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1年高考试题——(福建卷)解析版.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080678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2011年高考试题——(福建卷)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2011年高考试题——(福建卷)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2011年高考试题——(福建卷)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2011年高考试题——(福建卷)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2011年高考试题——(福建卷)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2011年高考试题——(福建卷)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2011年高考试题——(福建卷)解析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历史13.1925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得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这种现象反映了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解析:选A。从材料反映的总体信息分析可知,代表现代的欧式帽虽然遭遇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但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后戴,可见人们在接受现代欧式帽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摒弃旧的礼仪,可以判定这种现象是现

2、代与传统直接的一种妥协,故选A。欧式帽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所以现代也是真,排除B。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后戴,传统也没有被完全摒弃,仍然存在,也是真,排除C。D项与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 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在汉代就已出现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 B. C. D. 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故正确;根据材料“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得之坎儿井正是利用新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二兴建的具有地

3、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固正确;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到坎儿井井深地势坡降而改变,固正确;二材料没有体现该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另外根据所学知识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等。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人之所贵,主人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解析:选D。本句材料的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

4、正是法律所尊重的。固A所说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同样B中百姓重农抑商一样与材料意思不符。C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是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只有D项吻合题意。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解析:选D。本题为唐律疏议的记载切入,巧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和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以能力立意为主,但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材料意思的理解。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意思,即文“以礼仪教化作为

5、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就犹如早晚四季交替是相辅相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对政教的重要性。“德礼为政教之本”礼仪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罚的本体,排除A。“刑罚为政教之用”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B。“相须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C。故选D项。17.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名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解析:选A。本题

6、以京剧切入,巧妙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不大。本题可用排除法。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戏剧之祖”,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是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C、D两项。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选A项。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

7、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消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解析:选D。本题以福建历史名人的奏稿文字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本题命制较好体现地方史特色,这也是福建自主命题三年来的亮点之一。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

8、排除;故选D项。19.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解析:选B。从材料时间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都是主要成分,只能称新民主主义经济。故选B。A项旧民主主义

9、时期是1840年-1919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不符合题意,科排除。D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指合作经济,可以排除。故选B。20.据图5判断中共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B。本题以中国改革开放贸易趋势图表数据入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的过程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学生对历史时间概念的把握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84年,进出口总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所以可以判断这个年代是1984年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B。设立四个经济特

10、区是1980年,排除A。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是1992年,排除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排除D。年984义经济2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来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拜伦的唐璜A. B. C. D.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影响。拜伦的唐璜放映的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符合题意。22.图6、

11、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图6 图7 图8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解析:选B。本题以漫画作为切入点,通过1929-1938年经济大危机考查学生调到和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图8的“600万头猪被杀”等可以明显看出生产严重过剩;从图7“还拥有世界最悲惨的贫民窟”可以反映出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从图6“美国所患的病根源,就是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体制本身”可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经济的危机的冲击下,物价下跌,百姓因购买

12、力有限,无力购买商品,二通货膨胀严重的具体表现是物价上涨,显然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不符合。故选B。23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 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解析:选C。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高考命题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并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扣住材料关键词时间“20世纪50年代”即可解决问题。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发表,

13、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开始实施,“特种战争”1961年发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形成于1955年,同时说明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选C项。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解析:选B。本题以图片为

14、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高考命题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并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不能与黄金直接兑换,只能和美元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排除A项;70年代末,虽然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但此时美国经济总量仍居各国之首,排除C项;欧元正式发行于2002年,与D项中的90年代不符,而且美元也没有居于弱势地位,排除D项;70年代初,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故选B项。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 解析版(福建卷)第卷(选择题 共l44分)38.(3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