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080124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文本深处对哈姆雷特选修课教学的尝试 对阅读经典选修课的认识,我们是在不断摸索的过 程中逐渐明朗起来的。开始把它当作拓展课,因而在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内容的多样性和知识的丰盛性,却无视了文本的学习和体验,以至于在讲授中贪大求全, 远离文本,并没有真正让学生走入阅读经典,可谓“毛不附“皮、“水“乳相离。而现在我们认识到阅读经典首先要走进文本,不走进文本就不可能与大师 对话,不可能与人类最崇高的精神交流。与其泛泛涉猎名着而一知半解,不如对个别经典篇目穷根究底。莎士比亚一生创作颇丰,?哈姆雷特那么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对王子的描写,实际就是 对坚持美好理想,坚持社会改革,为“重整乾坤宁愿受苦受难的人

2、性美的歌颂。对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力量、人的价值的卓绝认识,对美好人性和未来和谐 世界的不懈追求,使整部剧作成为一颗璀璨明星,熠熠闪耀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学生也许会受制于时代、年龄、学识等诸因素,对作品的理解并不到位,但是通过 阅读经典他们却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作品的潜在价值,了解莎士比亚及文艺复兴时代。这就到达了教学目的。因此,我在阅读经典的教学中注重三个方面。一、注重实际国家话剧院副院长、曾执导过?普拉东诺夫的王晓戏说:“现在世界上在世的最出名的大导彼得布鲁克长期在世界各地轮演两个戏,一个是莎士 比亚的?哈姆雷特,一个是契诃夫的?樱桃园。这就给导演们一种昭

3、示:当你成熟到一定的时候,你必须跟这两位大师对话。说实在的,即使你不是大师,而是 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导演,你也能跟莎士比亚对话,你可能不敢碰?哈姆雷特,但是你可以碰?第十二夜。有一定水准的人尚且不敢碰?哈剧,可见它的丰 富性和复杂性是一般人难以把握的,更何况中学生呢?现在学生课业负担较为繁重,又是由不同班级组成,作品的难度也很大,学生普遍对?哈那么有“三怕:怕 人物姓名,怕冗长的欧化语言,怕繁琐的人物对白。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到容易学呢?首先,采用讲情节、故事接龙的办法,来鼓励学生,让学生了解此剧的概貌,使课堂氛围既紧张热烈,又生动有趣。其次,在教学中辅以电影?王子复仇记的精彩片断和其他多媒体伎俩

4、,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在提交论文作业时,改以往的课题研究报告为替?哈剧中的人物写自传。这些伎俩增强了趣味性,降低了难度,可以使学生和作品亲密接触,同时也锻炼提高了他们感知、体验和联想的能力。二、注重实践爱因斯坦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什么是素质?当一个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以后剩下来的就是素质!他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一味地灌输,不能优化 思维品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走进经典,就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采用重在学生自己体验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说 “研“写几个环节来感知作品。首先是“读。?哈是话剧,话剧是通过人物语言来传达心灵世界的。对它的学习,恐怕没有比朗读更行之

5、有效的办法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读,在读中洞悉莎士比亚研究人、发掘人、扬善抑恶、褒美贬丑的作品主题,充沛挖掘作品的艺术和教育价值。其次是“说。分学习小组说情节,谈人物,评主题。用这种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补充,来解读作品。再次是“研。放手让学生去图书馆、上网查找莎士比亚生平、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特征及与戏剧相关的知识、资料,对其进一步筛选、分析、综合,然后在课内交流,对人物性格、作品内涵、情节结构等方面进行研读、思考。最后是“写。学习用斯坦尼表演体系中注重心灵体验的办法,要求学生写人物自传自选一个次要人物。目的是让学生在写作中实现一种良好的角色感觉,能

6、有机地、符合逻辑地完成角色行动,以求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性格。三、注重实效在电子时代、声讯时代不断别离着读者群的同时,智慧的阅读正逐渐被时尚的阅读所替代。经典犹如一座让人敬奉却越来越远离世人的圣像,被束之于高 阁,供奉于圣殿。莎士比亚是我们仰视的文学大师,但是很少有中学生能够读完他的?哈姆雷特。面对大量弥漫着功利化色彩的浅阅读,学生只有通过对古今中外 众多经典作品的广泛阅读,才能不断陶冶情操和透亮内心,才能不断获得生活的智慧与思想,也才能有勇气来不断平衡这个充斥喧嚣与骚动的、充斥物欲的世界;只 有重返经典阅读之乡,才能够找寻到那些与精神、灵魂、生命、本质等有关的东西。让阅读经典落到实处,不搞花架子。否那么学生既没有真正地阅读作品,又被高深莫测的宏论搞得眼花镜乱,最终只能落得个“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 皆不见的结果。因此,在授课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讨论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效应。在教学中,注意以点带面,既注重对哈姆雷特 的分析,同时还应尽可能地由此及彼、向外延伸,由一个剧本延伸到戏剧理论、戏剧知识,由一个作家延伸到一个时代。于漪老师曾说:“如果把根底教育比作一棵大树的话,则语文学科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学习经典,就是要使学生充沛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经验,调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去填充和丰盛文学作品的艺术空间,完善精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