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0827947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本保证,是终身学习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目前,我县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理想,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习习惯的养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了解我县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特随机确定一些学校与学生进行调查。 概念界定:“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二、研究方法 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 时间:年月月 对象与范围:随机确定所学校:雉城镇所、中心小学所

2、、完小所。随机抽取名学生、名教师、名家长。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家长问卷、学生问卷、教师问卷(问卷见附录) 观察法:随堂听课时进行观察、查看作业本 访谈法:师生座谈会 定量、定性分析 调查内容学生的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因素。三、调查结果分析 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被重视和逐渐形成。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各校对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认识逐渐全面,能在教学工作中努力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能比较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各校有多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举措。 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进行教育,如: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墙报、红领巾广播、小交警监督岗等。

3、组织各种竞赛与评比,如:文明班级、优秀集体、文明学生、行为规范达标竞赛等。倡导各学科教师齐抓共管,并经常组织教师交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做法。在班级管理中突出行为习惯培养这个重点,如:每周确定一条重点行为规范进行训练。举办家长学校与家长报,传递与交流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信息。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能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习惯要求,有的学校有非常明确具体的学习习惯要求,对一年级学生能采用独立时间训练行为。对习惯比较差的学生能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法,及时沟通,经常提醒。课堂上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调

4、动学生探究乐趣。树立榜样,通过名人故事、身边的人和事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到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它对人一生的影响是重大的。()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随机抽取的名学生和名家长,下发调查表。从回收的调查表可以反映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的家长认为孩子做作业专心,的家长认为孩子做作业按时,的家长认为孩子能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家长认为孩子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大部分学生具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专心听课并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对待教师的批改能及时订正、的学生平时喜欢看课外书。从调查情况看,学生对一些显性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养成。 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

5、通过问卷、课堂教学观察、师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发现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学习成绩提高密切有关的学习习惯欠缺。 ()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从随堂观察记录看,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的边做边玩,有的边做边看电视,不够专心,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做作业时需要陪做。有的学生认为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不专心所致。 ()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 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随堂观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

6、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 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文章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很少向他们提问,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从期末考试看,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 ()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 做作业的姿势不端正,需要教师与家长反复提醒。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良的姿势为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

7、学生很少。年级越高,字迹越不端正,学生涂改随意,不整洁,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学生用笔随意,同一本作业本用了三种笔(钢笔、铅笔、圆珠笔)。家长反映孩子做作业粗心,漏题、看错题意、边看电视边做作业。 ()缺乏学习内驱力。 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喜欢看电视,有的每天看,有的放下作业就看,有的一有机会就看。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有的学生不会勤查工具书。 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成因。 ()家庭方面的原因 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学

8、生习惯养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有的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使孩子在不自觉中受到不良影响。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迁就,导致孩子任性、自私、依赖、放纵等消极的性格特点,以至慢慢发展为不良的习惯,如学习不努力、不肯吃苦、懒惰、作业不完成、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等。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管教过严,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觉得家庭中没有温暖,从而使他们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影响的诱惑。家庭结构的变异或家长自身的恶习,如父母离异、有盗窃或赌博等行为,会使孩子受到腐蚀,导致行为习惯不良。 ()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应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和保护伞,但在

9、实际工作中,如果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助长学生的不良品行。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心中只装着教案,没有注意调控课堂纪律,没有采取有利的措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教法比较成旧,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课堂氛围不够民主、和谐,致使部分学生思维不活跃,发言不积极。有的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不正确也影响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提问不明确,学生不知从何答起;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与参与方法不明确,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启发性的提问问题质量差,学生的思维层次不够深。有的教师不注意自身的示范作用,如:教师在课堂上随手画圆,画出的

10、圆似圆非圆;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社会方面的原因 由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缺乏全面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社会上各色的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是不能低估的。一些不适合学生接触的文化场所和文艺作品也可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产生不好的作用。 ()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心理上的某些主观原因也会造成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正确的道德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有的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能正确理解相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如把违反纪律看作“英雄行为”,把顶撞老师视作“勇

11、敢”等。有的学生因为性格上的某些缺陷,如:自私、任性、骄傲等消极的性格特征,导致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四、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成型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经过反复的、长期的训练而成。 制定一套可以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体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关键是没有一套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内容体系。现提出一些学生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修改。学生应养成的学习习惯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依据提示,通读课本,划出难点,完成预习作业】 二、课前准备的习惯。 【预备

12、铃一响,马上进教室,书本放好,安静端正坐好】 三、出声早读的习惯。 【早读内容明确,按时到校早读,出声读书,读记结合,手脑并用】 四、认真上课的习惯。 【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善于倾听,做好笔记,努力做到当堂理解、记忆】 五、课后复习的习惯。 【阅读理解教材,复习笔记,记住要点,当天功课当天复习掌握】 六、独立作业的习惯。 【到校先交作业;作业保质保量,按时缴交;独立完成;口头作业也要完成好;注意教师的批改,及时订正错误】 七、安静自修的习惯。 【自习课不讲话,不做小动作,不看课外书,不离开座位,自己复习写作业】 八、勤学好问的习惯。 【刻苦用功,努力上进;不懂就问,当天的疑难当天就解

13、决,决不放过;放学后可与同学互相讨论问题;善于思考,经常提问】 九、晚上读书的习惯。 【不管作业完成与否,也不管有没有作业,每天晚上都要认真读书半小时以上当天的教材要复习掌握;当天的作业要独立完成;第二天的功课要认真预习;可超前学习或复习旧知识或阅读课外有益读物】 十、认真审题的习惯。 【作业、考试先审题再作答】 十一、书写工整的习惯。 【坐资端正,握笔正确,字迹清楚,字体工整,作业整洁,格式正确,作业本保管得好】 十二、整理书包的习惯。 【每天睡觉前把明天要交的作业及要带的学习用品整理好放进书包】 十三、单元总结的习惯。 【每一单元学完后,要利用列提纲、绘图表等手段,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重点

14、、难点进行归纳整理,比较记忆】 十四、学习分析的习惯。 【每次考完后,都要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找出缺漏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十五、讲究效率的习惯。 【学习有良好环境;按时学习;学习有计划,有监督和检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注意提高学习效率】 十六、珍惜时间的习惯。 【不随便浪费时间,注意利用在校在家点滴时间学习,放学后不随意等同学,不进电子游戏室,不在上学或回家路上到处闲逛】 十七、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十八、阅读书报的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抓早、抓实、抓过程。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短期看是一个隐性的因素,容易为大家所忽视。作为学校各条线的管理者,都要重视这个

15、隐性的因素,从习惯的形成规律看,要抓得早,要坚持不懈地抓,让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意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以这样去做: ()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