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0812964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探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探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探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探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探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探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探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泰兴市三高 2015-06-26 12:38:37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枢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因此提问要设计得好,应用得当,这对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提高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成为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非常有必要。一、高中地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部分地理教师课堂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提问如果随心所欲,不精心设计,语言

2、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就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一般来说应选择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或者学生学习容易混淆的地方进行提问。例如学习“自然资源与人类”这一节内容时,如果教师这样提问“自然资源和能源这两个概念相同吗?”这样的问题就显得不够具体,学生很难回答。不妨这样提问:“哪位同学能对自然资源和能源两个概念进行一下比较?”,这样就将问题具体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大增强。2.不能很好的把握时机。设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勿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毫无所值。如在讲“大气

3、的削弱作用”一节内容时,先将大气的吸收和反射作用讲完,并举例说明,然后提问:“那么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是明亮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要求学生回答。其本意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课堂转折,由吸收、反射作用过渡到散射作用的分析、讲解,但学生的答案都是“由反射作用引起”,很明显该设问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原因是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正确的做法是先讲完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再举出实例,让学生根据学习的知识来分析各个实例分别是哪些作用的结果。这样既检查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升。3. 缺乏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提出的问题价值不高,课堂提问的目的是激励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

4、力。设置的问题,不要一味的用 “是”或“否”,“能”或“不能”,“合理”或“不合理”来回答,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思维。而开放性的提问,学生需要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才能回答。易于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逐渐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思维方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二、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的策略1.把握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时机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

5、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捕捉提问的时机,还要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愿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获取新知。2. 提问要有效地创设问题的情景。地理教师要善于选择最佳时机,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生动具体的场景,诱导学生启动全部思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践证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利用日常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生活相近时,便会对问题产生一种亲切感,学生渴望用所学

6、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生活中的问题与地理教学的结合点,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如,在学习海陆风时,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我们在白天和晚上去海边,站立在海岸上,风向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学生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每个学生都知道有海风的事情,陌生是因为他们没想到这其中也包含了地理知识风向变化,因而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景。在讲授新课前,教师通过对己知知识经验的再现,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寻找原来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例如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学习中,根据学生基本掌握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等相关知识的基

7、础上,引导学生绘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并与教材上世界洋流图进行对比,创设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利用图片动画演示创设问题情景。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比较,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锋面系统时教材中有一幅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冷锋和暖锋,引导学生会提出:为什么冷锋和暖锋的锋面都倾斜于冷气团一边?为什么它们的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不同?降水的区域也不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3.题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提问,从而调动同学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在学习“日界线”时,

8、可以先讲一个小故事:“一孕妇乘船从上海去旧金山,在日界线以西的东十二区先产下一男孩,越过日界线后,在西十二区又产下一女孩,但先出生的男孩却叫后生的女孩为姐姐,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有趣,急欲弄清原因,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4.提问要有针对性,要“因材”而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关注全体学生。在一堂课当中争取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全员性要求,因此必须“因材”而问。有些教师尤其是教过多年高三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素材,尤其是对一些难题理解得很深很透,也很感兴趣,而对较基础的反映一般原理和规律的问题的提问却不够重视。课

9、堂提问追求难、追求与高考接近。这对于高一、高二学生或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无疑是“揠苗助长”,不但起不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相反,还会使学生觉得无所适从,甚至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摸清情况,确切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依学情定目标、依学情定范围、依学情定难度。比如说,在高中地理必修一中讲到地形对交通的影响,此时学生还没有接触到等高线,如果题目当中出现了等高线地形图,凭空增加了难度,学生答不上来问题多数是出在了对等高线的判断上。这就冲淡了本节重点内容的学习。5.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形式。是书面提问。适用于课前预习。把预先设计好的问题印到导学案上,让学生带题求解,

10、课上检查预习效果,进行交流、点拨和订正,扫清外围障碍。是设情激问。讲课中在某些需要提问的地方,引而不发,不把问题直接提出来,而通过叙述、手势、表情等,创设出某种情境,把矛盾显示出来,激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讨论明确答案。是连锁提问。把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追问,让学生既细致地了解了问题的构成,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又有助于养成深钻细研的良好学风。是预留空白式提问,教师可在课前、课中或课后有意留有一些空白点让学生发问或自主完成。总之,地理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心提炼和展示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精心的设计课堂提问才能够组织学生积极回答,主动参与到地理的学习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更有效的实现高效课堂。最新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