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0807537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午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端午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端午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端午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端午节教学设计 石嘴山市府佑小学 邱建勇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屈原其人其事、端午节的由来与相关习俗,感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2.通过了解端午节香包的特点与用途,在制作香包的过程培养学生专心、细致和耐心的作风,发展动手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用纸质材料制作香包。难点:对香包进行有创意的装饰。三:学情分析: 端午节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的一课,它属于设计.应用的教学领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基本的手工制作能力,但他们对祖国的民俗文化还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本课的设计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的同事又使学生了解香包与民俗文化内涵。三、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

2、)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资料、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教师)课件、香包等。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1提问: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2提问:你对端午节有哪些了解?(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挂香包等)3欣赏关于屈原的美术作品屈原江畔行吟图。这是什么类型的作品(中国画)?作者是谁?创作于1944年距今已有71年了,画中的屈原给你怎样的感受?教师小结:屈原之所以很孤独,很伤心,是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国家,自己也得不到重用。画家用他精湛的笔法把屈原当时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我们在美术创作中需要学习的。4端午节有很多的活动,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制作香包。板书课题:端午节香包二、讲授新课,欣赏视

3、频香包。1视频欣赏庆阳香包,激发自制的兴趣。教师小结: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铜钱或中草药等,是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挂香包是吉利吉祥的象征。2展示纸折香包实物,请你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3请学生上台拆香包。教师提问:拆开后是什么形状?(长方形纸条,尾端为三角形)课件展示示意图。4教师提问:有已经会折香包的同学吗?请你上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折。请其他同学认真观察。5学生试折香包,教师指导。6.游戏“找朋友”,讲解平面变成立体的关键折法。学生继续折香包。三、感悟,启发。1香包好像缺少什么?(装饰)如何装饰香包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手工艺大师他们在香包上绘

4、制了什么图案?(课件欣赏)教师小结:提问:我们可以在香包上画什么图案?有代表吉祥的图案:莲花、如意、蝴蝶、一切美好的东西以及自己发挥想象的图案。这些香包是属于你自己最有特色的作品。2教师提问:除了装饰香包,我们还挂上吊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挂吊坠的?(再次拆香包,挂上吊坠折香包)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1.学生练习制作香包,并对香包进行有创意的装饰。2在音乐声中,尝试自制香包。五展示香包,将香包挂在黑板上,学生互相欣赏,说出你自己最喜欢的香包,体验自制香包的快乐。 六课后拓展:继续练习制作香包。在端午节到来时,把做好的香包带上你的祝福送给你的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祝她(他)们平安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