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闯关与能力提升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081603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闯关与能力提升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础闯关与能力提升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础闯关与能力提升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础闯关与能力提升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闯关与能力提升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闯关与能力提升: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A基础闯关训练1清朝后期,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有()轮船火车飞机电话A BC D2左图中的报纸记录了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这份报纸创办于()A广州 B上海C北京 D南京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相互之间一律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A自由的思想B平等的思想C博爱的思想D互助的思想4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不可能出现在

2、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B用电报和亲友联系C可以看到无声电影D利用网络发电子邮件5下图中的历史现象最早应出现于()A甲午中日战争前B辛亥革命后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时期6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876年,李某搭乘淞沪铁路上的火车B1902年,张某一家搬迁到了北京东交民巷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7民族企业家张謇在大生纱厂创办时,学习西方企业经营之术通过传媒发布广告,只可能选择的方式是()A互联网B广播C电视D报纸8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

3、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警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A北京 B长沙C上海 D广州9“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01876年,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通车的那一天,申报记者随车采访,并写了一篇生动的报道。该记者要把报道发回报社,最便捷的方式是()A.手机B.有线电报C.电话D.信件B能力提升训练11902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

4、昌的湖广总督发送信息,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飞机 B.发电报C.坐火车 D.乘轮船2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很多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B.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C.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D.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3近代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宣传了西方先进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思想大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丰富了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彻底改变了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A. B.C. D.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到胥各庄铁路(全长1

5、1千米),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材料二 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郑观应盛世危言(1)材料一中唐胥铁路的修建与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铁路的修建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读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1)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样式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逐渐流行起来。服饰的变化,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图一、图二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2)谈谈你对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认识。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

6、铁路则必用火轮车,方可驰骋如飞。无论凿山塞水,占人田业,毁人庐墓,沿途骚扰,苦累无穷。而此路一开,遂专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车马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诚如指示,于中国地方大局种种关碍,实属断难准行。且内地股匪未靖,伏莽滋多,遇此等惊世骇俗之举,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断不能平安无事。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同治四年三月十九日材料二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郑观应盛世危言请回答:(1)材料一中中国官员对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上持什么态度?他们持这种态度的理由是什么?(2)材料二中作者对铁路看法如何?(3)你同意哪一观点?请说出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