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81541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吴晓东 这篇文章节选自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三联书店,2003年第1版)的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与福克纳。 从时间、空间的维度看,小说首先可以说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表现为小说是用语言文字的媒介先后叙述出来的。小说存在于叙述时间的一个先后的时序过程之中。从物质存在的意义上看,它表现为一本书的形式,是从前到后的一个有顺序的过程,这就是小说作为时间性存在的一种外在的形式。而从文学本体的内在意义上着眼,小说也同样表现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尤其体现在以故事和情节取胜的传统小说中,故事是沿着一条内在的时间链和因果链展开的,情节和故事的发展也正是建立在一种因果关系的时间链中。这种小说往往迫使

2、你一口气读下去,你想知道故事会怎样继续发展,最终结局如何,你想尽快揭开小说的悬念和谜底,就像读柯南道尔或金庸古龙的小说,刹不住车,通常是通宵达旦地一口气读完。支撑这种阅读体验的就是小说的因果逻辑,而其背后则是一种时间逻辑。 但是小说同时也可以看做是有空间性的。小说既有时间维度,又有空间维度。比如帕斯就有类似的主张。他认为,空间在文学中显然是一个不亚于时间的核心因素。文学因为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的呈现的形式也是语言的呈现的形式表现为时间的延续。但是,帕斯说,“语言之流最终产生某种空间”。“用时间媒质相继说出的词语,诗人构造空间”。尽管帕斯并没有具体谈论小说中的空间到底指什么,但至少我们从

3、中可以感受到,空间在小说中(也可以说在文学中)是与时间同等重要的因素。起码小说在物质形式上表现为一本书。刚才说一页一页地翻一本书是一个有顺序的时间过程,但每一页的同时并存结构成一本书,它的并置的结构方式又是空间性的。 我们都能直觉地感受到小说中有空间维度,而且这种空间性似乎比时间性更具体可感。但实际上追问起来却很麻烦。小说中的空间因素表现在哪些层面?什么是小说的空间想像?时间与空间在小说中是怎样结合的?提出小说的空间形态或者空间性命题对于小说学有什么具体的意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很难回答的,也是目前的小说诗学没有能力彻底解决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出过一本书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专门谈小说中的空间问题

4、,最早是由约瑟夫弗兰克在1945年提出了空间形式的理论,引发了后来学者持久的讨论。但参与的人越多,越没有最终的结论,反而使问题更加混乱,真正的意义恐怕还在于空间形式问题的提出和诘问本身。但即使提出了这个问题,也不意味着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的存在就是一个自明的命题,甚至也有学者认为,“克服时间的愿望,是与字词的时间上的连续互相抵触的。”就是说,时间与空间在小说中可能是不兼容的,是悖论关系。在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一书中,有研究者指出:是否有可能完全实现小说的空间形式?他认为在小说中完善一种空间形式,与其说是一种现实,倒不如说是一种理想。空间形式“永远与小说叙述的和连续的趋势相抵触,因为顾名思义,这些趋

5、势是反对作为一个重要的结构因素的空间的”。就是说,小说中的叙述和连续性与作为结构性因素的空间形式是互相矛盾的。所以,“纯粹的空间性是一种为文学所渴望的、但永远实现不了的状态”。这就像法国大诗人瓦雷里的“纯诗”的范畴。“纯诗”也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无法真正达到的境地。如果谁敢站出来说我写了一首纯诗,肯定有更多的人会指出他的纯诗并不纯,离24K的纯度还远得很。因此,纯诗只是一种追求和可能性。我本人认为顾城的相当一部分诗和欧阳江河八九十年代之交创作的最后的幻象,还有万夏等人的一部分诗,都是有“纯诗”的质地的。但无论是哪一个诗歌评论家都不敢断言说某个诗人的哪首诗是“纯诗”。 与“纯诗”的范畴相似,小说

6、中的空间形式也正是一个理想的状态,是无法真正实现的境地。但或许正因为它无法彻底实现,对小说家才更具有长久的吸引力。这也许是与小说的某种“克服时间的愿望”相联系的。但是,小说毕竟生存在时间之中,生存在叙事者历时性的叙述之中,那么,小说中这种“克服时间的愿望”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熟悉传统小说的人一般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叙事者充满自信地存在于叙述时间之中,他并不需要去克服什么时间,也不会有这个愿望。如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拟说书人,他有着上帝一般的宰制时间和因果的权力,在叙述时间中他永远感到进退裕如。当然说书人有时也会受到空间化因素的挑战,譬如同一时间里两个地方都有故事发生,这时该怎么办?他自有办法,所谓“花开

7、两朵,各表一枝”,一切就迎刃而解了。两朵花的存在,其实是空间性的,“各表一枝”的叙述方式其实也是对并置性存在的某种体认。但是叙事者对每一朵花的叙述,仍是时间性的,从而使小说在总体上最终仍表现为时间的统摄性。所以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叙事者很难真正产生克服时间的愿望。到了晚清的小说,叙事者面临的世界则就复杂多了,大千世界呈现出一种共时性状态,晚清小说家们也到处溜达,笔下的叙事者也就同样强烈地感受到并置的空间性生活的冲击。但晚清小说仍然无法产生空间性小说,叙事者总有一种结构长篇小说的统一的时间性线索。我们北大中文系的陈平原老师在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中曾总结出晚清“新小说”的一系列结构方式(“珠花式

8、”、“集锦式”等等),并充分重视“旅行者”这一特殊的以旅行的历时进程串联小说的叙事者形象,都可以证明晚清小说家仍在试图寻找一条统一的时间线索来贯穿整部小说的叙事。赵毅衡曾这样描绘晚清小说的叙事者: 然而,也会有这样一种时期,会有这样一批小说,其中的叙述者无所适从,似乎动辄得咎当整个社会文化体系危象丛生,当叙述世界也充满骚乱不安,而叙述者却除了个别的局部的修正外,没有一套新的叙述方式来处理这些新因素。此时,作者可能自以为是在领导新潮流,自诩革新派,小说中人物可能热衷于在全新的情节环境中冒险,而叙述者却只能勉强用旧的叙述秩序维持叙述世界的稳定。这样的小说中,新旧冲突在内容与形式两个层次同时展开。叙

9、述者此时就会苦恼。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2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用我的话来说,晚清小说家们面对的是空间性的世界对时间叙述的冲击,但他们无法找到“克服时间”的方式,小说中的叙述者便只能继续沿袭旧的叙述秩序。可以说,只有在西方现代小说这里,才真正产生了克服时间的愿望和克服时间的具体的小说手段,这就是“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的生成。而“克服时间的愿望”之所以能够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则是我们现代世界的空间化的属性。用福柯的话,“眼前的时代似乎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时代”。杰姆逊甚至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范畴也倾向于变成空间性的,语言也生成了空间性的语言。比如有人概括我们这个时代为“影像化”的时

10、代,影像的语言主要是空间化的。这一切对人类的空间感知能力的要求超过了时间感知能力。而空间想像也似乎越来越占有主导位置。这一点尤其反映在现代化的大都市的生活中。香港浸会大学的教授(以前是我们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老师,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三个作者之一)黄子平来北大中文系开过一次关于香港文学的讲座,非常有启发。第一个问题就是谈“空间”。后来我问了一个问题:香港的空间想像是不是比时间想像更占有主导位置?他回答的很精彩,认为香港的空间意识比大陆更强。香港人一般对空间有兴趣,对时间无兴趣,而且尤其没有中国历史方面的概念,汉武帝和乾隆在大多数香港人那里看不出区别,没有朝代概念。我觉得就像有观众反映电视上乌鸡

11、白凤丸的广告,里面的归亚蕾(大明宫词中演武则天)穿的是唐代服饰,可是伴舞的一干美女都是来自于还珠格格,整个儿一个关公战秦琼。所以香港的时间想像就与大陆不同,比如1997在大陆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而大陆开始的地方在香港人那里却是终结,是一个大限。这至少是回归之前大部分香港人的时间体验。黄子平称香港的时间是“借来的时间”。没有自己的历史时间,而且连续的时间感很难看到。而大陆则有一种时间优越意识。我理解这种时间优越意识就是一种漫长的历史背景带来的。用阿Q的话就是我们先前的历史要比你长得多。这就是我在新加坡的感受。新加坡作为城市早不过19世纪,而作为国度与我同龄,它是在1965年建国的。所以与我们的五

12、千年历史的沧桑比起来,简直不在话下。但也许中国人今天到世界上去,惟一剩下的优越感就是所谓的时间优越意识,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我们有苦难的历史,你有吗?”如果我们连历史感也消失的话,就可能一无所有了。但香港的确是个没有历史感的城市。而对香港而言,历史感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归属感。有人说香港是无根的,无归属的,这种归属不仅是空间问题,不仅是地缘上属于谁的问题,更是时间的。尤其是文化归属感,更与时间意识和历史感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说香港回归了,充其量是主权意义上的,而历史感和文化归属感的真正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有人认为香港的空间想像占有主导的位置,或许与它作为现代大都市有关。但并不是说只要

13、是现代大都市,就一定更有空间感。与香港形成对照的是上海。上海在90年代兴起的却是一种怀旧文化,整个城市顷刻间似乎回到了20世纪的30年代、甚至40年代,连咖啡馆起名也用旧时代的年份来命名,如1931。这种怀旧中的主导想像其实就不是空间性的,而有潜在的时间意识。然而,上海的怀旧怀的总让人感到有点古怪,它意图回复到的是30年代半殖民地时期的旧上海,似乎在那里才有着上海的繁华、辉煌和梦想。这种辉煌和梦想又似乎是在1949年终结的。于是世纪末的怀旧便有了追忆逝水年华般的挽歌情调,王安忆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是其文学上的体现。但我认为这种怀旧其实恰恰是缺乏历史感的,而历史感的缺乏正是上海怀旧的致命的缺失

14、。怀旧在表面上看似乎理应与历史感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却未必如此。杰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一个趋势就是历史感的消失。这历史感的消失不是指历史形象的消失,相反,我们的电影电视中充斥着历史形象,如莎士比亚化的大明宫词,张铁林、小燕子的还珠格格,郑少秋的戏说乾隆,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等等,其中大多是以戏说的方式出现的。同时怀旧电影也大量出现。远如前些年的根据徐讦的鬼恋改编的,画家陈逸飞导演的电影人约黄昏,近如北京刚刚放映,但该看的人早看过盗版的花样年华等等。它们展现在银幕上的确乎是历史时空,但杰姆逊却认为越来越多的有关过去的电影不再具有历史意义,它们只是过去的形象、模拟和拼凑品。 美国电影界出现的怀

15、旧影片似乎是关于历史的,但其最重要的特点正在于其不是历史影片。美国的南方可以说是最后一处有强烈历史感的地方,由于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原因,南方人的历史感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福克纳可说是最后一位历史小说家,他仍然有历史感,甚至像飘这样的电影也有一种历史感。而怀旧影片却并非历史影片,倒有点像时髦的戏剧,选择某一个人们所怀念的历史阶段,比如说20世纪30年代,然后再现30年代的各种时尚风貌。怀旧影片的特点就在于它们对过去有一种欣赏口味方面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非历史的,这种影片需要的是消费关于过去某一阶段的形象,而并不能告诉我们历史是怎样发展的,不能交代出个来龙去脉。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

16、文化理论,206页。 可以说,这种怀旧电影是在“消费”历史。历史与时装、香水、麦当劳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商品。历史可以消费,革命也可以消费。影评家倪震就用“消费革命”来形容电影红色恋人,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A Time to Remember则表明了它的怀旧的主题,于是红色恋人是把消费革命和消费历史统一在一起。张国荣与我们熟悉的革命者相比,绝对是个另类革命者。可以说,在消费了革命的同时,也就解构了革命。关于历史的影片却是最没有历史感的,这就是杰姆逊所谓的后现代的艺术。而这一切,或许与我们时代的空间化息息相关。对于这样一个空间化的时代,传统小说中的时间主导地位被冲击了。旧小说的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小说所处的历史语境了。当20世纪的现代小说不再适应现成的小说理论时,危机就发生了。或者说,以往的小说观和小说理论就失效了。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指出:“科学理论的有效性大部分依靠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