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申请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0803174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申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申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申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申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申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申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申请报告(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附表:附表1:项目投资估算表;附表2:流动资金估算表;附表3: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附表4: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附表5: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6:原材辅料费用估算表;附表7:折旧表;附表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费用估算表;附表9:损益表;附表10:资金来源与运用表;附表11:资产负债表;附表12:现金流量表;附表13: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附表15:平衡点示意图;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申报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二、申报单位概况企业简介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年产20万立方米商品混

2、凝土建设项目二、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场址位于*,占地面积*平方米(约*亩)。三、项目建设背景 1、项目建设地现状*位于*省东南部,*市西部,东经1183511906,北纬35193602,隶属于沿海开放城市-*。东临*,西界*,北接*,南毗*。南北最大长距*公里,东西最大宽距*公里,面总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辖*个乡镇,*个行政村。有汉、回、蒙、藏、壮、朝鲜等20多个民族。*南靠兖石铁路,北近胶济铁路,东临日照港、青岛港、连运港,距日照港、临沂机场均不足1小时路程,距青岛机场、连云港机场约2小时路程。日东高速公路和胶新铁路分别在县城南北横穿东西,206国道、335省道、225省道、336省道

3、在县城交汇,县城西部与正在规划建设的汕尾高速公路相连接。交通十分便捷,全县有主干道434.47公里,硬化率达100%,形成了城乡一体、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4座,35kV变电站17座,主变容量28.775万千伏安。*拥有一流的供电网络,且已与国内大电网并网,供电充裕,价格适宜,能为各类生产经营项目提供良好的供电服务。*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主要特征是:春季温和,风多雨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少雨干旱;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全年在作物生长季节,光照充足,热量和降水量都较丰富;但在个别年份,也出现旱涝、低

4、温等灾害性天气。 历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450.5小时。年日照率为55%,历年平均气温为12.1。据统计资料显示,历年平均无霜期为182天,多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4.3。年平均气压为1004.6百帕,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境内年平均相对湿度72%,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617.9毫米。2、国内商品混凝土现状商品混凝土的发源地是欧洲,一百多年前英国就产生将新鲜混凝土以商品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想法。德国最早使用商品混凝土,190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美国于1913年、法国于1933年、日本到1949年相继建成了本国的第一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随着液压技术的应用及

5、混凝土输送设备的昌盛,混凝土搅拌设备在技术上也有了很大进步,世界各地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都较快,商品混凝土伴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得到高速发展。在发达国家商品混凝土所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一般在7090%,多的已达90%以上。商品混凝土作为一门建材行业,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已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及重点工程中普及使用。推广应用商品混凝土已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改革,是推动建筑产品工业化、商品化,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商品混凝土在我国已有三十多年的生产历史,特别是在近十几年来,北京、江苏、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商品混凝土普及应用发展迅速,应用商品混凝土已

6、占当地全部混凝土用量的50%以上。北京、上海已占6570%。接近于工业发达国家使用水平。根据全国混凝土协会统计数据,自1986年开始有记录至2007年,全国预拌混凝土产量一直呈现良好上升势头,且15年无逆转。专家分析,全国预拌混凝土产量持续上升势头还将延续10-15年,也就是说稳定上升势头持续的时间将长达20-25年。3、适应国家政策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及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全民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待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预拌混

7、凝土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1995年,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预拌混凝土,明确将发展预拌混凝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03年,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及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大促进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用

8、预拌混凝土。4、以混凝土“禁现”政策出台为契机,协同推动预拌混凝土产业的规范化发展。近年来,国家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厉行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提升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前所未有的高度,先后出台了包括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加快我国散装水泥发展营造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中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和改进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管理。”同年6月3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7号)中进一步强调指出:“进一步推广散装水泥,鼓励水泥掺废渣。继

9、续执行限制袋装、鼓励和发展散装的方针,完善对生产企业销售袋装水泥和使用袋装水泥的单位征收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政策,继续执行对掺废渣水泥产品实行减免税优惠待遇政策,进一步推广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措施,保持中国散装水泥高速发展的势头”。2007年6月6日,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六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商改发2007205号)。根据通知要求,北京市等127个城市将从2007年9月1日起,分3年时间、先后分三批分别实施禁止在施工现场搅拌砂浆。这是商务部、建设部等部门继2003年在全国部分城市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后,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的又一

10、重要举措。这是贯彻2005年国务院提出的“从使用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节能减排的一项实际行动,意义十分重大。2007年8月1日,商务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现场会”,姜增伟副部长在会上作了贯彻节能减排方针抓好城市“禁现”工作 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再上新台阶的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充分认识开展“禁现”和发展散装水泥的重要意义,对全国“禁现”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具体要求。5、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散装水泥推广使用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商品混凝土在建筑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大。2006年,*省散装水泥量达到7317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

11、,继2005年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一后再次夺魁。比2005年同期增加1572万吨,同比增长27.36%,增加量名列全国各省市第一位。散装水泥量占水泥总产量的比率达到44.15%。目前,全省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达到177家,搅拌能力达到5870万立方米,全省综合推散能力达7500万吨。随着建筑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框架结构、楼板现浇的逐步推广,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由于建筑业发展自身的需要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商品混凝土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经济效益可观,行业平均纯利润可达15%20%,商品混凝土产业备受投资者青睐。因此,为了填补市场空白,在*建设混凝土搅拌站是势在必行的,是满足*对商

12、品混凝土需求的根本。6、项目的提出的理由与过程近年来,预拌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优良性能,已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它的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也是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预拌混凝土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70年代末期,才开始出现具有一定规模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逐步从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过渡。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国外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各级政府、生产企业、用户的积极努力,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稳步发展。预拌混凝土科研开发

13、、装备制造、原料供应、产品生产、物流及产品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2003年10月,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文件规定,北京等城区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其他省(自治区)辖区从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并逐步延伸到县级,为实现全国水泥散装化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为鼓励预拌混凝土的发展,国务院、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先后出台了关于“七五”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建设部1988年)、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全国建筑工业会议1995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

14、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2005年)、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散装水泥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2006年)等相关政策法规。特别是在2008年8月29日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鼓励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为预拌混凝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执法保证,对进一步提高预拌混凝土的推广力度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混凝土行业处于规模膨胀、企业持续增加的阶段,尤其是在东部正在进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达地区,以及西部开始经济起飞的欠发达地区。全国混凝土的实际产量以每年25到30的速度递增,折射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的势头。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

15、同时,我们也看出,混凝土行业的设计能力与实际产量之间日益增加的差异可能造成混凝土行业目前和日后的供求失衡,阻碍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该行业在该区域依然处于初始发展阶段;项目建设地距原材料供应地较近;当地及周边县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处于历史性建设期,城市建设的总量很大,并将持续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农村路网建设与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村舍集中建设与改造,计生、文化、医疗等公共建设)的大力推进及袋装水泥的逐步禁用,农村市场的开拓可以预期;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初始化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在现阶段、在该地区投资建设该项目,具有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的空间。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建设该项目。四、产品方案根据市场容量及市场发展前景分析,结合项目单位的技术经济条件及原材料的供应条件,本项目建设两条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其规模定为:年产商品混凝土20万立方米。根据市场需求,生产不同用途的混凝土,如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火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等。五、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及配套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