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0800020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代细胞培养和传代培养的方法.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代培养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 材料:动物组织块 试剂:1640培养基(含20%小牛血清),0.25%胰酶,Hanks液,碘酒初代消化培养法1. 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开始工作前先洗手、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2. 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

2、3. 处理组织: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4. 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胰蛋白酶液,然后一并倒入三角烧瓶中,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5. 消化:或用恒温水浴,或置于37温箱消化均可,消化中每隔20分钟应摇动一次,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消化更好。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6. 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

3、。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7. 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养瓶中。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8. 培养:置于36.5温箱培养,如用CO2温箱培养,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初代组织块培养法1. 剪切:把组织小块置于小烧杯或青霉素小瓶中,用Hanks液漂洗二三次以去掉表面血污,吸静Hanks液,用眼科剪反复剪切1mm3块为止。2. 摆布:用弯头吸管吸取若干小块,置于培养

4、瓶中,用吸管弯头把组织小块摆布在培养瓶底部,小块相互距离以0.5cm为宜,每一25ml培养瓶底可摆布2030块。3. 轻轻翻转培养瓶,另瓶底向上,注意翻瓶时勿另组织小块流动,塞好瓶塞,置36.5温箱培养2小时左右(勿超过4小时),使小块微干涸。4. 培养:从微箱中取出培养瓶,开塞,46度斜持培养瓶,箱瓶底脚部轻轻注入培养液少许,然后缓缓再把培养瓶翻转过来,让培养液慢慢覆盖附于瓶地上的组织小块。置温箱中静止培养。待细胞从组织块游出数量增多后。再补加培养液。传代培养法原理 细胞在培养瓶长成致密单层后,已基本上饱和,为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也将细胞数量扩大,就必须进行传代(再培养)。 传代培养也是一

5、种将细胞种保存下去的方法。同时也是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各种实验的必经过程。悬浮型细胞直接分瓶就可以,而贴壁细胞需经消化后才能分瓶。材料和试剂 1. 细胞:贴壁细胞株 2. 试剂:0.25胰酶、1640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 3. 仪器和器材:倒置显微镜,培养箱、培养瓶、吸管、废液缸等 操作步骤1. 吸除培养瓶内旧培养液。2. 向瓶内加入胰蛋白酶和EDTA混合液少许,以能覆满瓶底为限。3. 置温箱中25分钟,当发现细胞质回缩,细胞间隙增大后,立即终止消化。4. 吸除消化液,向瓶内注入Hanks液数毫升,轻轻转动培养瓶,把残余消化液冲掉。注意加Hanks液冲洗细胞时,动作要轻,以免把已松动的细胞冲掉

6、流失,如用胰蛋白酶液单独消化,吸除胰蛋白酶液后,可不用Hanks液冲洗,直接加入培养液。5. 用吸管吸取营养液轻轻反复吹打瓶壁细胞,使之从瓶壁脱离形成细胞悬液。6. 计数板计数后,把细胞悬液分成等份分装入数个培养瓶中,置温箱中培养。无菌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前要洗手,进入超净台后手要用75%酒精或0.2%新洁尔灭擦试。试剂等瓶口也要擦试。 2. 点燃酒精灯,操作在火焰附近进行,耐热物品要经常在火焰上烧灼,金属器械烧灼时间不能太长,以免退火,并冷却后才能夹取组织,吸取过营养液的用具不能再烧灼,以免烧焦形成碳膜。 3. 操作动作要准确敏捷,但又不能太快,以防空气流动,增加污染机会。 4. 不能用

7、手触已消毒器皿的工作部分,工作台面上用品要布局合理。 5. 瓶子开口后要尽量保持45斜位。 6. 吸溶液的吸管等不能混用。初代培养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 材料:动物组织块 试剂:1640培养基(含20%小牛血清),0.25%胰酶,Hanks液,碘酒初代消化培养法1. 准备:取各种已消毒

8、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开始工作前先洗手、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2. 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3. 处理组织: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4. 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胰蛋白酶液,然后一并倒入三角烧瓶中,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5. 消化:或用恒温水浴,或置于37温箱消化均可,消化中每隔20分钟应摇动一次,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消化更好。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6. 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

9、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7. 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养瓶中。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8. 培养:置于36.5温箱培养,如用CO2温箱培养,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初代组织块培养法1. 剪切:把组织小块置于小烧杯或青霉素小瓶中,用Hanks

10、液漂洗二三次以去掉表面血污,吸静Hanks液,用眼科剪反复剪切1mm3块为止。2. 摆布:用弯头吸管吸取若干小块,置于培养瓶中,用吸管弯头把组织小块摆布在培养瓶底部,小块相互距离以0.5cm为宜,每一25ml培养瓶底可摆布2030块。3. 轻轻翻转培养瓶,另瓶底向上,注意翻瓶时勿另组织小块流动,塞好瓶塞,置36.5温箱培养2小时左右(勿超过4小时),使小块微干涸。4. 培养:从微箱中取出培养瓶,开塞,46度斜持培养瓶,箱瓶底脚部轻轻注入培养液少许,然后缓缓再把培养瓶翻转过来,让培养液慢慢覆盖附于瓶地上的组织小块。置温箱中静止培养。待细胞从组织块游出数量增多后。再补加培养液。传代培养法原理 细胞

11、在培养瓶长成致密单层后,已基本上饱和,为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也将细胞数量扩大,就必须进行传代(再培养)。 传代培养也是一种将细胞种保存下去的方法。同时也是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各种实验的必经过程。悬浮型细胞直接分瓶就可以,而贴壁细胞需经消化后才能分瓶。材料和试剂 1. 细胞:贴壁细胞株 2. 试剂:0.25胰酶、1640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 3. 仪器和器材:倒置显微镜,培养箱、培养瓶、吸管、废液缸等 操作步骤1. 吸除培养瓶内旧培养液。2. 向瓶内加入胰蛋白酶和EDTA混合液少许,以能覆满瓶底为限。3. 置温箱中25分钟,当发现细胞质回缩,细胞间隙增大后,立即终止消化。4. 吸除消化液,向瓶

12、内注入Hanks液数毫升,轻轻转动培养瓶,把残余消化液冲掉。注意加Hanks液冲洗细胞时,动作要轻,以免把已松动的细胞冲掉流失,如用胰蛋白酶液单独消化,吸除胰蛋白酶液后,可不用Hanks液冲洗,直接加入培养液。5. 用吸管吸取营养液轻轻反复吹打瓶壁细胞,使之从瓶壁脱离形成细胞悬液。6. 计数板计数后,把细胞悬液分成等份分装入数个培养瓶中,置温箱中培养。无菌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前要洗手,进入超净台后手要用75%酒精或0.2%新洁尔灭擦试。试剂等瓶口也要擦试。 2. 点燃酒精灯,操作在火焰附近进行,耐热物品要经常在火焰上烧灼,金属器械烧灼时间不能太长,以免退火,并冷却后才能夹取组织,吸取过营养

13、液的用具不能再烧灼,以免烧焦形成碳膜。 3. 操作动作要准确敏捷,但又不能太快,以防空气流动,增加污染机会。 4. 不能用手触已消毒器皿的工作部分,工作台面上用品要布局合理。 5. 瓶子开口后要尽量保持45斜位。 6. 吸溶液的吸管等不能混用。初代培养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 材料:动物

14、组织块 试剂:1640培养基(含20%小牛血清),0.25%胰酶,Hanks液,碘酒初代消化培养法1. 准备:取各种已消毒的培养用品置于净化台面,紫外线消毒20分钟。开始工作前先洗手、75%酒精擦拭手至肘部。2. 布局:点燃酒精灯,安装吸管帽。3. 处理组织:把组织块置于烧杯中,用Hanks液漂洗23次,去除血污;如怀疑组织可能污染,可先置于含有青链霉素的混合液中3060分钟。4. 剪切:用眼科剪把组织切成23毫米大小的块,以便于消化。加入比组织块总量多3050倍的胰蛋白酶液,然后一并倒入三角烧瓶中,结扎瓶口或塞以胶塞。5. 消化:或用恒温水浴,或置于37温箱消化均可,消化中每隔20分钟应摇动

15、一次,如用电磁恒温搅拌器消化更好。消化时间依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的硬度而定。6. 分离:在消化过程中见消化液发混浊时,可用吸管吸出少许消化液在镜下观察,如组织已分散成细胞团或单个细胞,立即终止消化,随即通过适宜不锈钢筛,滤掉尚未充分消化开的组织块。低速(5001000转/分)离心消化液5分钟,吸出上清,加入适量含有血清的培养液。7. 计数:用计数板计数,如细胞悬液细胞密度过大,再补加培养液调整后,分装入培养瓶中。对大多数细胞来说,pH要求在7.27.4范围,培养液呈微红色,如颜色偏黄,说明液体变酸,可用NaHCO3调整。8. 培养:置于36.5温箱培养,如用CO2温箱培养,瓶口需用纱布棉塞或螺旋帽堵塞,纱布塞易生霉菌,每次换液时需要换新塞。初代组织块培养法1. 剪切:把组织小块置于小烧杯或青霉素小瓶中,用Hanks液漂洗二三次以去掉表面血污,吸静Hanks液,用眼科剪反复剪切1mm3块为止。2. 摆布:用弯头吸管吸取若干小块,置于培养瓶中,用吸管弯头把组织小块摆布在培养瓶底部,小块相互距离以0.5cm为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