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081603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点滴体会 新世纪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1世纪的教育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以计算机为手段而实现的全新的教育,同时我们也跨入了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组织形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渗入语文课程改革,网络环境的开放和共享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使语文教学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融合到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

2、创新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教学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下面结合课堂实践,谈谈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点滴体会.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认识。1、激发了学生主动探讨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网络课件把

3、过去、传统、静态的书本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景。例如:在教学五年级课文田忌赛马一课时,通过计算机操作, 学生看到了齐威王与田忌赛马的场景图, 听到了伴随着古典的琵琶音乐,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并且亲自通过电脑操作演示了两次赛马的过程, 不仅看到了两次赛马的不同结果,而且那逼真的跑马和马啼声让学生感到有趣,同时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这句话的含义,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综合性的积极稳定的创造性的心理品质,是人的创造力不断增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4、与灵魂,它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有限的,而利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学,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生动的、积极的。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课件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音乐、文字、图像中去,深入其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3、让语文课成为“真实”的语文课。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求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网络教学环境

5、下,学生必须通过文字录入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最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教育,是“奠定人的精神根底”的教育。现代教育媒体的强大优势已勿庸置疑,它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人的精神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善用现代教学媒体,发挥所长,防止负面效应,方能优化语文教学。二、善用现代教育媒体优化语文教学1、利用现代媒体的大容量存储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突显

6、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现代教育媒体信息量大、内容充实、形象丰富,能充分开发、组合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颖、有趣、富有艺术性与综合性的知识、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充分展现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突显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内涵。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看有关地球面貌的图片和资料,再将课文内容与相应图片资料结合,制作成网页。学生通过网上提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感受到地球原本是多少美丽、多么迷人。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地球变得伤痕累累,看后令人十分痛心。教师再让学生结合图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直观的画面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深深感受到地球慷

7、慨的向人类提供各种资源,而我们带给地球的却是巨大的伤痛。丰富的图文资源展现了语文教材所特有的人文因素,学生从中感受到地球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同时对地球母亲寄予无限关怀。学完课文,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打在屏幕上。“保护了地球就是保护了我们人类!”“向关心自己的家一样,请关心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还她绿色,还她生命”这样感人肺腑的话体现了孩子们的心声。现代教学媒体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呈现了知识的立体化与丰富多彩,还充分发掘出了教材中的人文因素。2、利用现代媒体技术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独特的认知体验,体现语文教育的多元化。现代教育媒体能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将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8、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景,展示现象,虚拟现实等手段,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它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认知体验,产生情感,诱发探究动机,构建多元、多维、多角度的教学系统。三、发挥教学网络的优势,及时进行反馈、评价。现代技术兴起,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教学氛围,鲜艳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巧妙的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有趣的游戏中完成练习题,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种革新真正体现了教学目标上变“学会”为“会学”,教学策略上变“知识重现”为“意义建构”,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创新,而

9、是我们教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前景。例如教学“成语积累”中, 让学生在电脑上做题闯关,充分展示出多媒体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教育模式,满足了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使他们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活跃的思维参与学习,把学生在教学开始时引发的兴趣逐步深化和提高。传统教学中,教学反馈的信息相对滞后。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当堂反馈,及时补救”,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并能按顺序调出检测题,选择答案,不让错误在头脑里“过夜”。当堂有效地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误差。这样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急于了解自己学习效果的愿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在做下一步教学决策时更主动。老师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安排和适时拟定对差生的补救措施。此外由于计算机处理快速,考后即可批改,信息立即反馈给学生,学生立即进行考后小结,找出不足,再加上教师的点评,这样达到的效果是传统考评方法根本无法达到的。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只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媒体优势,恰当运用,优化语文教学,才能使语文教改之路越走越宽。我愿愿意在这方面继续进行探讨、实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