如何给学生一个学会的过程。”那么,“教学生概括小标题”也可以了,可是如果我去落实这个点,该怎样让学生学会概括小标题呢?”思考中间,老师又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了。我又想复述的方法有哪一些?我们怎样给学生一个学习、学会的过程呢?听课活动结束了,总结自己知识上的收获有二:一是自己对一面五

4、星红旗这一课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二是知道自己应该去备语文概括段意的方法、复述的方法。今天,让我深深地懂得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学习,学习别人的经验是一种学习,学习别人的教训,知道自己的“不足”,引发自己学习的动力,加强自己的学习力,这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游走”的三重境界听闫老师讲月球之谜有感沁园路小学刘素文今天在三(2)班听了闫老师讲的一节课月球之谜,我最大的感受是闫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处于高度的关注状态。这一点体现在他在课堂上不停地游走于学生之间,他的眼睛一直看着学生,或前或后,或左或右;他的脚步一直穿梭在学生中间,或竖行或横行;他的耳朵和嘴巴也是属于学生的,一直弯下腰在听学生说,一直在看学

5、生写的是什么。我不由想起了“全神贯注”这个词,不由地想起罗丹修改雕塑时的状态。听完课,我和李艳霞、王亚亚、闫老师进行交流,我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闫老师说他在教室里的“游走”,都是有收获的,或是发现了学生易写错的字,或是发现了学生独特的思维视角。的确是这样,我想起刚才的课堂上有个学生在树上把“羡慕”的“慕”写成了“幕”,闫老师游走时发现了这个学生的错误,就让这个学生把这个字写到黑板上,让学生给这两个形近字组词,以达到辨析词义的目的,接着告诉学生“羡慕”存在于人的心里,“慕”的下面其实是“心”的变形,所以是“小”字右边多了一点,然后让学生书写。这样,教学的资源完全来自于学生,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6、这个易错的字就牢牢地记在了学生的心里。闫老师让学生交流如何记住生字时,有个学生说:悬崖在山上,“悬”字里为什么没有“山”呢?闫老师听到了他的话,让他把“悬崖”这个词写到黑板上,学生就发现,“山”字原来在“崖”字里呀。闫老师游走时,还发现有个学生把“悬”字上面多写了一横,就让这个学生到黑板上写这个字,让其他学生发现他的错误,又让这个孩子伸出细细的手指,擦掉那条多出来的横,我想他不仅擦掉了黑板上的一横,也擦掉了他脑子里的一横。想到此,我深深检讨了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我也不停地游走,可我的游走目的是为了恫吓学生:我就在你身边,不准乱!当学生同桌交流的时候,我可不想弯下腰听他们说一些没有意思的话,如果他

7、们不乱,我宁可看窗外的大树。听了我的话,李艳霞也笑了,说:“我是这样游走的仰着脸走下讲台,走了一半又上讲台上去了,我的意思是:听课的老师,你们看,我走下来了啊!可别说我不关注学生,一直站在讲台上”。我们都笑了,“游走”也有三重境界啊,李艳霞的第一重境界装腔作势型;我的做法是第二重境界严厉看管型;闫老师是最高境界关注学生型。学记中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闫老师跟学记学课改中说:“禁于未发之谓豫”,还没有发生时能事先预知,从而采取措施避免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消弥于无形,叫做豫。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肯定会有学生心不在焉,交头接

8、耳、瞌睡或做小动作。这些现象都是可能发生的,那么是等学生发生了进行处罚呢?还是禁于未发?自然是禁于未发最好。如何才能禁于未发呢?方法是很多的,不同老师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我的方法是不断地在教室里游走,一来方便学生问问题,也便于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二来可禁学生的不良动作于未发,因为老师三五分钟就会从学生身边走过一次,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做违反课堂纪律的事,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段话我早就读过,却只做到了第二点,今天对“游走”的三重境界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希望明天我能做得更好!紧紧围绕“表达”去教学“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课堂实录与反思沁园路小学刘素文今天早上第二节、第三节,我校的酒玉娟老师

9、与闫合作老师同课异构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课。酒玉娟老师的课层次清楚,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提示语的使用”,最终课堂教学落脚在写作上,用“中式教育”的理念去看,酒老师正走在课改的路上。闫老师的课堂以“表达”为主要目标,课堂的每个环节,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紧紧围绕“表达”去教学的。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篇文章的话,闫合作老师的课堂紧紧围绕“中心”去表达,与“中心”无关的内容都舍得“略去”。下面我整理闫老师的课堂实录如下,兼谈自己的反思。一、开口师:你们在家会不会问“妈妈好”?生:不会。师:为什么?生:害羞,不好意思。师:一起问就不害羞了。生:妈妈好!师:能连起来问吗?生:妈妈好!爸爸好!爷爷好

10、!奶奶好!师:今天晚上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问好。知道为什么让你们问好吗?生:不知道。师:因为爸爸妈妈很关心我们,我们却没有关心过他们。(反思:这个开口环节依然是给学生一个话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张嘴去说,以达到每个学生都能迅速投入到学习中去的目的。同时,这个话题也是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亲人的教育。)二、学习课文,学习表达师:本单元讲的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第一课是生:地震中的父与子师:第二课是生:慈母情深师:第三课是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师:连起来说一说。生:(自己说。)(师指名说,然后让学生一齐说。)(反思:我理解这个环节一是对本单元前两课的“习”,同时也是组织教学,又给学生一个同

11、时开口的机会,老师不仅关注学生讲说的内容,还关注学生投入的热情。老师走到每一个学生身边,让没有坐直身子的学生坐直,让没有大声讲说的学生放大声音。)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表现的是父子之情,你们看到的最感人的是什么?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师:你们听到父亲的声音了吗?什么声音?生1:阿曼达!我的儿子!生2: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生3: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师: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

12、形,我们没被砸着。师:这是什么声音?是父亲颤抖的声音,是爱的声音。(反思:这个环节对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内容进行复习,目的是复习课文中的“对话”,从而进行写作中“对话”方法的学习。)师:慈母情深中有没有母亲的声音?生:母亲大声说:“你来干什么?”师:我生: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妈干活!师:我要钱生:要钱干什么?师:买书生:多少钱?师:一元五角师:母亲说的只是话吗?有没有提示语?生:母亲说的是爱,没有提示语。(反思:这个环节对慈母情深的对话内容进行复习,巧妙之处在于学生开始读母亲的话,老师接着读作者的话,自然而然和学生进行对话,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没有提示语的时候,文章所表达的母亲对儿子的爱。老师和学生自

13、然对话,也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复习课文内容,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对话中“提示语”的运用。)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你能听到谁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先请大家自己说一说。(生自己大声说,然后在老师示意下交流。)(反思:让每个学生都大声说一说,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学会了。让每个学生都先“习”,复习过后,每个学生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是孔子教学法“育”法中的集体教学。)生1: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声音较平淡)生2: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读出了惊奇的感觉)生3: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声音很低)师:这是一个害

14、怕吓着孩子的妈妈。生4:(又读)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还是较低)师:读得好不好?生:不好,声音太低了。师:你们读得都很好,都出了你们最好的水平。这一段话有多少种读法?生1:2种。生2:3种。师:这句话有无数种读法,世界上有无数个妈妈,每个妈妈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读法都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觉,都是最好的读法。大家自己读自己的,再读。(生大声读。)(反思:目前,我们的语文课朗读指导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要指导学生读出一样的声音,一样感觉。因此,学生对朗读也没有什么兴趣,不知道怎样才能读得更好。其实,每个人对课文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读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学生喜欢读,读出自己

15、不一样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老师在此给学生渗透一种思想读书要读出自己的个性!)师:声音高一些,全部再来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指名读,生读的平平。)师:读书要读出自己的个性,母亲可能是声音高的,可能是声音低的,可能是性急的,也可能是慢性子。你们读得都差不多。再读,读出母亲独特的个性。(生自己读,指名读。)师:不是所有的母亲都是温柔的。(再指名读。)师:我红着脸问妈妈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师:读的好不好?生:好!师:读的都好,都是你们最高的水平。(随手指名学生读)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声音较高)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声音较低)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声音较急)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声音缓慢)师:再努力读出不一样的味道。(生练习。)师:(指名学生再读)听出什么来了?生:撒娇。师:读得好不好?生:(齐)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