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7月目 录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和“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1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1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4第二章 总体要求8第一节 指导思想8第二节 基本原则8第三节 主要目标10第三章 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打造全链条创新集聚区14第一节 加快完善创新生态体系14第二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16第三节 深度参与大湾区创新17第四章 聚焦工业立区 推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18第一节 做强做优三大新兴支柱产业18第二节 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第三节 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平台21第四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2、22第五节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23第五章 促进内外联动 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25第一节 推动畅通国内大循环25第二节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26第三节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7第四节 深挖消费潜力释放27第六章 全面融入“双区”建设 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9第一节 全力投入“双区”建设29第二节 积极推进“三区并进”30第三节 构建“一带两核三组团”空间格局31第四节 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33第七章 强化交通先行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35第一节 构建内联外通的枢纽型综合交通35第二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37第三节 建设新型智慧城区38第八章 全面深化改革 激发现代化建设新活力39第一节 强化重
3、点领域改革39第二节 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40第三节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40第九章 力促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43第一节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3第二节 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44第三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46第十章 坚持绿色发展 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48第一节 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48第二节 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49第十一章 打造文化强区 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51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51第二节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52第三节 塑造葵城新形象53第十二章 扩大民生供给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55第一节 提高收入和就业水平55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6第三节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权益57第四节
4、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59第五节 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60第六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62第十三章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会63第一节 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63第二节 推进法治新会建设64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65第十四章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66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66第二节 强化规划导向作用66第三节 加强规划组织实施67附件1 新会区“十四五”专项规划目录清单67附件2 新会区“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68本规划纲要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江门市新会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重点明确“十四五”时期(2021-2
5、025年)新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要求,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并对2035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和“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全区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坚持工业立区
6、,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良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十四五”时期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提质。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五年年均增长6.9%,人均生产总值9.2万元,五年年均增长6.1%。全国城市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排名跃升至第47名,连续九年实现争先进位,江门经济社会发展主引擎地位进一步夯实。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7.53:59.42:33.05调整为2020年的6.26:50
7、.22:43.52,第三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五年年均增长分别达8.1%、14.4%、9.7%、6%和3.7%。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950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7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R&D)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2%,比2015年提高0.33个百分点。湾区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序推进,累计完成交通投资超250亿元。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双水镇站建成使用,深茂铁路江茂段投入运营。江门大道五邑路至三江段正式通车,南(东)线全线、南(西)线银鹭大桥西岸至双水
8、段动工,中开高速主体工程加快推进,“三纵四横”格局初步形成。镇域交通网络不断延伸,建成“四好农村公路”488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公交。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动工建设,天马港二期正式开放。大广海湾保税物流中心(型)封关运营。经济活力不断释放。主导产业壮大发展,大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产值近700亿元。创新动能不断积蓄,连续6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高企存量达425家,跃居全市第一,建成省级技术中心14家、省市工程中心385家,创新走廊初步成形,进驻企业近200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美吉特、万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开业,引入江门农商行大楼项目。全域旅游加快发展,形成“一镇一品”乡村游格局。传统产业
9、焕发新活力,成功创建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举办新会陈皮文化节、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香文化博览会等活动。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全力支持配合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银湖湾滨海新区建设步伐加快,成立银湖湾滨海新区管委会,主动配合谋划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核心区十大项目全面启动。珠西枢纽新城发展能级提升,总投资超50亿元的12个配套项目加快建设,“珠西城市客厅”功能不断完善。平台建设日臻完善,三大万亩园区四大片区全部纳入省级产业转移园,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芳源、道氏、中南高科、万洋众创城等项目稳步推进。民生福祉更有温度。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
10、同步,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五年年均增长9.4%。“十三五”期间,民生支出超280亿元,年均增长13.1%。低保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贴持续提标,区养老中心、区儿童福利院新大楼投入使用。扎实推进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区精准扶贫户全部实现脱贫退出。教育均等化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成立13个教育集团,建成东区学校、文华小学两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和广雅、广外等民办学校,新增优质学位超1.4万个,完成葵城中学等5所学校改制为公办学校。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本建成“全科网格”服务管理体系。199个行政村达到干净整治村标准,19个村
11、获评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我区被评为“第二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现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公共体育设施日趋完善。改革开放开拓新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出台“效益十条”“黄金十条”“政令十条”等政策,实施承诺制及容缺审批等改革,为企业主体带来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在全省率先实施多个对民窗口休息日预约服务,缓解群众工作日办事难的矛盾。商事制度改革提档增速,企业开办全流程1天办结。全面启动“数字政府”建设,655项审批事项实现全程网办。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
12、部环境将远比“十三五”复杂。世界处于百年变局,新会要以更高远战略参与“双循环”做到谋国内与拓国际的联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深度调整,中美大国博弈出现新形势,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会侨务资源丰富,要善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在“双循环”中的战略链接功能。一方面,继续坚持开放发展,在深耕发达经济体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利用侨胞资源拓展海外市场;另一方面,要善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拓展国内市场。要以更加积极的举措挖掘内需潜力,促进新型消费和升级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
13、基础性作用,更加重视投资对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性作用。现代化建设迈入新征程,新会要以更紧迫意识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以人民幸福为旨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加快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向改革要动力,推动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要以增强人民福祉为旨归,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推动城区品质和服务能力升级。打造更幸福的精品宜居城区,大力吸引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双区驱动”战略向纵深推进,新会要以更雄伟魄力融入“三区并进”发展格局,参与粤港澳大湾
14、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速,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有序推进,深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承载更为重大的国家使命。广州聚力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广深“双核联动”不断强化。新会要充分运用区域战略纵向深入的政策红利和产业机遇,主动承接大湾区中心城市资源要素外溢,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为珠江西岸城市群崛起作出新会贡献。“江门经济发展主引擎”任务更加明确,新会要以更有力举措实现抓创新与增动能的突破。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既是江门的发展定位,更指明了新会的战略方向。新会要紧紧抓住世界科技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与时间窗口,焕发更为强劲
15、的经济新动能,在江门崛起中扮演更积极的作用。善用“三区并进”战略,切实把沿江沿海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融通江海的价值优势与产业优势,实现开放发展。同时,“十四五”时期,是新会由传统工业化模式向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跨越发展的关键攻坚期。必须更加聚焦聚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补短板与锻长板并举,为江门打造制造强市提供战略支撑。同时,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一是区域发展开放协同有待提高。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依然不足。对粤港澳大湾区重大项目吸引力不大。利用大湾区内广佛都市圈、深圳都市圈优势资源仍不充分,大平台、大项目的支撑力还不够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定位、行政管理、产业体系等诸多领域不够协调,协同水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与周边市(区)联动性不足。由于财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受行政区域划分的局限,新会及其他区市之间的互动多以项目合作形式进行,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存在职能重叠或过于分散的问题。二是经济发展新动能有待加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较慢,企业生产较为依赖传统能源,全区能源消耗总量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