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081796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教学设计 庄浪县第三中学 王瑾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什么样的项是同类项 2.能独立寻找同类项。 能力目标: 通过由实际问题的分类推广到同类项,可以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教学重点】 同类项的概念;找出同类项 【教学难点】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中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的含义 【教学疑点】 同类项与同次项的区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探究-交流-发现法,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探索,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 问题1:将下列物品分类并说明非类标准。 小狗 苹

2、果 钢笔 小猫 葡萄 铅笔 梨 圆珠笔 小猪学生活动:根据现有经验,很容易得出结果。教师归纳:将其按各自不同的性质分为三类,分别是动物、水果、文具。 问题2:将下列单项式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 6x -2y x -3x 0.5y 4y学生活动:同桌间相互协作,一人说出分类结果,一人说出分类标准。教师归纳:上述分类中,主要是根据所含的字母是否相同。 问题3:将下列单项式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 2x2y -3xy2 -x2y 4xy2 0.5x2y 7xy2学生活动:同桌同学进行讨论,看哪桌首先得出结论,然后找首先得出结论的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可以补充分类标准。教师归纳: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

3、数也相同。上述问题2.3分类标准分别是:1:所含字母相同 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符合上述两个标准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引出本节课题。 二.新课推进 1.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学生通过做练习,先发现了同类项的特点,然后归纳得到同类项的概念,这种认识规律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认识规律)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然后找学生回答说的不全面、不严密时可再找其 他的同学做补充教师归纳:同类项的概念是重点,对同类项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的理解又是一个难点 练习1:找出下列单项式中的同类项。8x2y -mn2 5a -x2y 7mn2 4 9a 0.7xy2 0 0.9m

4、n2 -2 2xy2学生活动:教师不给任何提示,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同学互 相交换评判教师归纳:在得出同类项的概念之后,安排学生做此组练习题,可以更深 刻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并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下面让学生说出是与不是同类项的原因,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大有好处特别的: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练习2: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同类项? (1)3x 与3mx (2) 2a2b 与 -5a2b (3)3xy2 与 5y2x (4)22与33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互相交换打分,学生回答正确 答案,并评出优胜小组教师归纳:同类项判定中的两个相同,即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同类

5、项判定中的两个无关,即与系数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活动1:一位同学任意说出一个单项式,制定另一位同学说出它的同类项,回答不正确的失败。(5分钟)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1.找出下列式子中的同类项。 3x 3a2b -5x2y 7x 9ba2 -x2y 2.课本随堂练习1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同类项的概念寻找同类项,现在我们一起归纳一下本节的内容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2.怎样判断同类项:两个相同,两个无关。 3同类项及将要学习合并同类项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我们可以逐步体会到 五、作业设计 (一)必做题:第156页A组45 (二)补充题:练习册43页1.3题【板书设计】 定义 同类项 判断中注意的问题 练习 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概念课,教学时要力图体现概念形成的过程,学生通过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比较,找出材料中个体的共同点,最后进行抽象,概括,对同类项的概念的处理采取逐步引入,层层加深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普遍掌握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