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081731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5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THXJYA-2015 二O一五年一月三十日 批准页 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五款之规定,特制订本单位#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自批准之日起生效。特此发布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目 录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1 -一、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1 -1.4 应急预案体系- 2 -1.5 应急工作原则- 2 -二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 3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3 -2.2事故风险描述- 3 -2.2.1 危险源辨识- 3 -2.2.2事故风险种类及影响范围- 4 -三、组织

2、机构及职责- 4 -3.1 应急组织体系- 4 -3.1.1 应急指挥体系图- 5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5 -3.2.1事故现场指挥- 6 -3.2.2应急处置组- 6 -3.2.3后勤保障组- 6 -3.2.4通讯联络组- 6 -3.2.5警戒疏散组- 7 -四、预警及信息报告- 7 -4.1 危险源监控- 7 -4.2 预警行动- 8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 8 -4.3.1信息接收与通报- 8 -4.3.2 信息上报- 8 -4.3.3 信息传递- 9 -五、 应急响应- 9 -5.1 响应分级- 9 -5.2响应程序- 9 -5.3处置措施- 10 -5.3.1天然气泄漏应

3、急预案- 10 -5.3.2天然气爆炸应急预案- 11 -5.4应急结束- 11 -六、信息发布- 12 -七、后期处置- 12 -八、保障措施- 13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3 -8.2应急队伍保障- 13 -8.3物资装备保障- 13 -8.4其他保障- 13 -九、应急预案管理- 14 -9.1培训- 14 -9.2演练- 14 -9.3应急预案修订- 14 -9.4应急预案备案- 14 -9.5制定与解释- 15 -9.6应急预案实施- 15 -十、奖惩- 15 -10.1奖励- 15 -10.2处罚- 15 -十一 、附件- 16 -附件一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4、- 16 -附件二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管网总图- 18 -附件三 重要应急物资装备清单- 22 -附件四 规范化格式文本- 23 -附件五 有关协议或备忘录- 24 -第二部分 现场处置方案- 26 -第一节 加气区现场处置方案- 26 -一、事故风险分析- 26 -1.1 事故类型- 26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26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26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6 -1.5事故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27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7 -2.1 应急组织机构- 27 -2.2应急指挥体系图- 27 -2.3 指挥人员职

5、责- 28 -2.3.1事故现场指挥人员职责- 28 -2.3.2应急处置人员职责- 28 -2.3.3后勤保障人员职责- 29 -2.3.4通讯联络人员职责- 29 -2.3.5警戒疏散人员职责- 29 -三、现场应急处置- 29 -3.1加气区作业现场应急处置- 29 -3.1.1加气过程中出现枪头漏气(蹦枪)现场处置方案- 29 -3.1.2加气过程中加气车辆出现天然气大量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30 -3.1.3加气过程中加气机加气软管拉断,发生天然气泄漏处置方案- 30 -3.1.4加气过程中加气车辆发动机着火现场处置方案- 31 -四、注意事项- 31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

6、意事项- 31 -4.1.1安全帽使用方法- 31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32 -4.2.1防爆工具使用方法- 32 -4.2.2灭火毯使用方法- 32 -4.2.3灭火器使用方法- 32 -4.2.4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 33 -4.2.5防火服穿戴方法- 33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34 -4.4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34 -4.4.1止血处理方法- 34 -4.4.2骨折处理方法- 34 -4.4.3现场烧伤处理方法- 35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35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35 -4.7其他需要

7、特别警示的事项- 35 -第二节 储气井区现场处置方案- 36 -一、事故风险分析- 36 -1.1 事故类型- 36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36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36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36 -1.5事故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37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7 -2.1 应急组织机构- 37 -2.2应急指挥体系图- 37 -2.3 指挥人员职责- 38 -2.3.1事故现场指挥人员职责- 38 -2.3.2应急处置人员职责- 38 -2.3.3后勤保障人员职责- 39 -2.3.4通讯联络人员职责- 39 -2.

8、3.5警戒疏散人员职责- 39 -三、现场应急处置- 39 -3.1储气井区作业现场应急处置- 39 -3.1.1储气井区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39 -四、注意事项- 40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40 -4.1.1安全帽使用方法- 40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40 -4.2.1防爆工具使用方法- 40 -4.2.2灭火毯使用方法- 41 -4.2.3灭火器使用方法- 41 -4.2.4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 41 -4.2.5防火服穿戴方法- 42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42 -4.4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43 -4.4.1止血处

9、理方法- 43 -4.4.2骨折处理方法- 43 -4.4.3现场烧伤处理方法- 44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44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44 -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44 -第三节 压缩机区现场处置方案- 44 -一、事故风险分析- 44 -1.1 事故类型- 44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 45 -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45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45 -1.5事故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45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46 -2.1 应急组织机构- 46 -2.2应急指挥体系图

10、- 46 -2.3 指挥人员职责- 46 -2.3.1事故现场指挥人员职责- 47 -2.3.2应急处置人员职责- 47 -2.3.3后勤保障人员职责- 47 -2.3.4通讯联络人员职责- 48 -2.3.5警戒疏散人员职责- 48 -三、现场应急处置- 48 -3.1压缩机区现场应急预案- 48 -3.1.1压缩机工艺管线崩脱、天然气泄漏- 48 -3.1.2天然气压缩机着火- 48 -四、注意事项- 49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49 -4.1.1安全帽使用方法- 49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49 -4.2.1防爆工具使用方法- 49 -4.2.2灭

11、火毯使用方法- 50 -4.2.3灭火器使用方法- 50 -4.2.4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 50 -4.2.5防火服穿戴方法- 51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52 -4.4现场自救和互救的注意事项- 52 -4.4.1止血处理方法- 52 -4.4.2骨折处理方法- 52 -4.4.3现场烧伤处理方法- 53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53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53 -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53 - 52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一、总则1.1编制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

12、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中赋予企业的责任,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突发事故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加气站在经营中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反应、妥善处置,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本预案。1.2 编制依据 编制本预案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安监总局令【2009】第17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GB/T 29639-201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CJJ84-200

13、0)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4529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等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行业规范、技术标准。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加气站范围内发生的火灾(爆炸)、天然气泄漏等各种安全事故时所进行的应急救援行动。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公司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2个等级。按照事故影响范围和分级负责的原则,由总指挥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即:一级险情:事故无人员重伤或死亡,无较大经济损失,且公司抢险人员具备处理的能力和实施条件。响应级别:公司应急组织成员、各应急职能小组。二级险情:现场有人员重伤或死亡,公司抢险能力不足以控制或完成抢险、抢修作业,需要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响应级别:集团公司、政府有关部门1.4 应急预案体系#有限公司加气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有限公司加气站现场处置应急预案1.5 应急工作原则(1)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对事故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工作,实事求是、切实可行。(2)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