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读且思不敢一日闲过.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82506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且读且思不敢一日闲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且读且思不敢一日闲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且读且思不敢一日闲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且读且思不敢一日闲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且读且思不敢一日闲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且读且思不敢一日闲过.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且读且思 不敢一日闲过以前嗜书,如陶渊明一般“好读书,而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近些时日,忙碌于身外琐事,掷书本于案头,无暇顾及。不过,我总算还算得上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某日,看及案头之书为尘埃所欺凌,打心底滋生出一丝不安和后怕。墨香盈鼻,惧怕也黯临于心头。当我抛却书本时,自己恐怕也只剩下世俗之味,糟粕之气了。于是,再拾书本,默默地读,静静的思考一、教育者首先要修身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弄明白教育的基本定义: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 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教育者,是我们引领了孩子们求知、做人的方向;是我们自己固有的教育思想主

2、导着我们的教育行为。要改变这些,我们就应该读书,认真的读书。读书修品德,读书修学识。只有我们背后有坚实的道德、文学修养基石,我们才有可能在教育的阵地里爱着教育、思着教育、做好教育;我们才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风趣幽默、儒雅从容的进行教学。细品孙双金、窦桂梅、洪镇涛、钱梦龙的课堂,他们的学识和阅历,让他们尽显教育的智慧。王崧舟老师的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文化底蕴是我们不住的读书学习积淀下来的;教育智慧是我们不断反思实践生

3、成的;课程视野是我们接受创新拓展开来的;职业境界是我们自我教育形成的。跟书学,跟人学,唯有学习才有进步。有人这样形容我们:国人极贱。为他人做事,尽心尽职;为自己学习,却不愿花一丁点儿时间。我很有可能成不了优秀的语文教师,但我也不愿自甘沦为贱人。所以,我就常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二、 教育者要学会微笑什么叫智慧?把别人的东西(成果、理论等)搬来、学来、模仿来,极尽“拿来主义”之能事?这不叫智慧,至少这只属于邯郸学步,成不了大气。我是这样定义智慧的:智慧是把别人的东西,经过自己学习、思考,从以内化于心,表现于行上的,属于自己创造的一些东西。我们搞教学的,就应该这样:学习、实践、创新。读过魏书生,读

4、过李希贵,读过苏霍姆林斯基,我天生愚笨,只学会了微笑。苏说:教育是为了培养真人的,要以人为本。魏说:管理是为了促进教学的,要民主科学。课标说:课堂该该是双边互动的,要平等和谐。我呢,只知道他们都把教育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是用心做教育的。真的。不爱教育,不会发现教育是美好的;不爱学生,不会明白学生是可爱的;没有了爱,是不会在工作中,常带微笑的。真的、纯的、善的微笑挂在脸上,爱与和谐就生长在了心上。我经常对我的学生们说这样一句话:孩子们,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当你在别人面前冷冻了自己的微笑时,你也就相应的失去了美丽。所以,在我的教育生活里,在我的学生面前,我总是笑着的,发自内心的笑着。甚至,在生活

5、的每一个方面,我都会报人一笑。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看到笑脸的。要不然,封神演义中妲己一笑,怎么会让众神意乱而情迷,忘记了刑台之上,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狐妖;要不然,唐明皇不会为了“那一笑的风情”,而落下了个“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骂名;要不然,蒙娜丽莎上翘的唇线,也不会勾勒出世界画坛永远的神话。学生们更是喜欢笑的,尤其是时常微笑着的老师。而这笑,不能是仅仅局限于脸部肌肉的抖动,它在本质上渴求的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师对学生的真爱。同时,这笑也不能仅仅定格在“示范课”的课堂上,而应该放逐在师生交往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需要的,就是我要做好的。当我在课堂上创造着微笑,传递着微笑时,学生们总会在我的“下课”声音未落之时,情不自禁的送给我一个“啊”字。当我面对孩子们的错误,只想到他们错了,而忘记了为他们改正错误的智慧而微笑时,教育也便残缺了他的美的本质。思考再三,我还是感谢那些名师的,是他们让我尽可能早的明白了这个道理,从而让我在教育上,少走了很多弯路。世界在窗外。对孩子们来说,是这样。对我来说,也是这样。我该从教室里、从课本里走出去了。和孩子们一起,在生活中读书;和孩子们一起, 在教育里微笑;和孩子们一起,会很多很多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